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戍觉着有道理,但还是想要辩驳一下:“可是我觉得我即便只有一粒种子它也是很健康的种子,也会发芽……”
  于庆隆想都不想地把桌上一个作摆设用的小木球砸过去:“我说三个月以后发就三个月以后!”
  方戍顺利接住,忍不住闷笑出声。
  两口子边闹边继续做事。于庆隆坐个软垫,感觉不舒服了就换个姿势坐,最后干脆半躺下来了。
  而堂屋那边的人今天很给力,也几乎没来叫他。他把方戍的包彻底留那,大伙看着就能整。只有在做包带的时候,又来找了他一下,但也没叫他过去,只是由方吴氏过来问了问怎么弄。
  到了第八天上午,十个包全部完工。
  于庆隆最后再检查一下质量,确定所有成品都没问题,之后便放一起收好。第九天时带着他写的稿子和包又去了趟县城。但他带的却不止包和话本,还有新弄的笔筒跟用边角料做的木书签,重阳节主题的。
  有菊花雕刻的、桂花雕刻的,还有螃蟹雕刻的、茱萸雕刻的。
  不多,一共就十支,是配着书包一起打算作赠品用的。
  这书签却不是他做的,而是他二哥的一位工友做的。
  对方也是想赚点钱补贴家里,他二哥问他有没有能做的,于庆隆便跟他二哥说了这书签的事,结果对方还真就做来了。于庆隆一个三文钱收的。对方一天在闲暇之余弄,雕刻一个半没问题。因为用的都是做大件剩下的废料,也没有什么成本,属于是纯用手艺换钱了。
  花样也不算复杂,但什么东西一但小而圆润,便显精致,这就够了。
  于是又一早,德馨书舍的少东家先是把第三卷《摘月记》看了。
  他感叹道:“有情人在一起怎么就这么难啊!”
  这第三卷,顾淮恩已经无法克制自己对恩人兼小学弟的情感。他一边装作自己什么都没发现,对小学弟好,一边又暗自苦脑,怕被家中人知道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同为汉子的人该如何说。
  有其他喜欢这本书的人坐在书舍一角,看得直为顾秀才发愁,问掌柜的:“您说这顾秀才什么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喜欢的其实是个哥儿呢?”
  掌柜的并不太看这些!他只是负责帮忙出售出租和登记,闻言皱眉说:“这怕是只有未来居士自己知道了。”
  那人便问:“下一卷何时有?”
  掌柜的说:“还不清楚呢。不过通常来说半个月怎么也到了。”
  一听说“半个月”,另一边有人道:“真是等得花儿都要谢了。”
  却听一个哥儿问:“掌柜的,这书可卖?”
  这哥儿年纪不大,穿的是绸缎,戴的是金锁,一看便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掌柜的也认识,笑说:“卖是卖,不过现下没有现货。小秦公子您要是想要,可预定。我们这月底便会出一批印刷本。”
  哥儿说:“好啊,多少钱一本?”
  掌柜的说:“一本要六百文,两本一起合买便要一两一钱,三本合买便要一两五钱。定金是二百文一本,三本一起便收五百文定金。”
  那小哥儿很痛快地叫来小斯付钱:“待出了便一起送到我府上去。”
  掌柜的收钱应下来,进行登记,再把票据交到小厮手里。
  于庆隆看在眼里,却并没有提涨价的事。
  这一次少东家陆德馨又答应给他二两半稿酬。于庆隆却并没有要钱马上走。他还在等那位定包的公子上门。掌柜的已经差人去请去了。
  这期间于庆隆跟方戍喝着茶吃着点心。少东家则把另外几个包检查过质量之后收下来。
  一个包于庆隆卖五百文,但是少东家觉着,这个东西,它不能只看用的材料,还要看这想法。一个没人见过的东西做出来,又很实用,这想法才是最值钱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