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侦探 第117节(1 / 4)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应该不超过半年。”也就是说,在乔慕利兄弟以及他们的妹妹去世之后,梅森先生作为这个家族唯一的未亡人,继承了乔慕利家族的一切,钱财、土地、老宅还有码头,工厂——但也就短短两三个月的功夫,他就病入膏肓了,不得不将这笔可观的财产交给其他人。要说其中毫无关联,利维可不信。
“那么你知道梅森先生曾经和乔慕利小姐曾有过儿女吗?”
“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作家先生回答说,“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他们好像一直生着病,身体虚弱。
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可能比他们的母亲和舅舅还要早一些吧。”作家先生发出了一声悲哀的叹息,“愿上帝保佑他们,愿他们早日升入天堂。”
第390章 挖掘(5)
“那么你留在这里是为了继承梅森先生的遗产吗?”最后的这个问题让作家先生彻底的沉默了下去。虽然半恶魔的法术会让他说出内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但这并不是说他最迫切希望达成的那个愿望
只能有一个,他现在可能如同被撕裂了一般——站在一个爱尔兰人的立场上,在大饥荒还未结束,上百万人四处流亡,上百万人凄惨死去,而更多人还在苟延残喘痛苦挣扎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从梅森先生这里得到一笔钱,五千金镑也好,一万金镑更好。这笔钱能够挽救多少条珍贵的生命?
比起这些生命,一份从未言之于口以后也永远不可能大白于天下的私情又能有多少分量呢?但即便他只是孤单地爱慕着乔慕利小姐,他与那两位乔慕利先生之间的情谊也应当远超于梅森先生——那时候他甚至是羞惭的,觉得自己是个卑劣的人,完全是出于阴暗的欲望而无法对其升起好感——但比起梅森先生,乔慕利兄弟确实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他们乐观,开朗,大方,即便偶尔也会露出阴郁,烦恼的神情,但作家先生可以保证,他们对于他作品的喜爱,并不是假的,他们的的确确地欣赏他的想法与才华,并且鼓励他尽快完成自己的小说——两个慷慨又愿意尊重自己的金主,没有这更能让一个作家为之欣喜若狂的事情了,何况他还是一个爱尔兰人,他之前曾经遇到了多少冷遇,他自己都数不清。
在他的诉说中,乔慕利兄弟在意外发生之前,不但一直在支持他完成那本小说,还说,等到他将这本小说出版之后,要雇佣一个编剧,将他的作品改编为戏剧,在各个地方演出,这远远超出了作家先生对于他自身的期望,可惜的是,这些承诺伴随着乔慕利兄弟的突兀死亡都化作了泡影。
他和惠特比的人们一样,对这场惨祸的唯一受益人,也就是梅森先生充满了怀疑。即便乔慕利兄弟遇到的是一场无人可以预知的海难,但那三个不知下落的孩子以及那位据说因为悲痛迅速去世的乔慕利小姐呢?仿佛就在几天之内,东边的山崖上,乔慕利的老宅内就只剩下了这个外来者,这个等同于入赘到这个家族的梅森先生。
如果说他与乔慕利小姐情投意合,感情深厚,也就算了。但事实上,他似乎很早就被控制了起来,早先利维从南丁格尔小姐这里听说他是一个有抱负有志向的年轻人时,就感觉到了事情的发展或许不该是这样的,他或许可以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老宅里度过两三年的甜蜜时光,但绝对无法将他的脚步停滞上十年,二十年,他的雄心壮志呢,他的野心与抱负呢?一个人不会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改变想法,果然,他可能想要背弃自己的诺言,当然,也有可能是乔慕利家族背弃了自己的诺言——在孩子出生之后,并没有放他自由,相反的,他们将他诬陷为一个疯子,把他关在老宅里。
十几年里,他没有自由,也没有尊严。他不是一个丈夫,也不是一个父亲,他被监视着,被控制着,长年累月地待在自己的房间与图书馆里,没有发疯已经是一桩非常幸运的事情。换个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无论是谁都会生出怨恨与报复的心吧——或许从乔慕利兄弟遇难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但同样微妙的,惠特比的人们虽然厌恶这个梅森先生,却没有将这件事情扩散出去,是没有证据吗?还是另有别情?利维当然倾向于第二点,乔慕利家族曾经捐献出去的产业当然是无法收回的。但他这里还有属于他们的码头,炼油厂以及土地,还有这座老宅……
利维在人世间流浪来了两百多年,他当然知道利益的驱动将会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就算要让成千上万人闭上嘴巴,遮住眼睛,掩盖住自己的良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梅森先生身体健康,强壮有力,或许还有人乘机发难,但他现在病入膏肓,随时都可能去见上帝,无论别人想要做什么,所需要做的,似乎也只剩下了等待。
毕竟若是狮子见到了羚羊,肯定会追逐它,撕咬它,猎杀它。但如果这头羚羊已经受了伤,或是已经衰老了,跌跌撞撞,随时可能倒下,那么狮子也会观望,羚羊也有角也有蹄子,能够避免它在垂死挣扎中伤害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这只羚羊是梅森先生,还是……
凭借着一个半恶魔特有的本能,利维觉得梅森先生还没有枯竭到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的衰弱也不是那么自然。他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人召集起来,并且宣布要将他的财产全部分赠给他们,也着实有些古怪。他并不是没有血亲,伦敦的乔慕利家族也还在。两万英镑可以让南丁格拉女士也为之动容,不惜冒着危险也要来这么一次,那些乔慕利家族的人还真能这样淡泊名利,无动于衷吗?若是如此,他们就不会举族搬迁到伦敦去了,只能说这个家族肯定还有更大的秘密。只是他暂时还不知道。
“你知道乔慕利家族和猫头鹰有什么关系吗?”
“猫头鹰?”作家先生迟疑了一会:“雅典娜女神的圣鸟。”
利维笑了笑。看来这位作家先生对那位只见了两次的乔慕利小姐确实有着几分真心实意,在半恶魔的控制之下还是努力说出了那个最不容易引起人们恐慌的解释。
——
作家先生与小女仆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出去,并且在深夜时分回到老宅的行为,当然引起了一些流言蜚语。但首先,作家先生就不是在乎这种事情的人,或者说在这种风流韵事中,男性本来就不会遭到太多苛责,至于应该遭到人们鄙视与冷淡的小女仆,除了第一天,她几乎不和老宅内的仆人一起行动。她的主人,那位南丁格尔女士对她非常的纵容,溺爱,没错,如果不是有着年龄上对不起来,他们几乎要认为这个小女仆是这位女士的私生女,才能拥有这样多的特权,她是不是要做事,还是要玩耍,都尽随她的意——她甚至还委婉的谢绝了管家的建议——管家的意思是说,为她调拨一个女仆,免得客人在乔慕利老宅里感到不便。
南丁格尔女士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女仆,她在战场上的时候就没有女仆,而且如果她真需要什么,一个半恶魔能做到的事情绝对要比一个女仆多。
她坐下来检查利维给她带来的药剂——都是从新城的药房采购到的,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酊剂和药油,“梅森先生的情况怎么样?”半恶魔坐在椅子上(南丁格尔女士坐在床上)享用她的“房间点心”——也就是主人提供给客人的一些饼干和点心,免得客人晚上饥饿的时候找不到东西吃。
南丁格尔女士抬起头,有点迷惑,“有点奇怪。”梅森先生身体虚弱到无法行走,她在开始照顾他之前已经有预想——病人肯定会有肌肉萎缩,皮肤糜烂的情况,这是卧床病人很少能够避开的问题,但没有,梅森先生虽然皮肉松弛,但肌肉萎缩程度并不严重,也没有褥疮,连红疹都没有——能够维持这种状态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服侍他的人有充足的医学知识并勤勤恳恳,仔仔细细,另外一个就是他卧床的时间可能并不如他表现出来的那么长。
“哈。”利维意味深长地笑了一声。
第391章 挖掘(6)
“你说,亲爱的,”南丁格尔女士若有所思的问道,“我的叔叔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呢?他将我们这些人召集起来又是为了什么呢?”她不得不承认自己一开始想的还过于简单了,可以说,在接到那封律师信的时候,她第一个念头就是她的医护学校,她的战地医院,她的药物和医疗用品。
她以为她的叔叔,也就是梅森先生,可能就和她的祖母那样,因为时日无多而产生了一些偏激或者是固执的想法——她的祖母当初就是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坚持将她可以支配的每一枚便士留给了她。她的叔叔曾经有过雄心壮志,但最终还是在这个海滨小镇默默无闻的度过了十来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出什么任性之举来,也不是那么叫人奇怪。 ↑返回顶部↑
“应该不超过半年。”也就是说,在乔慕利兄弟以及他们的妹妹去世之后,梅森先生作为这个家族唯一的未亡人,继承了乔慕利家族的一切,钱财、土地、老宅还有码头,工厂——但也就短短两三个月的功夫,他就病入膏肓了,不得不将这笔可观的财产交给其他人。要说其中毫无关联,利维可不信。
“那么你知道梅森先生曾经和乔慕利小姐曾有过儿女吗?”
“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作家先生回答说,“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他们好像一直生着病,身体虚弱。
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可能比他们的母亲和舅舅还要早一些吧。”作家先生发出了一声悲哀的叹息,“愿上帝保佑他们,愿他们早日升入天堂。”
第390章 挖掘(5)
“那么你留在这里是为了继承梅森先生的遗产吗?”最后的这个问题让作家先生彻底的沉默了下去。虽然半恶魔的法术会让他说出内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但这并不是说他最迫切希望达成的那个愿望
只能有一个,他现在可能如同被撕裂了一般——站在一个爱尔兰人的立场上,在大饥荒还未结束,上百万人四处流亡,上百万人凄惨死去,而更多人还在苟延残喘痛苦挣扎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从梅森先生这里得到一笔钱,五千金镑也好,一万金镑更好。这笔钱能够挽救多少条珍贵的生命?
比起这些生命,一份从未言之于口以后也永远不可能大白于天下的私情又能有多少分量呢?但即便他只是孤单地爱慕着乔慕利小姐,他与那两位乔慕利先生之间的情谊也应当远超于梅森先生——那时候他甚至是羞惭的,觉得自己是个卑劣的人,完全是出于阴暗的欲望而无法对其升起好感——但比起梅森先生,乔慕利兄弟确实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他们乐观,开朗,大方,即便偶尔也会露出阴郁,烦恼的神情,但作家先生可以保证,他们对于他作品的喜爱,并不是假的,他们的的确确地欣赏他的想法与才华,并且鼓励他尽快完成自己的小说——两个慷慨又愿意尊重自己的金主,没有这更能让一个作家为之欣喜若狂的事情了,何况他还是一个爱尔兰人,他之前曾经遇到了多少冷遇,他自己都数不清。
在他的诉说中,乔慕利兄弟在意外发生之前,不但一直在支持他完成那本小说,还说,等到他将这本小说出版之后,要雇佣一个编剧,将他的作品改编为戏剧,在各个地方演出,这远远超出了作家先生对于他自身的期望,可惜的是,这些承诺伴随着乔慕利兄弟的突兀死亡都化作了泡影。
他和惠特比的人们一样,对这场惨祸的唯一受益人,也就是梅森先生充满了怀疑。即便乔慕利兄弟遇到的是一场无人可以预知的海难,但那三个不知下落的孩子以及那位据说因为悲痛迅速去世的乔慕利小姐呢?仿佛就在几天之内,东边的山崖上,乔慕利的老宅内就只剩下了这个外来者,这个等同于入赘到这个家族的梅森先生。
如果说他与乔慕利小姐情投意合,感情深厚,也就算了。但事实上,他似乎很早就被控制了起来,早先利维从南丁格尔小姐这里听说他是一个有抱负有志向的年轻人时,就感觉到了事情的发展或许不该是这样的,他或许可以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老宅里度过两三年的甜蜜时光,但绝对无法将他的脚步停滞上十年,二十年,他的雄心壮志呢,他的野心与抱负呢?一个人不会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改变想法,果然,他可能想要背弃自己的诺言,当然,也有可能是乔慕利家族背弃了自己的诺言——在孩子出生之后,并没有放他自由,相反的,他们将他诬陷为一个疯子,把他关在老宅里。
十几年里,他没有自由,也没有尊严。他不是一个丈夫,也不是一个父亲,他被监视着,被控制着,长年累月地待在自己的房间与图书馆里,没有发疯已经是一桩非常幸运的事情。换个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无论是谁都会生出怨恨与报复的心吧——或许从乔慕利兄弟遇难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但同样微妙的,惠特比的人们虽然厌恶这个梅森先生,却没有将这件事情扩散出去,是没有证据吗?还是另有别情?利维当然倾向于第二点,乔慕利家族曾经捐献出去的产业当然是无法收回的。但他这里还有属于他们的码头,炼油厂以及土地,还有这座老宅……
利维在人世间流浪来了两百多年,他当然知道利益的驱动将会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就算要让成千上万人闭上嘴巴,遮住眼睛,掩盖住自己的良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梅森先生身体健康,强壮有力,或许还有人乘机发难,但他现在病入膏肓,随时都可能去见上帝,无论别人想要做什么,所需要做的,似乎也只剩下了等待。
毕竟若是狮子见到了羚羊,肯定会追逐它,撕咬它,猎杀它。但如果这头羚羊已经受了伤,或是已经衰老了,跌跌撞撞,随时可能倒下,那么狮子也会观望,羚羊也有角也有蹄子,能够避免它在垂死挣扎中伤害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这只羚羊是梅森先生,还是……
凭借着一个半恶魔特有的本能,利维觉得梅森先生还没有枯竭到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的衰弱也不是那么自然。他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人召集起来,并且宣布要将他的财产全部分赠给他们,也着实有些古怪。他并不是没有血亲,伦敦的乔慕利家族也还在。两万英镑可以让南丁格拉女士也为之动容,不惜冒着危险也要来这么一次,那些乔慕利家族的人还真能这样淡泊名利,无动于衷吗?若是如此,他们就不会举族搬迁到伦敦去了,只能说这个家族肯定还有更大的秘密。只是他暂时还不知道。
“你知道乔慕利家族和猫头鹰有什么关系吗?”
“猫头鹰?”作家先生迟疑了一会:“雅典娜女神的圣鸟。”
利维笑了笑。看来这位作家先生对那位只见了两次的乔慕利小姐确实有着几分真心实意,在半恶魔的控制之下还是努力说出了那个最不容易引起人们恐慌的解释。
——
作家先生与小女仆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出去,并且在深夜时分回到老宅的行为,当然引起了一些流言蜚语。但首先,作家先生就不是在乎这种事情的人,或者说在这种风流韵事中,男性本来就不会遭到太多苛责,至于应该遭到人们鄙视与冷淡的小女仆,除了第一天,她几乎不和老宅内的仆人一起行动。她的主人,那位南丁格尔女士对她非常的纵容,溺爱,没错,如果不是有着年龄上对不起来,他们几乎要认为这个小女仆是这位女士的私生女,才能拥有这样多的特权,她是不是要做事,还是要玩耍,都尽随她的意——她甚至还委婉的谢绝了管家的建议——管家的意思是说,为她调拨一个女仆,免得客人在乔慕利老宅里感到不便。
南丁格尔女士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女仆,她在战场上的时候就没有女仆,而且如果她真需要什么,一个半恶魔能做到的事情绝对要比一个女仆多。
她坐下来检查利维给她带来的药剂——都是从新城的药房采购到的,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酊剂和药油,“梅森先生的情况怎么样?”半恶魔坐在椅子上(南丁格尔女士坐在床上)享用她的“房间点心”——也就是主人提供给客人的一些饼干和点心,免得客人晚上饥饿的时候找不到东西吃。
南丁格尔女士抬起头,有点迷惑,“有点奇怪。”梅森先生身体虚弱到无法行走,她在开始照顾他之前已经有预想——病人肯定会有肌肉萎缩,皮肤糜烂的情况,这是卧床病人很少能够避开的问题,但没有,梅森先生虽然皮肉松弛,但肌肉萎缩程度并不严重,也没有褥疮,连红疹都没有——能够维持这种状态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服侍他的人有充足的医学知识并勤勤恳恳,仔仔细细,另外一个就是他卧床的时间可能并不如他表现出来的那么长。
“哈。”利维意味深长地笑了一声。
第391章 挖掘(6)
“你说,亲爱的,”南丁格尔女士若有所思的问道,“我的叔叔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呢?他将我们这些人召集起来又是为了什么呢?”她不得不承认自己一开始想的还过于简单了,可以说,在接到那封律师信的时候,她第一个念头就是她的医护学校,她的战地医院,她的药物和医疗用品。
她以为她的叔叔,也就是梅森先生,可能就和她的祖母那样,因为时日无多而产生了一些偏激或者是固执的想法——她的祖母当初就是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坚持将她可以支配的每一枚便士留给了她。她的叔叔曾经有过雄心壮志,但最终还是在这个海滨小镇默默无闻的度过了十来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出什么任性之举来,也不是那么叫人奇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