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3)
因着县令大人只说要见他,車厢里便单坐了他一人。
马车一路驶过集市,梁仲秋端坐其间,嘴角的笑怎么都压不下去。他反复回味着郑庭的话和杜子权冒着火星的眼神,心中的澎湃激动无以复加。
这条通往县衙的路是新的,这辆马车也是新的。里面的空间宽敞,坐垫柔软,连那挂在窗前的帷幔颜色都极绚烂惹眼。
梁仲秋放任思绪游走,想象着等会见到新任县令时会是各种情景。
也许新县令生得儒雅端正、慈祥和善,见他清瘦,还特命人布下酒饭。席上他们推杯换盏,畅聊古帖名迹。得知他有投靠之心,愿意将他引为门生,给他出席秋风宴的名额。
再也许新县令不苟言笑,对后生晚辈最为严苛。虽教诲他要行途正道,但仍领了自荐帖允他正式拜入门下。
这样想一想,乐一乐,待梁仲秋在心里敲定出大概走向时,赶车的衙役已将马车停在了县衙外。
梁仲秋自行掀帘下车,站定却发现这是县衙的后门。
“敢问大爷,怎么不从正门进去?”
那衙役大中午被派出来任差,肚子里没汤食心情正烦着,听他这样问翻眼一嗤:“郎君这话问得怪,县衙大门岂是寻常人能走的?你一不报案二不上访三不是高官莅临,有这后门给你走就不错了,多少人连后门往哪开都不晓得哩,你倒还挑捡起这些来了。”
梁仲秋没跟衙门的人打过交道,自觉当差办的都有些脾气,一时也不敢回嘴。
“我并非是挑捡,不过是受县令大人邀约前来会面,以为要从正门进入方为敬重。这地方我不熟,还劳大爷指个方向,别叫县令大人久等才是。”
说着梁仲秋从荷包里摸出半锭散碎银子并五六个铜板,拿给衙役当茶水费。
衙役得了好处语气便柔和许多,往里头一指道:“你从这个门进去,穿过花厅上一道石桥,桥边有几间屋子,你到那去问人。记得声量要小些,大人午时常会小憩,要是扰了他罪过就大了。”
梁仲秋听罢忙作揖行礼,谢衙役对他的提点。
告别衙役,梁仲秋顺人指的方向朝里头走去,穿过花厅,果然见石桥边有几间竹林半掩的小屋。屋前各有差兵站守,想来县令大人就在这里小憩。
梁仲秋还待找个差兵打听下县令大人睡到什么时辰会醒,他在哪里等候比较妥当,身后蓦然出现一位穿着长衫的老人。
“门口的差兵只管护卫,并不知悉前厅待客的事。恐你离得近了吵嚷起来要生事端,梁郎君,且随老夫到一旁等候吧。”
梁仲秋看这人眼生,疑惑道:“您认识我?”
老头呵呵一笑:“老夫认识你,你却不认识老夫,既托了我的手,怎么不先道谢反而问起这话来?”
梁仲秋一听这才反应过来,是栾宁家的表亲,在衙门里任文书的那位。
他拱手行礼,小老头含笑受了,一抬下颌道:“县令大人新官上任,衙门里琐碎事多,无暇腾挪出人在前厅接待。你暂且到桥那边略站片刻,等午时过去差兵开了门再过来拜会。”
第107章
听小老头这样说,梁仲秋不疑有他,在桥头找了个能望见差兵的地方就等候起来。
八月的太阳还是烈,没等多久他便晒得口干舌燥,浑身冒汗。
加之中午走得急,早上吃的大半个包子早已消化完。此刻胃里饥渴难耐,越发让他觉得腿脚发软,眼前不时闪过一阵眩晕。
等了近一个时辰,始终不见小屋外的差兵开门,梁仲秋忍耐不住,只得瘸拐着腿脚上前打听。
不想那差兵听到他的来意,凉凉一觑:“这几间小屋是县令大人存放县志及各案卷宗的地方,事关機要,特令我等在此轮班看守。你要求告县令大人,少不得去前厅找,怎么,帶你来的人没教你规矩?还不走远些,再在此处闲站,本差头就拿你当窃贼捉了!”
差头邊说邊拔出佩刀威胁,梁仲秋吓得不敢做声,赶忙躬身告罪離开。
離了石桥,他四顾茫然不知该往哪去。心里愤恨被文书戏耍,又不甘连县令大人面都没见到就离开。 ↑返回顶部↑
马车一路驶过集市,梁仲秋端坐其间,嘴角的笑怎么都压不下去。他反复回味着郑庭的话和杜子权冒着火星的眼神,心中的澎湃激动无以复加。
这条通往县衙的路是新的,这辆马车也是新的。里面的空间宽敞,坐垫柔软,连那挂在窗前的帷幔颜色都极绚烂惹眼。
梁仲秋放任思绪游走,想象着等会见到新任县令时会是各种情景。
也许新县令生得儒雅端正、慈祥和善,见他清瘦,还特命人布下酒饭。席上他们推杯换盏,畅聊古帖名迹。得知他有投靠之心,愿意将他引为门生,给他出席秋风宴的名额。
再也许新县令不苟言笑,对后生晚辈最为严苛。虽教诲他要行途正道,但仍领了自荐帖允他正式拜入门下。
这样想一想,乐一乐,待梁仲秋在心里敲定出大概走向时,赶车的衙役已将马车停在了县衙外。
梁仲秋自行掀帘下车,站定却发现这是县衙的后门。
“敢问大爷,怎么不从正门进去?”
那衙役大中午被派出来任差,肚子里没汤食心情正烦着,听他这样问翻眼一嗤:“郎君这话问得怪,县衙大门岂是寻常人能走的?你一不报案二不上访三不是高官莅临,有这后门给你走就不错了,多少人连后门往哪开都不晓得哩,你倒还挑捡起这些来了。”
梁仲秋没跟衙门的人打过交道,自觉当差办的都有些脾气,一时也不敢回嘴。
“我并非是挑捡,不过是受县令大人邀约前来会面,以为要从正门进入方为敬重。这地方我不熟,还劳大爷指个方向,别叫县令大人久等才是。”
说着梁仲秋从荷包里摸出半锭散碎银子并五六个铜板,拿给衙役当茶水费。
衙役得了好处语气便柔和许多,往里头一指道:“你从这个门进去,穿过花厅上一道石桥,桥边有几间屋子,你到那去问人。记得声量要小些,大人午时常会小憩,要是扰了他罪过就大了。”
梁仲秋听罢忙作揖行礼,谢衙役对他的提点。
告别衙役,梁仲秋顺人指的方向朝里头走去,穿过花厅,果然见石桥边有几间竹林半掩的小屋。屋前各有差兵站守,想来县令大人就在这里小憩。
梁仲秋还待找个差兵打听下县令大人睡到什么时辰会醒,他在哪里等候比较妥当,身后蓦然出现一位穿着长衫的老人。
“门口的差兵只管护卫,并不知悉前厅待客的事。恐你离得近了吵嚷起来要生事端,梁郎君,且随老夫到一旁等候吧。”
梁仲秋看这人眼生,疑惑道:“您认识我?”
老头呵呵一笑:“老夫认识你,你却不认识老夫,既托了我的手,怎么不先道谢反而问起这话来?”
梁仲秋一听这才反应过来,是栾宁家的表亲,在衙门里任文书的那位。
他拱手行礼,小老头含笑受了,一抬下颌道:“县令大人新官上任,衙门里琐碎事多,无暇腾挪出人在前厅接待。你暂且到桥那边略站片刻,等午时过去差兵开了门再过来拜会。”
第107章
听小老头这样说,梁仲秋不疑有他,在桥头找了个能望见差兵的地方就等候起来。
八月的太阳还是烈,没等多久他便晒得口干舌燥,浑身冒汗。
加之中午走得急,早上吃的大半个包子早已消化完。此刻胃里饥渴难耐,越发让他觉得腿脚发软,眼前不时闪过一阵眩晕。
等了近一个时辰,始终不见小屋外的差兵开门,梁仲秋忍耐不住,只得瘸拐着腿脚上前打听。
不想那差兵听到他的来意,凉凉一觑:“这几间小屋是县令大人存放县志及各案卷宗的地方,事关機要,特令我等在此轮班看守。你要求告县令大人,少不得去前厅找,怎么,帶你来的人没教你规矩?还不走远些,再在此处闲站,本差头就拿你当窃贼捉了!”
差头邊说邊拔出佩刀威胁,梁仲秋吓得不敢做声,赶忙躬身告罪離开。
離了石桥,他四顾茫然不知该往哪去。心里愤恨被文书戏耍,又不甘连县令大人面都没见到就离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