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 / 3)
“若是累着了就躺会歇歇,柳娘去给你炖莲子粥喝,好了再来唤你。”柳娘并未推开她的房门,只是细细关照了两句,便没了后文。
她在这里待了这么久,既称不上挑食,也不谈有多少菜合胃口,唯一能令她提起兴趣的便是甜滋滋的粥,配些简单的菜,便够了。柳秋月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房中再度陷入一片寂静,静的她几乎都要听清自己的心跳。
第71章 琴师
梁疏璟最先赶到的是疏影郡,他听闻此处是江夫人的故乡,抱着心中的一丝侥幸来了这里,企图能在这里见到江愿安的身影。与他同行的依旧是谢元祯,谢元祯不肯日日闷在府中,便跟着他下了江南寻人。
三月的江南倒是怡人,只可惜梁疏璟的心时时刻刻都揪在那处,见不到江愿安便难以放下来。谢元祯见不得他总苦着个脸,可江姑娘不在跟前,这张脸怕是只能冷的很了。
二人四处打听了一整日,也未打听出最近有什么落水女子上岸,只得放弃寻人的念头,合计先留在疏影郡歇歇脚罢了。
只是时至傍晚,梁疏璟与谢元祯不难发现不少人步履迢迢赶回疏影郡,似乎是商量好了一般,个个口中都有说有笑,很是惬意。
“丈人,敢问几位是从何处归来?”
谢元祯还以为是这方圆几里办了热闹的集会,否则这郡里的人怎么会成堆扎在一起。
为首的中年人顿时笑起来,向二人介绍道:
“南端的杏花郡来了名很是出色的琴师,在我们这十里八乡弹得出了名的一手好琴,像我们得了空也去听两曲,怡怡神嘛!”
琴师?二人不约而同皱起眉,当初江愿安坠崖时带着的物什便只有一把琴,杏花郡也归属离河沿岸,那名琴师说不准还真是她。
“哪里来的琴师?姓甚名谁?样貌如何?”谢元祯急忙追问。
中年人摆了摆手,口中惋惜:
“哎呀!这倒是不清楚!也未在茶楼听人提起过,样貌生的倒是格外俊,不像我们江南的丫头!”
既不知出身姓名,又生的不像江南人,如今只差见一面便能确认身份,谢元祯见梁疏璟急忙便动身要走,一把将人拦了下来,低声劝诫:
“你即便现在赶去杏花郡,茶楼也早已歇业了,不如好好歇一晚,明日清晨再动身。”
梁疏璟愣了会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良久,才开口道出一个“好”字。
第二日清晨,天色淡淡青青,落了一场算是迷迷蒙蒙的细雨。梁疏璟与谢元祯并未因落雨耽误脚步,早早乘着马车便赶去了杏花郡。
一路上水雾朦胧,青瓦细桥,偶有行人披着蓑衣走在山林间,几声清脆的鸟叫从林中传来,好不清净。
“琴琴,送茶的人怕是到了小海桥,你同蒋公子一同去将茶取回来,柳娘给你拿银子。”柳秋月擦擦手上的水,估摸着今晨送茶的人应当又要来了。
江愿安点了点头,拿上银子便要跟在蒋翰身后离开。
“哎——指不准这雨落不落得下来,你们两个捎把伞再走,听到了吗?”
外头天色不好,一旦雨落下来,不仅人遭罪,这批茶叶也说不准要遭罪的很。
“听到了。”
江愿安轻轻应了声,低头一看只余了一把油纸伞,无奈还是带上了。
马车行驶的并不那么顺利,杏花郡多是小路,不足以马车行驶进来,二人便命车夫先行将车停好,他们带上伞下车步行。
二人走一路问一路,好在柳秋月那家茶楼近日实在是闻名,于是二人不费功夫便打听到了茶楼所在何处,迎着细雨片片,过了杏花桥便是茶楼。
梁疏璟与谢元祯走上杏花桥时,江愿安正与蒋翰撑着伞下桥。
女子的脸隔着伞看的并不算真切,那股熟悉的馥郁梅香也早已消逝在了离河河水中。梁疏璟忽然停了脚步,转头看向走远的二人。 ↑返回顶部↑
她在这里待了这么久,既称不上挑食,也不谈有多少菜合胃口,唯一能令她提起兴趣的便是甜滋滋的粥,配些简单的菜,便够了。柳秋月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房中再度陷入一片寂静,静的她几乎都要听清自己的心跳。
第71章 琴师
梁疏璟最先赶到的是疏影郡,他听闻此处是江夫人的故乡,抱着心中的一丝侥幸来了这里,企图能在这里见到江愿安的身影。与他同行的依旧是谢元祯,谢元祯不肯日日闷在府中,便跟着他下了江南寻人。
三月的江南倒是怡人,只可惜梁疏璟的心时时刻刻都揪在那处,见不到江愿安便难以放下来。谢元祯见不得他总苦着个脸,可江姑娘不在跟前,这张脸怕是只能冷的很了。
二人四处打听了一整日,也未打听出最近有什么落水女子上岸,只得放弃寻人的念头,合计先留在疏影郡歇歇脚罢了。
只是时至傍晚,梁疏璟与谢元祯不难发现不少人步履迢迢赶回疏影郡,似乎是商量好了一般,个个口中都有说有笑,很是惬意。
“丈人,敢问几位是从何处归来?”
谢元祯还以为是这方圆几里办了热闹的集会,否则这郡里的人怎么会成堆扎在一起。
为首的中年人顿时笑起来,向二人介绍道:
“南端的杏花郡来了名很是出色的琴师,在我们这十里八乡弹得出了名的一手好琴,像我们得了空也去听两曲,怡怡神嘛!”
琴师?二人不约而同皱起眉,当初江愿安坠崖时带着的物什便只有一把琴,杏花郡也归属离河沿岸,那名琴师说不准还真是她。
“哪里来的琴师?姓甚名谁?样貌如何?”谢元祯急忙追问。
中年人摆了摆手,口中惋惜:
“哎呀!这倒是不清楚!也未在茶楼听人提起过,样貌生的倒是格外俊,不像我们江南的丫头!”
既不知出身姓名,又生的不像江南人,如今只差见一面便能确认身份,谢元祯见梁疏璟急忙便动身要走,一把将人拦了下来,低声劝诫:
“你即便现在赶去杏花郡,茶楼也早已歇业了,不如好好歇一晚,明日清晨再动身。”
梁疏璟愣了会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良久,才开口道出一个“好”字。
第二日清晨,天色淡淡青青,落了一场算是迷迷蒙蒙的细雨。梁疏璟与谢元祯并未因落雨耽误脚步,早早乘着马车便赶去了杏花郡。
一路上水雾朦胧,青瓦细桥,偶有行人披着蓑衣走在山林间,几声清脆的鸟叫从林中传来,好不清净。
“琴琴,送茶的人怕是到了小海桥,你同蒋公子一同去将茶取回来,柳娘给你拿银子。”柳秋月擦擦手上的水,估摸着今晨送茶的人应当又要来了。
江愿安点了点头,拿上银子便要跟在蒋翰身后离开。
“哎——指不准这雨落不落得下来,你们两个捎把伞再走,听到了吗?”
外头天色不好,一旦雨落下来,不仅人遭罪,这批茶叶也说不准要遭罪的很。
“听到了。”
江愿安轻轻应了声,低头一看只余了一把油纸伞,无奈还是带上了。
马车行驶的并不那么顺利,杏花郡多是小路,不足以马车行驶进来,二人便命车夫先行将车停好,他们带上伞下车步行。
二人走一路问一路,好在柳秋月那家茶楼近日实在是闻名,于是二人不费功夫便打听到了茶楼所在何处,迎着细雨片片,过了杏花桥便是茶楼。
梁疏璟与谢元祯走上杏花桥时,江愿安正与蒋翰撑着伞下桥。
女子的脸隔着伞看的并不算真切,那股熟悉的馥郁梅香也早已消逝在了离河河水中。梁疏璟忽然停了脚步,转头看向走远的二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