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 / 3)
郭恒安思忖片刻道:“好,既然如此,你便说说你说的这道菜都要用什么食材,我好叫人去准备。”
“很简单,鸡蛋十个、细白糖一汤匙、猪油一锅、豆沙一小碗、白面一小勺。”
“就这些?”
“对,就这些。”
这几乎是每个酒楼里必备的东西,根本就不用去找。
郭恒安直接带于庆隆去了小厨房。
这小厨房里做的是他们酒楼里的几样特色,这里的厨子也跟大厨房里的不同,可以说都是这家酒楼里的老人。
然而即便如此,于庆隆叫上方戍和武胜进这之后郭恒安还是叫所有不相干的人离开。并且在于庆隆的要求下,附近都没有留人。
之后门一关,于庆隆便把之前做雪衣豆沙的步骤又来了一遍。
这次打蛋的不止有他和方戍,还有武胜。武胜几乎日日抡锤打铁,力气可不是他跟方戍能比,抽蛋清抽得比他们快还有力,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候蛋清就已经打白,只不过还不能用。
郭恒安却已经觉得很神奇,他看那一小盆白白的细泡沫,不由惊叹出声:“这蛋清居然能变成这般模样?!”
于庆隆说:“能。再过半盏茶功夫把油热上,热一半就行。”
郭恒安赶紧照做。
后来等那油温升上来,蛋清也抽到了可立筷的程度。于庆隆拿盛汤的勺子盛了一勺在油里加热,再放上搓圆的豆沙馅,补齐另一半,就这样把所有的蛋清霜炸完,往上头撒上些许白糖。
这光闻着就已经很香了,更别说那白白胖胖的模样看着不知有多可爱!
于庆隆示意郭家叔侄尝尝。
这二人分别夹了一筷子,咬上一口,那叫一个绵软香甜,像在吃糖棉花般的感觉!
“如何?”
“好吃!”郭青山说,“小于兄弟你果然不会叫人失望!”
“的确是从未见过的。”郭恒安说,“这究竟是如何想到的?”
谁会去想着把个蛋清抽得要累断胳膊!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于庆隆说:“总会有人想到些新奇之物,大抵这也是生活的乐趣之一吧。郭老板觉得此菜如何?可能放在福悦酒楼卖?”
郭恒安说:“能。至于价格,这一盘十四个,我少说不得收个一两银?!做起来可太花费时间了。”
于庆隆说:“确实。不过这也是它的可贵之处。只要您的人不把方子泄出去,外面想做出一模一样的便不大可能。起码短时间里绝对不可能。另外豆沙可作馅,换成乳酪也可以,枣泥也可以。”
郭恒安点点头:“没错,这关键还在外皮上。”
他拿了块干净布把东西盖上之后再请几人回到先前的厢房:“这菜可有名字?”
于庆隆说:“有,雪衣豆沙。”
郭恒安说:“确实恰如其分。小于兄弟你看这样如何?我店里往后凡卖出一盘,我便给小于兄弟抽一百五十文。”
于庆隆说:“一百八十文吧。往后逐年递减三十文,六年后我便不再抽成。”
郭恒安想想,这样也行,递减起来他也有盼头。两头便弄了个协议文书。 ↑返回顶部↑
“很简单,鸡蛋十个、细白糖一汤匙、猪油一锅、豆沙一小碗、白面一小勺。”
“就这些?”
“对,就这些。”
这几乎是每个酒楼里必备的东西,根本就不用去找。
郭恒安直接带于庆隆去了小厨房。
这小厨房里做的是他们酒楼里的几样特色,这里的厨子也跟大厨房里的不同,可以说都是这家酒楼里的老人。
然而即便如此,于庆隆叫上方戍和武胜进这之后郭恒安还是叫所有不相干的人离开。并且在于庆隆的要求下,附近都没有留人。
之后门一关,于庆隆便把之前做雪衣豆沙的步骤又来了一遍。
这次打蛋的不止有他和方戍,还有武胜。武胜几乎日日抡锤打铁,力气可不是他跟方戍能比,抽蛋清抽得比他们快还有力,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候蛋清就已经打白,只不过还不能用。
郭恒安却已经觉得很神奇,他看那一小盆白白的细泡沫,不由惊叹出声:“这蛋清居然能变成这般模样?!”
于庆隆说:“能。再过半盏茶功夫把油热上,热一半就行。”
郭恒安赶紧照做。
后来等那油温升上来,蛋清也抽到了可立筷的程度。于庆隆拿盛汤的勺子盛了一勺在油里加热,再放上搓圆的豆沙馅,补齐另一半,就这样把所有的蛋清霜炸完,往上头撒上些许白糖。
这光闻着就已经很香了,更别说那白白胖胖的模样看着不知有多可爱!
于庆隆示意郭家叔侄尝尝。
这二人分别夹了一筷子,咬上一口,那叫一个绵软香甜,像在吃糖棉花般的感觉!
“如何?”
“好吃!”郭青山说,“小于兄弟你果然不会叫人失望!”
“的确是从未见过的。”郭恒安说,“这究竟是如何想到的?”
谁会去想着把个蛋清抽得要累断胳膊!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于庆隆说:“总会有人想到些新奇之物,大抵这也是生活的乐趣之一吧。郭老板觉得此菜如何?可能放在福悦酒楼卖?”
郭恒安说:“能。至于价格,这一盘十四个,我少说不得收个一两银?!做起来可太花费时间了。”
于庆隆说:“确实。不过这也是它的可贵之处。只要您的人不把方子泄出去,外面想做出一模一样的便不大可能。起码短时间里绝对不可能。另外豆沙可作馅,换成乳酪也可以,枣泥也可以。”
郭恒安点点头:“没错,这关键还在外皮上。”
他拿了块干净布把东西盖上之后再请几人回到先前的厢房:“这菜可有名字?”
于庆隆说:“有,雪衣豆沙。”
郭恒安说:“确实恰如其分。小于兄弟你看这样如何?我店里往后凡卖出一盘,我便给小于兄弟抽一百五十文。”
于庆隆说:“一百八十文吧。往后逐年递减三十文,六年后我便不再抽成。”
郭恒安想想,这样也行,递减起来他也有盼头。两头便弄了个协议文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