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侦探 第11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要去城里吗?”
  那个小姑娘还没来得及回答她,他就听到有人高叫道,“嘿,老乔,它是东崖上下来的!”
  我们之前说过,艾克斯河将整个惠特比截成了两半,东侧高地顶端上矗立着乔慕利家族的老宅,圣玛丽大教堂,还有平整的绿茵地,只在坡度较为平缓的位置有几座零散的建筑,相对的,西边的高地就是人们所说的新城,那里橙红色的屋顶密密层层,犹如鱼鳞,鱼鳞下是雪白的墙壁,在这些犹如油脂也如同肉块的建筑中流淌穿行的灰黑色经脉,就是街道和小巷。
  在高耸的山崖之下,矗立着的是一座座灰黑色的炼油工厂,它们与大海之间连接着一座座白色的栈桥,捕鲸船会将经过初步提炼的鲸油装在木桶里,而后通过栈桥直接运进炼油工厂,更远处则是一个双钳式样的港口,鲸鱼肋骨半的码头向左右辐射出去,可以同时供一百艘捕鲸船在这里栖息停泊。
  或许是因为这里曾经提炼过太多的鲸油,沙滩不是乳白色的或者是金黄色的,而是犹如焦炭般的灰褐色,海水也不是那么碧蓝。它同样发灰,反而呈现出一种极其素雅,淡漠的美感。
  那些人的叫嚷既是提醒,也是威胁,老乔踌躇了,“你是梅森的仆人?”
  “不是哦,”利维轻快的回答说,“我的主人是来参加葬礼的,他接到消息的时候有点晚,离开的时候十分匆忙,所以有很多东西都没能带上,所以我要到镇子上,为他配置齐全。”
  她的回答让老乔的神色和缓了一点,他摘下帽子,“这并不是你主人的错。”他垂下头,“是那个……家伙,他坚持在一周内就完成了所有的仪式——他应该等到所有人到齐后再将可怜的乔慕利兄弟下葬。”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忍住了,“代我向你的主人说声节哀。”
  利维答应得很干脆:“好的,先生,我会和我的主人说的,”她探头看了一下马车。“如果载我到城里要多少钱?”
  老乔犹豫了一下:“两个便士,”他说,这个价钱不低,但对于利维来说当然不是什么问题,老乔还准备跳下马车来搀扶。没想到年轻的小姑娘只轻轻一跳就跳上了踏板,仿佛一眨眼间,就好好的坐在了座位上,老乔只来得及帮她关上车门。
  “嗯,那么我们先到城里……”老乔看看蒸汽机车站,“虽然您乘坐蒸汽机车也可以进城……”
  “这个不行,”小女仆不耐烦地用鞋根敲着马车的地板,“我可能要去很多地方,又对这里不是很熟悉——对了,如果雇佣您在城里面走一圈,需要多少钱?”
  “一个先令。”老乔说,他还是有些怀疑的,毕竟他面对的不是一位绅士,只是一个小女仆,但对方仿佛看穿了他心中所想,随手捏出一枚闪亮亮的大先令,在他面前摆了摆,放在了他的手里。
  这下老乔总算是安心了,他跳上马车,不顾那些浪荡子弟发出的嘘声,他知道他们有可能要对这个小姑娘图谋不轨。如果只是出于正义,他或许还会顾虑一下家里的两个老人,妻子,还有他的孩子们,但一个先令,这些家伙能给他一个先令吗?
  什么都比不上赚钱重要,对吧?
  利维靠在座位上,这辆马车被它的主人打理得非常精心,车座下安了弹簧,椅背上还有固定着的靠垫,除了略有些上上下下之外——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所有的海边小镇那样,惠特比的道路也是因地制宜,使用的是从海滩上采来的卵石,车轮走在上面,总是免不了会有轻微的颠簸。
  伴随着这阵颠簸,半恶魔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之前他的一个疑问在这里得到了回答——一个强行被指为疯子十几年的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乔慕利老宅的主人,除了他可能一直没有停止过挣扎与窥视之外,当然是因为原来能够管理和统治这个地方的人发生了什么惨烈的意外,又因为粗心大意,没有安排任何后手,以至于原先的猎物终于摆脱桎梏,成了猎手喽。
  梅森先生提到过,他曾经有妻子,还有两个儿女,只是很不幸,他们也死了,那可就相当值得深究了,他们是死在了乔慕利兄弟去世之后呢,又或是在此之前?
  如果乔慕利的男性继承人过于幼小,或许也会有一些愚昧的人,是有可能只愿意支持这个家中的男主人,而不是去相信他们的女主人,当然,也有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他没有去问乔慕利兄弟是什么时候死的,应该没多久——当他模棱两可的说出他的主人是来参加葬礼的,只是来得太晚,这个马车夫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他的主人是来参加乔慕利兄弟的葬礼的——也无需打探,反正今天他回去的时候,到墓地里去找找看他们的墓碑就行了。
  第384章 新城(中)
  惠特比的新城确实非常年轻,它从诞生到今天可能就只有百年而已,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的人大胆,不拘束,敢于冒险——这座城市可以说是除了伦敦与各郡首府之外,利维看见过的最混乱无章又生机勃勃的城镇。
  之所以说是混乱无章,这里的人似乎什么都愿意接受,什么都想要尝试——离开红桥后,他们几乎是与蒸汽机车并肩而行——那是一条非常宽阔的道路,正中是蒸汽机车的铁轨,闪着银光,两侧是大石板铺设的马车与骑马的人行进的道路,它与人行道之间间隔着一道明渠,明渠中流动着不算清澈但也不算肮脏的水流,人行道路面使用的是一块块海边采集的鹅卵石,鹅卵石几乎都是黑灰色的,并不漂亮,但非常光滑,光滑到足以倒映出天空,阳光,行人与两侧的店家。
  在这个时代,要判断这个城市的人是富庶还是贫穷,有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店铺,一般来说,店铺的数量,货物的品类还有店面的新旧程度,都能很好地说明这座城市的消费水平——简单地来说,如果店铺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只有一两家,譬如只有一家面包店,一家铁匠铺,一家杂货店……这就是在说,这里的顾客只能支撑得起那么一两家店铺,如果连这一两家店铺都没有——譬如东区的大部分地方,就表明那儿必然充满了危险,危险到根本不允许存在正常的交易。
  但利维在马车上,最先看到的就是一家餐馆,有餐馆就意味着这里有会进餐馆用餐的人,他们有这个经济实力,也有这个意愿——这家餐馆还奢侈地用了玻璃窗,里面灯光明亮——此时是早晨没错,但惠特比和英国的其他地方一样,一年里大多时候都阴沉又潮湿——还散发着叫人难以抗拒的香气……
  这个时代一般的餐馆多数都是冷食,面包,熏肉,奶酪,啤酒或是葡萄酒之类,只供人填饱肚子,只有面对那些达官显贵的餐厅才会有精美的菜肴,这座餐馆里卖得却是热腾腾的食物——原材料也和道路一样属于因地制宜——炸鱼和炸土豆条。
  炸鱼不必多说,就算现在惠特比以捕猎鲸鱼与提炼鲸鱼油为主产业,但依然还是有人更愿意去捕鱼,而且大船能够深入海洋,捕猎鲸鱼也就表明可以捕捞更多更大的鱼,新鲜的大鱼切割后投入鲸油炸到金黄,和土豆条一起捞出来放在盘子里,浇上酱汁,配上啤酒或是朗姆酒(看顾客的酒量如何),每份的价格在五个便士,在肉类只需要两便士一磅,土豆只需要一便士一磅的时候,这份餐点可真是不便宜,但谁能拒绝在寒风萧瑟的早晨来上这份一份热气蒸腾的食物呢?何况油炸的东西原本就能提供给人们更多的热量,尤其是那些需要大幅消耗体力的工人和水手,还有在体力之外还需要附加脑力运动的商人,他们一些坐在餐馆里吃,一些索性用油纸包上食物拿在手上吃,或是塞进口袋里。
  利维跳下马车,在马车夫老乔的注视下买了两份,一份放进篮子里,估计是要带回去给她的主人,另外一份小女仆毫不客气地自己享用了,老乔轻声咳嗽了几声,忍住没拿出自己带着的面包片,那是他的午饭,他当然也可以去买一份,但那就是说他今天的第一份活儿几乎就等于白干了一半。
  这座餐馆堪称生意兴隆,而距离它不到三百尺的地方,居然还有一家同样以炸鱼为主的餐馆,利维左右观察,才发现这里应当是一座私人学校,这座餐馆显然是针对这里的学生——与免费的主日学校不同,私人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有点身家在身上,不然付不起学费——私人学校和餐馆一样,表明这里的居民的经济条件都很不错,不然一个学校只能招到两三个学生,就场地与老师的费用也足以让学校的主人入不敷出了。
  而且在学校附近,利维竟然还看到了书店,这可是在一些小村镇里根本看不到的东西,就算印刷术与造纸术的出现保证了书籍不再是贵族与教士的垄断物,但书籍依然是一件贵重的东西,而且不能吃也不能穿,必要的时候也没法拿去换钱——只有人类在满足了物质方面的需求后他们才会去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这座新城还不止这么一家学校,另外还有一家主日学校,之后他们还看到了皮具铺,香水店,烟草店,典当行,律师所……竟然还有歌剧院与音乐厅,这可远超出惠特比这座城镇应有的水平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