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3)
“娘,你怎么会有这本翊翎剑籍?”
这本书她只记得是娘亲许久之前送的,却忘了问来历。许寒枝皱起眉头细细想了一阵,这本书其实也是当初父亲送给她的,可她也未来得及询问这本古籍的来历。
“是你的,外祖父走后,便与诸多遗物一同被我带回江府了。”
“那外祖父为什么会有呢?”
许寒枝摇了摇头,不过除了这本翊翎剑籍,她倒记得当初父亲与翊容山那位宗主关系甚好,或许这本书就是这么来的。
“外祖父年轻时与翊翎剑派的宗主关系要好,或许就是那么来的。不过,你怎么问起这个了?”
江愿安顾不上她的疑惑,紧接着便追问:
“那那位宗主,如今还活着吗?”
许寒枝笑着皱起眉头,“傻孩子,说的这是什么话,自然是在世了,只不过外祖父走后,娘亲便也未再去见过那位宗主了。”
江愿安这才松了一口气,还活着就好...
“娘,我也要去翊容山习剑!你送我去吧!”她忽然握住许寒枝的双手,目光坚毅,刻不容缓。
许寒枝抽出一只手,贴了贴她的额头,
“烧糊涂了?”
“再说了,元璟府的差,你不当了?”
璟王年幼在翊容山习过剑她是知道的,可愿安如今都快年满十八了,按翊容山的规矩,过了十六的孩子,他们是不收的。
“璟王他一定会答应我去的,娘,你就送我去嘛,你看翊容山每逢四年招收一次学子,正好就轮到今年了嘛!”
许寒枝被她哄得没办法,笑着摸摸她的头,
“这都被你打探清楚了,你不急,容娘与你爹好好想想,不过我可要跟你说好,倘若真将你送去了,可不准半路让我们接你回来,知道吗?”
“知道知道!”
“好,你这几日先候着,娘去替你打听打听。”
话落,许寒枝便将她送回了听雨院。
翊容山招收学子向来以山下那株桂花结出第一株花苞为讯,直至最后一场冬雪消散,共计不超一百四十四日,招收学子也仅十一人。而除了十一名学子,宗主历年来还总要挑出一位已经下山的学子回宗作为大师兄,以便减轻教学压力。而正如梁疏璟当初所言,能被选进翊翎山习剑的多为可造之才,光是筛选学子这一轮,便要筛上整整三日。
早在今年初春,翊容山便来人询问过梁疏璟是否有意上山,毕竟八年前与他不分伯仲的那位墨弃早已不知所踪,而东昭境内成绩最优异的也只属他一人,加上年纪轻轻,风华正茂,为此宗主早早便打上了这位璟王的主意。只是当初他考虑要在山上待的时日太久,总不能撇了这位少卿不管,便暂时回绝了。可惜如今手腕又落了伤,怕是再难像从前那般了。
等江愿安第二日兴致冲冲赶到元璟府,梁疏璟早已衣冠整齐在静心亭内备好棋候着她了。
“怎么第二日便下床了?大夫特意关照了,你还不能吹风呢。”
“无妨,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梁疏璟嘴上虽淡淡说着无妨,实则脸色依旧没好到哪去,加上这些日子瘦了不少,往那一坐几乎成了纸片,哪里经得住风吹。
“殿下,我能不能和你商量个事情?”
她款款落座,无心同梁疏璟下棋,而是将圆润饱满的白玉棋子捏在手心细细把玩起来。梁疏璟点了点头,欣然应允,等着她开口。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想去翊容山,去学剑...” ↑返回顶部↑
这本书她只记得是娘亲许久之前送的,却忘了问来历。许寒枝皱起眉头细细想了一阵,这本书其实也是当初父亲送给她的,可她也未来得及询问这本古籍的来历。
“是你的,外祖父走后,便与诸多遗物一同被我带回江府了。”
“那外祖父为什么会有呢?”
许寒枝摇了摇头,不过除了这本翊翎剑籍,她倒记得当初父亲与翊容山那位宗主关系甚好,或许这本书就是这么来的。
“外祖父年轻时与翊翎剑派的宗主关系要好,或许就是那么来的。不过,你怎么问起这个了?”
江愿安顾不上她的疑惑,紧接着便追问:
“那那位宗主,如今还活着吗?”
许寒枝笑着皱起眉头,“傻孩子,说的这是什么话,自然是在世了,只不过外祖父走后,娘亲便也未再去见过那位宗主了。”
江愿安这才松了一口气,还活着就好...
“娘,我也要去翊容山习剑!你送我去吧!”她忽然握住许寒枝的双手,目光坚毅,刻不容缓。
许寒枝抽出一只手,贴了贴她的额头,
“烧糊涂了?”
“再说了,元璟府的差,你不当了?”
璟王年幼在翊容山习过剑她是知道的,可愿安如今都快年满十八了,按翊容山的规矩,过了十六的孩子,他们是不收的。
“璟王他一定会答应我去的,娘,你就送我去嘛,你看翊容山每逢四年招收一次学子,正好就轮到今年了嘛!”
许寒枝被她哄得没办法,笑着摸摸她的头,
“这都被你打探清楚了,你不急,容娘与你爹好好想想,不过我可要跟你说好,倘若真将你送去了,可不准半路让我们接你回来,知道吗?”
“知道知道!”
“好,你这几日先候着,娘去替你打听打听。”
话落,许寒枝便将她送回了听雨院。
翊容山招收学子向来以山下那株桂花结出第一株花苞为讯,直至最后一场冬雪消散,共计不超一百四十四日,招收学子也仅十一人。而除了十一名学子,宗主历年来还总要挑出一位已经下山的学子回宗作为大师兄,以便减轻教学压力。而正如梁疏璟当初所言,能被选进翊翎山习剑的多为可造之才,光是筛选学子这一轮,便要筛上整整三日。
早在今年初春,翊容山便来人询问过梁疏璟是否有意上山,毕竟八年前与他不分伯仲的那位墨弃早已不知所踪,而东昭境内成绩最优异的也只属他一人,加上年纪轻轻,风华正茂,为此宗主早早便打上了这位璟王的主意。只是当初他考虑要在山上待的时日太久,总不能撇了这位少卿不管,便暂时回绝了。可惜如今手腕又落了伤,怕是再难像从前那般了。
等江愿安第二日兴致冲冲赶到元璟府,梁疏璟早已衣冠整齐在静心亭内备好棋候着她了。
“怎么第二日便下床了?大夫特意关照了,你还不能吹风呢。”
“无妨,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梁疏璟嘴上虽淡淡说着无妨,实则脸色依旧没好到哪去,加上这些日子瘦了不少,往那一坐几乎成了纸片,哪里经得住风吹。
“殿下,我能不能和你商量个事情?”
她款款落座,无心同梁疏璟下棋,而是将圆润饱满的白玉棋子捏在手心细细把玩起来。梁疏璟点了点头,欣然应允,等着她开口。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想去翊容山,去学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