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桌前坐着的除了低头写着毛笔字的王玉青,还有柳方洲站在一边。书桌上垒着宣纸字帖,几支小毫笔挂在笔架上,另一把椅子上还放着几张写好了的行书,墨迹未干。
  师哥怎么也在?
  杜若的心又狂跳起来。
  “听洪珠说你去鸡鸣寺拜观音了。”听见杜若推门进来,王玉青头也不抬地问,手里的笔仍然未停。
  “是,和李叶儿师妹一起去的,师父。”杜若悄悄瞟了一眼座钟,还没到晚训的时间,应当不是为了他回来迟了要责备。
  “今天天气倒是晴快。”王玉青点了点头,“方洲怎么不一起?”
  “我和项师兄说了今天要合练《通天犀》,没得空。”柳方洲回答。
  王玉青点了点头,从手边拿起一封盖着密密麻麻邮戳的信。
  “杜若,你家里来的信。”他说,“寄到了沪城,又转了一遍才到。”
  杜若赶紧往前一步接过,拿在手里。
  “你先拆了看吧,免得有要紧事。”王玉青又写了两笔,“还有别的事要和你们师兄弟两个商量。”
  杜若一边忐忑着,飞快展开了信。信是母亲托镇上教书先生写的,大概是为了节省,一张信纸上挤挤挨挨写了不少字。
  信的内容却让杜若吃了一惊。除了报平安的话,还说了大哥家新添了小孩,四姐也嫁到了邻镇。杜若虽然是养下来最小的孩子,四姐和他也只差了一岁,到现在除了他自己,竟然尽数早早嫁娶了。
  母亲还在信里说,虽然你的户口清册已经移到庆昌班王氏那里,但是姓氏未改,家里仍然惦念,如果觅得良人,还是要知会一声。婚姻大事,一定要妥当思量。
  这可真是……没法开口。
  杜若把信收了起来:“没什么要紧事,师父。”
  “好。”王玉青应了声,把手里的毛笔搁在砚台边,“你俩也坐吧。”
  从进书房来到现在,这还是杜若第一次和柳方洲对视。柳方洲很快从墙边搬来椅子,让杜若坐下,又给自己搬了一把。
  行动时他的左手腕上露出一块膏药,整齐崭新,看上去刚贴上不久。
  “师哥你的手——”杜若轻声问,下意识伸手拉住了他的手腕。
  “今下午被枪把砸了一下,有点青。”柳方洲揭起袖子给他看,“没什么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