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2 / 3)
方戍打着哈欠跟上。两口子到了井口,发现来早了还是得排队。今儿人比平时多,都是在议论这场大雨下得不是时候。哪怕再晚个三四天呢,也不至于损失这样多。
有人问道:“方秀才,你家地咋样了?淹得多不?”
方戍说:“多。淹了怕有四成。”
另一人不无羡慕道:“四成也不怕啊。你家不用交税,顶多就是白辛苦一年。咱们这样的人家可就要惨喽,忙活一年倒赔钱。这马上就要到收税的时候,今年一年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活了。”
周围一片叹息声。于庆隆这时听到问方戍问题那人又问道:“严四家的,你家地好像也淹了不少,昨儿咋没见你去地里啊?你家不是也种的黄豆?不抢着收了,在地里捂出霉那可就彻底吃不得了。”
李正脸色苍白如纸,闻言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我家盼哥儿病了,所以我才没上地里。”
于庆隆一听便问道:“那孩子现下好些了吗?”
打从第一次在井边见过这人之后,于庆隆后来来挑水也见过几回,也帮过几次忙。不过还是方戍来得多,所以他来了下溪村有一段时间了但跟这人也还是没太熟。可他记得这是个寡夫郎,一个人带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很不容易。
李正说:“好、好些了。”
他说完时也排到于庆隆了,于庆隆便让李正把桶先给他:“我先帮你提。”
有人道:“可我们先来的呀!你先帮他提那我们又要多等一会儿了。”
于庆隆往回帮忙都没人说,大家还都挺同情李正的,还头回冒出这么个人。他瞅瞅是谁这么小气,转头瞪道:“那我一会儿少提我自家两桶水!”
梁大娘也在,说道:“人正哥儿自己带个孩子多难,就让让他又咋着了?再说他孩子就是你们严家的种呢!那耳朵跟严四一模一样!都一个村里住着咋这么不知礼让。”
那人说:“我严家可没有他那样不知廉耻的人。”
于庆隆这才反应过来,这就是李正他夫君家的亲戚。
叫什么名他不知道,人倒是看明白了。他示意方戍占着位置,把李正的桶拿过来提上水给他:“甭管那人。我习得些医术,你看孩子若是见好就算了,若是不见好你便去方家找我。我约摸一个时辰之内都是在家的。”
李正垂着头,说了声谢谢,便提着水匆匆走了。
于庆隆感觉说不上哪里有些奇怪。
往回他帮李正,李正不是这个反应。这人特别有礼貌,而且心思也纯柔。他虽帮过几回了,可这人次次都说好多回谢谢,觉得给他添了麻烦很过意不去似的。
当然,他也不是非得多听几声谢才行,就是怀疑,是不是孩子病得厉害,这人没钱给孩子看病所以才神色恍惚。
方戍这时提了两桶,正想要叫于庆隆递桶。于庆隆却道:“守城你先回吧。我再等会儿,提一回给正哥儿家送一次吧。他八成是因为生病惦记孩子呢。我去瞧瞧,你把水送到家,回来时再去严家找我。”
方戍说:“那我再等等你。一会儿我先把你送过去,省得你又不认路再丢了。”
于庆隆正想说就这么点距离他认得,可往李正离开的方向一瞧他就懵了。三条道!
什么玩意儿!好好个村道整得跟龟壳纹路一样!
这太扎心了。于庆隆只好提完水让方戍送他。
方戍把他送到能看见严家的地方才走。
于庆隆提水到李正家门外,刚好像隐约听到说话声,便问道:“正哥儿,在吗?”
屋内,李正僵站着一动不敢动。汗水爬满了他的后背。他的眼睛一错不错地看着躺在炕上的儿子,只觉手脚冰冷。
一把匕首正横在他儿子的颈前,一名汉子比着噤声的手势,他便一声不敢吭。
“正哥儿,你在家吗?”于庆隆站在门口。他看到大门和屋门都是关着的,可刚刚明明像是有说话声。 ↑返回顶部↑
有人问道:“方秀才,你家地咋样了?淹得多不?”
方戍说:“多。淹了怕有四成。”
另一人不无羡慕道:“四成也不怕啊。你家不用交税,顶多就是白辛苦一年。咱们这样的人家可就要惨喽,忙活一年倒赔钱。这马上就要到收税的时候,今年一年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活了。”
周围一片叹息声。于庆隆这时听到问方戍问题那人又问道:“严四家的,你家地好像也淹了不少,昨儿咋没见你去地里啊?你家不是也种的黄豆?不抢着收了,在地里捂出霉那可就彻底吃不得了。”
李正脸色苍白如纸,闻言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我家盼哥儿病了,所以我才没上地里。”
于庆隆一听便问道:“那孩子现下好些了吗?”
打从第一次在井边见过这人之后,于庆隆后来来挑水也见过几回,也帮过几次忙。不过还是方戍来得多,所以他来了下溪村有一段时间了但跟这人也还是没太熟。可他记得这是个寡夫郎,一个人带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很不容易。
李正说:“好、好些了。”
他说完时也排到于庆隆了,于庆隆便让李正把桶先给他:“我先帮你提。”
有人道:“可我们先来的呀!你先帮他提那我们又要多等一会儿了。”
于庆隆往回帮忙都没人说,大家还都挺同情李正的,还头回冒出这么个人。他瞅瞅是谁这么小气,转头瞪道:“那我一会儿少提我自家两桶水!”
梁大娘也在,说道:“人正哥儿自己带个孩子多难,就让让他又咋着了?再说他孩子就是你们严家的种呢!那耳朵跟严四一模一样!都一个村里住着咋这么不知礼让。”
那人说:“我严家可没有他那样不知廉耻的人。”
于庆隆这才反应过来,这就是李正他夫君家的亲戚。
叫什么名他不知道,人倒是看明白了。他示意方戍占着位置,把李正的桶拿过来提上水给他:“甭管那人。我习得些医术,你看孩子若是见好就算了,若是不见好你便去方家找我。我约摸一个时辰之内都是在家的。”
李正垂着头,说了声谢谢,便提着水匆匆走了。
于庆隆感觉说不上哪里有些奇怪。
往回他帮李正,李正不是这个反应。这人特别有礼貌,而且心思也纯柔。他虽帮过几回了,可这人次次都说好多回谢谢,觉得给他添了麻烦很过意不去似的。
当然,他也不是非得多听几声谢才行,就是怀疑,是不是孩子病得厉害,这人没钱给孩子看病所以才神色恍惚。
方戍这时提了两桶,正想要叫于庆隆递桶。于庆隆却道:“守城你先回吧。我再等会儿,提一回给正哥儿家送一次吧。他八成是因为生病惦记孩子呢。我去瞧瞧,你把水送到家,回来时再去严家找我。”
方戍说:“那我再等等你。一会儿我先把你送过去,省得你又不认路再丢了。”
于庆隆正想说就这么点距离他认得,可往李正离开的方向一瞧他就懵了。三条道!
什么玩意儿!好好个村道整得跟龟壳纹路一样!
这太扎心了。于庆隆只好提完水让方戍送他。
方戍把他送到能看见严家的地方才走。
于庆隆提水到李正家门外,刚好像隐约听到说话声,便问道:“正哥儿,在吗?”
屋内,李正僵站着一动不敢动。汗水爬满了他的后背。他的眼睛一错不错地看着躺在炕上的儿子,只觉手脚冰冷。
一把匕首正横在他儿子的颈前,一名汉子比着噤声的手势,他便一声不敢吭。
“正哥儿,你在家吗?”于庆隆站在门口。他看到大门和屋门都是关着的,可刚刚明明像是有说话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