第13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顶着“陌生网友”这个名头和林瑜聊天时,林瑜透露了一点儿她对这幅画的可惜:
  这幅画的风格是她前所未有过的尝试,而参赛作品,她作为选手参赛的那一刻就再也拿不回了。林瑜试过复刻她的作品,但她其实做不到。
  要么忘记了几年前下笔时的灵光一现,要么总控制不住地多在画上加上几笔。总归画出来也不像样子。
  佘引章试着安慰过林瑜,作品的使命就是被看见。留在展览上,无论如何也是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但她们都清楚,每年挤进来的天才一批接着一批,优秀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更何况往期的作品只有在一个小厅里短暂露脸两天的机会,剩下的时间,便都被锁在一个小房间里。
  按道理来说,林瑜的作品确实与她无缘了。
  但好在,佘引章的父亲很有钱,很有钱很有钱,还有权。在她父亲的光环下,这点儿无足轻重的规则完全可以忽略不看。
  前些日子,她带着自己公司一整年的财报回了趟家。
  财报上的收益数字很漂亮,她的请求也在父亲那里得到了慷慨的回响。
  他当即拨通了一个电话,简短的几句寒暄后,显示着通话中的手机落到了佘引章的手上。
  听见对面那头抽出纸笔记录信息的沙沙声,佘引章居然发觉自己有些紧张。
  林瑜和我是朋友,她听见自己说。
  这句话其实没必要,说出来反倒显得欲盖弥彰,好像有多么心虚似的。
  但佘引章说出这句话给自己听时,她确实有股揉揉鼻子的冲动。
  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佘引章心想。
  佘引章找到裁纸刀,划开了层层包裹的牛皮纸,隔着密封作品的玻璃,画布上梦幻鲜艳的色彩一下子撞进佘引章的视线里。
  右下角熟悉的落款笔迹像在冲她挥手致敬。
  阳光透过高层的云雾,折射在薄薄的玻璃上,凝集出的光线明媚而刺眼,扎得佘引章眼眶有些疼。
  佘引章小心地把这幅画挪到了客厅里阳光最足的地方,像是第一次和它相见一样,定定地欣赏了好一会儿。
  却比第一次隔着人群遥遥相望要来的亲近。
  她的手慢慢抚上它的边框,感受着手心传来的冰凉。
  确实是老朋友了,不是吗?
  至少,和你是。
  佘引章看着这幅画,双唇嗫嚅道……
  刘淑华很擅长做面食,今天元宵节,她花一上午做了两屉元宵,一屉是花生馅儿的,一屉是芝麻馅儿的。
  林瑜不大爱吃汤圆,确有点儿想元宵的味道了。
  这样的话刚一出口,罗倍兰便拉着林瑜去了自己家里。
  刘淑华和罗湖生很热情,当即就给她们煮了两碗汤圆,两人一人捧着一个碗,挨在一起,靠在火炉边坐着。
  “南方人没吃过元宵吧?”罗湖生不确定林瑜喜不喜欢这个味道,问。
  林瑜嘴里刚塞进去半个元宵,正被烫得说不出话,罗倍兰便替她回答了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