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3)
同一时刻的勤学宫内,夜色深深、雪花纷纷。
身形颀长、满身书卷气的中年男人迈着轻浅的脚步走到侧殿门口,正准备进去当值守夜,就隔着一道厚重的木门清晰地听到了屋子里面传出来的呜呜咽咽的孩童哭声。
那稚嫩的哭声他很耳熟,恰是这满宫皇子、皇女之中事儿最多的刺头公子——十八皇子胡亥。
他前进的脚步不由微微一顿,满脸温和地对着守在宫门口的宦者好奇笑着询问道:
“敢问舍人,此刻早已经过了宵禁的点儿了,十八公子不早早地回青竹宫内安寝,为何还滞留在勤学宫里苦读?”
一左一右站在殿门口的黑衣宦者瞧见男人穿在身上的官袍,遂微微俯了俯身,声音冷冷淡淡地开口答道:
“治典郎,有所不知,今日陛下返宫后就派人将十八公子押入勤学宫内令他的老师为其传授历代秦王的王训,并要求,只有十八公子将历代王训给倒背如流了,他们师徒俩方能踏出勤学宫。”
章淮闻言眼中不禁滑过一抹惊讶,笑着同守门的宦者分别,原路回到自己平日修书的房间内,于坐席上静静跪坐下,就开始看着案几之上码放整齐的竹简,蹙眉思量了起来。
往日里,他虽然没有在勤学宫内教导过皇子、皇女们,但也听众博士们私下里发过牢骚。
阖宫上下十八位皇子、十位公主、一位皇孙之中,最聪慧灵秀、教学最轻松的就是一点就透的皇长孙了,而十八公子,不仅是皇室中最蠢笨的孩童,还是最惫懒的那个!
要知道皇帝陛下上面可是足足压了三十多位“秦王”的!宫中存放历代王训的竹简高高摞起来更是堆满了一整间宽敞的屋子!
一个成年人想要全部看完这些“王训”差不多都得花掉小半个月的时间,而此刻天下身份最尊贵的一个男人竟然让他尚不足六岁的小儿子将一屋子的竹简内容给“倒背如流”后,方能走出勤学宫。
嘶——
这岂不就是变相地将胡亥公子给圈禁起来了吗?
章淮的心中蓦地生出了一股子浓浓的怪异感,怪异之中又夹杂着一股淡淡的不安感。
他知道那个男人今日带着自己的孙儿出宫了。
按照以往每次爷孙俩返回王城后,住在章台宫的那个男人都会龙心大悦。
为何今日那男人从宫外回来后,却要变相折磨自己的小儿子呢?
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章淮越琢磨,心中那股子忐忑的感觉就变得更强烈了,几乎是直觉在催促着他,他当即从坐席上站起来,脚步匆匆地走出修书的屋子,寻到一个常去前朝送书的小宦者低声询问道:
“敢问舍人,我怎么觉得今夜宫中似乎比往日安静了许多?”
小宦者看到是常见的熟人,也没防备,小声答道:
“章治典难道没听说吗?”
“听说什么?”
章淮佯装诧异道。
小宦者当即做了个危险的摸脖子动作,声音微不可查地轻声道:
“章治典,我听说陛下今日和长孙殿下出宫后在西郊遇上了刺客,陛下雷霆大怒,将宫中近一半士卒都派出去,全城搜捕着抓盗呢!”
“什么?”
章淮一听这话,惊得将双眼都瞪大了。
小宦者看到他这震骇的模样,想要多说些什么,但偏偏他也不了解情况,看在往日里熟人的份上,还伸手拍了拍章淮的肩膀小声安慰道: ↑返回顶部↑
身形颀长、满身书卷气的中年男人迈着轻浅的脚步走到侧殿门口,正准备进去当值守夜,就隔着一道厚重的木门清晰地听到了屋子里面传出来的呜呜咽咽的孩童哭声。
那稚嫩的哭声他很耳熟,恰是这满宫皇子、皇女之中事儿最多的刺头公子——十八皇子胡亥。
他前进的脚步不由微微一顿,满脸温和地对着守在宫门口的宦者好奇笑着询问道:
“敢问舍人,此刻早已经过了宵禁的点儿了,十八公子不早早地回青竹宫内安寝,为何还滞留在勤学宫里苦读?”
一左一右站在殿门口的黑衣宦者瞧见男人穿在身上的官袍,遂微微俯了俯身,声音冷冷淡淡地开口答道:
“治典郎,有所不知,今日陛下返宫后就派人将十八公子押入勤学宫内令他的老师为其传授历代秦王的王训,并要求,只有十八公子将历代王训给倒背如流了,他们师徒俩方能踏出勤学宫。”
章淮闻言眼中不禁滑过一抹惊讶,笑着同守门的宦者分别,原路回到自己平日修书的房间内,于坐席上静静跪坐下,就开始看着案几之上码放整齐的竹简,蹙眉思量了起来。
往日里,他虽然没有在勤学宫内教导过皇子、皇女们,但也听众博士们私下里发过牢骚。
阖宫上下十八位皇子、十位公主、一位皇孙之中,最聪慧灵秀、教学最轻松的就是一点就透的皇长孙了,而十八公子,不仅是皇室中最蠢笨的孩童,还是最惫懒的那个!
要知道皇帝陛下上面可是足足压了三十多位“秦王”的!宫中存放历代王训的竹简高高摞起来更是堆满了一整间宽敞的屋子!
一个成年人想要全部看完这些“王训”差不多都得花掉小半个月的时间,而此刻天下身份最尊贵的一个男人竟然让他尚不足六岁的小儿子将一屋子的竹简内容给“倒背如流”后,方能走出勤学宫。
嘶——
这岂不就是变相地将胡亥公子给圈禁起来了吗?
章淮的心中蓦地生出了一股子浓浓的怪异感,怪异之中又夹杂着一股淡淡的不安感。
他知道那个男人今日带着自己的孙儿出宫了。
按照以往每次爷孙俩返回王城后,住在章台宫的那个男人都会龙心大悦。
为何今日那男人从宫外回来后,却要变相折磨自己的小儿子呢?
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章淮越琢磨,心中那股子忐忑的感觉就变得更强烈了,几乎是直觉在催促着他,他当即从坐席上站起来,脚步匆匆地走出修书的屋子,寻到一个常去前朝送书的小宦者低声询问道:
“敢问舍人,我怎么觉得今夜宫中似乎比往日安静了许多?”
小宦者看到是常见的熟人,也没防备,小声答道:
“章治典难道没听说吗?”
“听说什么?”
章淮佯装诧异道。
小宦者当即做了个危险的摸脖子动作,声音微不可查地轻声道:
“章治典,我听说陛下今日和长孙殿下出宫后在西郊遇上了刺客,陛下雷霆大怒,将宫中近一半士卒都派出去,全城搜捕着抓盗呢!”
“什么?”
章淮一听这话,惊得将双眼都瞪大了。
小宦者看到他这震骇的模样,想要多说些什么,但偏偏他也不了解情况,看在往日里熟人的份上,还伸手拍了拍章淮的肩膀小声安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