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我让堂兄留意。”孙佑应下。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86章
  和孙佑说好, 夫夫二人离开牙行,驾上驴车慢悠悠回家。
  赵景清有身孕在身,袁牧驾车极为稳当, 担心颠着他, 车板上甚至放置了一个蒲团, 垫了棉花垫子,赵景清坐着软乎乎的, 半点也颠不着。
  回家路上,二人商量在清河县开设作坊要做些啥准备。驴子骡马石磨等东西是最不用操心的,有钱就能买,主要是做工的人手。
  袁牧道:“清河县恁大,招工启示贴出去, 肯定很快就能招到。”
  赵景清也是这么个想法, 但他于生意上的考量要多一点, “做工人手在清河县招, 但做酸浆水这些个东西的人, 我想从小罗湾这边带去。”
  做生意对手不会少, 新招的人不值得信赖,做豆腐的秘诀,赵景清不愿轻易教授出去。也就他们在小镇上, 且生意刚有起色, 身后便有了靠山, 才没麻烦找上门。
  若不是姜夫人对黄家的杀鸡儆猴, 赵景清知道, 盯着他们这门小生意的人可不少。他们无权无势,再好欺负不过。而在清河县,纵使姜夫人能力再大, 那处也不是她的一言堂。
  赵景清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添,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
  “那得多出工钱。”袁牧一点就透,“多出便多出,信得过的人用着才趁手。”
  作坊内工人不是小罗湾的,便是山阳镇的,让人背井离乡去清河县做工,少不得要加工钱。
  赵景清道:“我寻思着去三个人就成,多出的工钱算不得什么,等回去便问问他们谁愿意去。”
  “今儿回去拟张招工启示贴出去,这边又得招人了。”袁牧心下不由感叹,这两月他们作坊招工的启示没断过,想起娘前些日子随口说的话,袁牧忍不住笑道,“咱们可抢了牙行不少生意。”
  “怎么说?”赵景清好奇,他们哪抢得了牙行的生意,这不还找上门让他们帮忙看地方。
  “之前不少铺子托牙行帮忙招工,现在都学着咱们,招工启示往门板上贴。”袁牧解答,想想这个法子不错,能看懂招工启示的人,最起码认得几个字,聘来做工,学得也更快。
  赵景清听乐了,“那他们之前的钱叫牙行白赚了。”
  驴车缓缓驶过官道,两人从说正事转到闲聊,不时发出几声浅笑。
  正值春日,阳光和煦暖意融融,官道两旁不知名的野花盛开,随风摇曳,绚丽又可爱。
  隔日下工时间,赵景清将所有人召集在一处,说了自己的打算,“清河县那边去三人,可有愿意去的?工钱方面,定不会亏待你们。”
  一时之间,下首二十余个工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拿不定主意。
  豆腐坊里做工的多是妇人和夫郎,只压制豆腐干和豆皮这要下大力气的活计,是两个男人。他们丈夫儿子在这儿,家便在这儿,要离开家去清河县做工,就算要涨工钱,也一时做不出抉择。
  赵景清不催促,只叫他们慢慢考虑。
  徐立秋眉头微皱,目光看过赵景清,又移向袁月和许常英,脑子里在快速的权衡。
  之前东家历练这两人,他疑惑是为何,现在看明白了。东家要在清河县开设新作坊,东家定是要亲力亲为,小罗湾这边便是交给他们二人。他现在是个小管事,办事得力,工钱渐渐涨到二两,但要再涨几乎不可能。头顶压着两人,他也不可能再爬得上去。
  倒不如和东家去清河县,一来头顶是东家,他又是一直跟着的老人,待遇和地位或许能涨涨;二来方便他家狗儿读书,在豆腐坊做工这些时日,他攒下不少钱,有了钱,男孩子读书才是正道,若是能考取功名再好不过,若是读得不好,会读书识字亦能找到一份谋生的好活计。
  徐立秋想明白后,当即开口道:“东家,我愿意随你去清河县。”
  “成。”赵景清虽意外,但还是答应下来,徐立秋要走,作坊内部管理刚好有许常英顶上,他紧接着问,“还有两人,有要去的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