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4)
看着面前这近似废墟的建筑,任舒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这里能找到线索吗?”
何以安也不太确定:“先碰碰运气吧。”
靳舟和江予淮倒是没说什么,各自分开去房间里了。
刚进入房间,靳舟就看见了一个烟囱状的土堆,她推测这里应该是厨房。
房间里除了一些缺口的旧瓷碗之外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后面的一扇门看起来有些突兀。
那道门上了锁。
按理来说,厨房这个位置应该没有什么东西是需要上锁的,靳舟特地去屋外转了一圈,发现也并非是通往外面的某个出口。
靳舟打开电筒对着锁芯观察了一下,就是普通的机械锁,这么久的时间过去已经有些生锈。
随手捡起路边的砍菜刀一敲,锁扣便弹开了。
将锁具卸下来,靳舟打开门,走进了后面这处算得上隐秘的小隔间。
与整个破败的宅子比起来,小隔间的情况算得上是非常不错了。
顶上在泥土墙的基础上加盖了层铁板,严严实实的一点光都透不进来。
整个空间还算宽敞,地面上是两个整块石板镶在一起,中间留了一条不宽不窄的缝,下面黑漆漆的看不出是什么。
整个房间不能透气,站久了之后便隐隐约约有股恶臭气息传来。
靳舟猜到这个小隔间是用作什么用途了——猪圈。
猪圈农在农村里面算不上稀有,但她也没急着走,又打开手电筒四处观察了一圈。
墙面上似乎有些划痕,但一横一竖地放在一起也没什么规律,只有一旁歪歪扭扭的正字看得稍微明了一些。
大概是幼时的冯志南和冯志行学习写字时的乱涂乱画。
猪圈的一角堆着几件脏脏的衣服,看起来像是垃圾,靳舟捡起来,上面打着补丁,底下还钻出几只小老鼠。
靳舟回到刚刚进来的位置时,何以安和任舒都已经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江予淮也出来了,手上拿着个泛黄的本子。
何以安率先问:“有什么发现吗?”
靳舟摇头道:“我去的地方是厨房,后面有个猪圈,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何以安微微点头,主动说起自己的发现。
“我去的房间是卧室,在里面找到了一本小学六年级的教材和纸笔,还发现了几张合照,一男一女和两个小孩子,应该就是冯志南两兄弟。”
说着她把手上的东西递出来供大家观看。
靳舟将那本蒙着灰尘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书接过来,翻开看了看。
上面密密麻麻地用铅笔写着字,但却泾渭分明地分为两种字迹,一个歪歪扭扭一个成熟工整。
任舒紧接着道:“我找到了一本日志,貌似是专门记载冯家大事的。”
翻开日志一看。 ↑返回顶部↑
何以安也不太确定:“先碰碰运气吧。”
靳舟和江予淮倒是没说什么,各自分开去房间里了。
刚进入房间,靳舟就看见了一个烟囱状的土堆,她推测这里应该是厨房。
房间里除了一些缺口的旧瓷碗之外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后面的一扇门看起来有些突兀。
那道门上了锁。
按理来说,厨房这个位置应该没有什么东西是需要上锁的,靳舟特地去屋外转了一圈,发现也并非是通往外面的某个出口。
靳舟打开电筒对着锁芯观察了一下,就是普通的机械锁,这么久的时间过去已经有些生锈。
随手捡起路边的砍菜刀一敲,锁扣便弹开了。
将锁具卸下来,靳舟打开门,走进了后面这处算得上隐秘的小隔间。
与整个破败的宅子比起来,小隔间的情况算得上是非常不错了。
顶上在泥土墙的基础上加盖了层铁板,严严实实的一点光都透不进来。
整个空间还算宽敞,地面上是两个整块石板镶在一起,中间留了一条不宽不窄的缝,下面黑漆漆的看不出是什么。
整个房间不能透气,站久了之后便隐隐约约有股恶臭气息传来。
靳舟猜到这个小隔间是用作什么用途了——猪圈。
猪圈农在农村里面算不上稀有,但她也没急着走,又打开手电筒四处观察了一圈。
墙面上似乎有些划痕,但一横一竖地放在一起也没什么规律,只有一旁歪歪扭扭的正字看得稍微明了一些。
大概是幼时的冯志南和冯志行学习写字时的乱涂乱画。
猪圈的一角堆着几件脏脏的衣服,看起来像是垃圾,靳舟捡起来,上面打着补丁,底下还钻出几只小老鼠。
靳舟回到刚刚进来的位置时,何以安和任舒都已经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江予淮也出来了,手上拿着个泛黄的本子。
何以安率先问:“有什么发现吗?”
靳舟摇头道:“我去的地方是厨房,后面有个猪圈,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何以安微微点头,主动说起自己的发现。
“我去的房间是卧室,在里面找到了一本小学六年级的教材和纸笔,还发现了几张合照,一男一女和两个小孩子,应该就是冯志南两兄弟。”
说着她把手上的东西递出来供大家观看。
靳舟将那本蒙着灰尘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书接过来,翻开看了看。
上面密密麻麻地用铅笔写着字,但却泾渭分明地分为两种字迹,一个歪歪扭扭一个成熟工整。
任舒紧接着道:“我找到了一本日志,貌似是专门记载冯家大事的。”
翻开日志一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