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 / 3)
他顿了一下,语气带上几分凝重,“但从氧化程度和磨损痕迹判断,这绝非最近一批产品。更像是……之前的库存出了问题。”
“能追溯到具体所属人或批次吗?”本堂瑛海追问,指尖轻轻敲击着文件,“至少需要确认我们内部是否有疏漏。”
伊森缓缓摇头,眉峰紧锁:“无法追溯。只能确定是年代较早的产物,具体批次无从查证。”
他沉吟片刻,补充道,“内部出问题的可能性极低。这种行为过于刻意,在内部操作意义不大,风险却极高——当然,嫌疑也不能完全排除。”
本堂瑛海迅速在脑中梳理着线索,语速平稳地分析:“那么,有实力、有技术进行这种程度伪造的势力,范围就缩小了。fbi、mi6、fsb……这几方嫌疑最大。”
她目光锐利,“fbi首当其冲。他们对我们的运作模式和装备细节了解足够深入,获取样本并非难事。
其次,fsb的嫌疑同样不能忽视。俄罗斯人一向擅长且乐于进行此类混淆视听的嫁祸操作。
如果是他们做的,动机很可能是为了挑拨我们与fbi的关系,坐收渔翁之利,只不过他们对我们的了解有限……”
“然而,”伊森·本堂注视着女儿,指出了关键矛盾点,“枪战现场的证据无法直接圈中任何一个具体的势力。”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这件事的核心,依然围绕着‘黑麦’!他究竟是无意间卷入了第三方势力的伪装行动,还是本身就是那个第三方势力的一员?目前仍是个谜。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是这次事件的直接受益人。单凭这点,就足够我们对他展开更深入的调查。”
本堂瑛海眉头深锁:“他进入组织之前的身份背景,我们进行过严格审查,没发现明显破绽。”
她略作停顿,“不过,他之前主要活动在美国——那是我们的大本营。或许,应该请求总部动用埋藏更深的资源,重新彻查他在美国的过往。”
伊森·本堂沉重地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那份弹片报告上,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与坚决: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一周后,同样的地点。
本堂瑛海的指尖在冰凉的咖啡杯壁上收紧,指节绷直。
对面,伊森·本堂的面色凝重。那份标注最高机密的最终评估报告,带来了不容置疑的结论。
“总部动用了最高级别的资源,交叉比对了所有能触及的数据库,甚至动用了几个埋藏极深的线人……”
伊森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个字都带着分量,“结果……指向性非常明确。
黑麦威士忌——诸星大,其进入组织前的身份轨迹存在几处无法合理解释的‘真空’期,关键节点的背景信息呈现出极为专业化的伪造痕迹。
核心疑点集中在他消失的特定时期,与fbi纽约分局某个高度机密行动小组的活动范围和时间线存在着重叠。
尽管直接证据被清理,但特定通讯节点的消失以及行为模式比对……综合分析表明,他是fbi卧底的可能性……很高。”
“fbi……”本堂瑛海的声音低沉,这个词此刻充满了冰冷的算计和强烈的被冒犯感。
那个在组织里强大、精准、让她本能地保持最高警惕的男人,竟然有很大可能是fbi的人?
那场精心设计的嫁祸,那特意指向的弹片,此刻都串联起来——这极可能是fbi的布局,利用混乱将cia和组织都置于棋盘之上!
一股怒火在她胸腔里升腾。
不是源于私仇,而是源于被利用、被当作棋子的强烈屈辱,以及这种行为对cia任务、对潜伏网络稳定性的巨大威胁!
fbi的擅自行动,不仅可能破坏组织内部微妙的平衡,更可能将战火引向cia精心布置的暗线,甚至直接危及“基尔”的存在!
“父亲,”本堂瑛海的声音因极力控制的怒火而绷紧,目光锐利,“fbi的行动越界了。他们为了自身目的在组织内部制造混乱,甚至可能将祸水引向我们。这是对我们任务根基的动摇,必须有所回应,需要让他明白后果,形成威慑。”
伊森·本堂沉默地注视着女儿,他理解这份基于职责的愤怒,但作为经验丰富的特工,他必须考虑更远的后果。 ↑返回顶部↑
“能追溯到具体所属人或批次吗?”本堂瑛海追问,指尖轻轻敲击着文件,“至少需要确认我们内部是否有疏漏。”
伊森缓缓摇头,眉峰紧锁:“无法追溯。只能确定是年代较早的产物,具体批次无从查证。”
他沉吟片刻,补充道,“内部出问题的可能性极低。这种行为过于刻意,在内部操作意义不大,风险却极高——当然,嫌疑也不能完全排除。”
本堂瑛海迅速在脑中梳理着线索,语速平稳地分析:“那么,有实力、有技术进行这种程度伪造的势力,范围就缩小了。fbi、mi6、fsb……这几方嫌疑最大。”
她目光锐利,“fbi首当其冲。他们对我们的运作模式和装备细节了解足够深入,获取样本并非难事。
其次,fsb的嫌疑同样不能忽视。俄罗斯人一向擅长且乐于进行此类混淆视听的嫁祸操作。
如果是他们做的,动机很可能是为了挑拨我们与fbi的关系,坐收渔翁之利,只不过他们对我们的了解有限……”
“然而,”伊森·本堂注视着女儿,指出了关键矛盾点,“枪战现场的证据无法直接圈中任何一个具体的势力。”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这件事的核心,依然围绕着‘黑麦’!他究竟是无意间卷入了第三方势力的伪装行动,还是本身就是那个第三方势力的一员?目前仍是个谜。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是这次事件的直接受益人。单凭这点,就足够我们对他展开更深入的调查。”
本堂瑛海眉头深锁:“他进入组织之前的身份背景,我们进行过严格审查,没发现明显破绽。”
她略作停顿,“不过,他之前主要活动在美国——那是我们的大本营。或许,应该请求总部动用埋藏更深的资源,重新彻查他在美国的过往。”
伊森·本堂沉重地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那份弹片报告上,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与坚决: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一周后,同样的地点。
本堂瑛海的指尖在冰凉的咖啡杯壁上收紧,指节绷直。
对面,伊森·本堂的面色凝重。那份标注最高机密的最终评估报告,带来了不容置疑的结论。
“总部动用了最高级别的资源,交叉比对了所有能触及的数据库,甚至动用了几个埋藏极深的线人……”
伊森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个字都带着分量,“结果……指向性非常明确。
黑麦威士忌——诸星大,其进入组织前的身份轨迹存在几处无法合理解释的‘真空’期,关键节点的背景信息呈现出极为专业化的伪造痕迹。
核心疑点集中在他消失的特定时期,与fbi纽约分局某个高度机密行动小组的活动范围和时间线存在着重叠。
尽管直接证据被清理,但特定通讯节点的消失以及行为模式比对……综合分析表明,他是fbi卧底的可能性……很高。”
“fbi……”本堂瑛海的声音低沉,这个词此刻充满了冰冷的算计和强烈的被冒犯感。
那个在组织里强大、精准、让她本能地保持最高警惕的男人,竟然有很大可能是fbi的人?
那场精心设计的嫁祸,那特意指向的弹片,此刻都串联起来——这极可能是fbi的布局,利用混乱将cia和组织都置于棋盘之上!
一股怒火在她胸腔里升腾。
不是源于私仇,而是源于被利用、被当作棋子的强烈屈辱,以及这种行为对cia任务、对潜伏网络稳定性的巨大威胁!
fbi的擅自行动,不仅可能破坏组织内部微妙的平衡,更可能将战火引向cia精心布置的暗线,甚至直接危及“基尔”的存在!
“父亲,”本堂瑛海的声音因极力控制的怒火而绷紧,目光锐利,“fbi的行动越界了。他们为了自身目的在组织内部制造混乱,甚至可能将祸水引向我们。这是对我们任务根基的动摇,必须有所回应,需要让他明白后果,形成威慑。”
伊森·本堂沉默地注视着女儿,他理解这份基于职责的愤怒,但作为经验丰富的特工,他必须考虑更远的后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