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2 / 3)
她们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都是被逼无奈的。
更重要的是,裴泠在事业稳定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动用所有资源,不惜重金,暗中将小宝从普通的公立初中,转入了一所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都极负盛名的私立学校。
她支付了高昂的学费,却让学校和儿子一起严守秘密,对李哲和李国立只说是学校有政策优惠、孩子成绩优秀被特招。
“小宝,转到新学校,会有更好的老师教你,有更开阔的视野,这是妈妈能为你做的,但你暂时不要告诉爸爸和爷爷,好吗?他们……可能会不高兴,妈妈不想再引起争吵。”
裴泠的恳求,让小宝感受到了母亲深沉而谨慎的爱。
妈妈不爱他,怎么会为他的前途花这么多心思呢?
书本上都学了,父母之爱子,这为之计深远。
李哲和李国立呢?因为行动不便,他们很少出门,也越来越不愿参与社交,更别提参加家长会了。
孩子住校后,他们除了在小宝偶尔回家时,例行公事般地重复那套仇恨言论外,对孩子在新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心理变化,几乎一无所知。
他们沉溺在自己的怨愤世界里,错过了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引导期。
于是,在裴泠和王秀兰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与李哲父子狂风暴雨般的怨怼之间,
小宝的心,自然而然地偏向了前者。
他看到的,是两个被逼离开、却始终深爱他的女人,和两个困在泥潭、只会传递负面情绪的男人。
他暗暗发誓:“妈妈和奶奶太可怜了,被爸爸和爷爷这样欺负。我一定要努力,快点长大,变得有本事,以后好好孝顺妈妈和奶奶,让她们过好日子,再也不用偷偷摸摸来看我。”
时光荏苒,小宝没有辜负裴泠的期望和培养,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并考上了一所著名的重点大学,选择了前景广阔的专业。
录取通知书寄到李家时,李哲和李国立欣喜若狂,觉得终于熬出了头,扬眉吐气的日子到了。
他们拿着通知书,逢人便吹嘘:“看我儿子!看我孙子!多有出息!将来肯定赚大钱孝敬我们!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瞧瞧!”
他们迫不及待地给小宝打电话,命令道:“小宝,暑假回来!好好陪陪爸爸和爷爷!等你大学开学,学费、生活费可得指望你了!以后工作了,工资都得交给我们管!咱们才是一家人!”
然而,电话那头的小宝,语气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疏离:“爸,爷爷,我暑假不回去了,我已经和妈妈、奶奶说好了,去她们公司实习,提前锻炼一下,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妈妈已经给我安排好了,不用你们操心。”
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把李哲和李国立炸懵了。
“什么?你去找她们?你忘了她们是怎么对我们的吗?”李哲对着电话嘶吼,声音因愤怒和恐慌而变形。
“小宝!你是不是被她们骗了?她们以前对你不闻不问,现在你考上大学了,她们就来收买你!你别上当!”李国立抢过电话,气急败坏地喊。
小宝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清晰而坚定地说:“爸,爷爷,我没有忘,我记得很清楚。我记得妈妈是怎么辛苦照顾这个家,记得奶奶是怎么默默付出,我也记得,是你们,把妈妈和奶奶逼走的,是妈妈,在我成长最关键的时候,给我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机会,而你们,除了让我恨她,还关心过我什么?”
“你……你个白眼狼!我白养你了!”李哲气得浑身发抖。
“是我们把你拉扯大的!”李国立捶胸顿足。
“是,你们养大了我。”小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更多的是冷静,“所以我会努力,以后工作赚钱了,每个月也会给你们打生活费,保障你们的老年生活的。”
电话被挂断了,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李哲和李国立僵在原地,如同两尊被抽走了灵魂的泥塑。
他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期盼,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小宝大学期间,几乎不再回李家,即使偶尔回来,也是礼节性的,带着疏离和客套。 ↑返回顶部↑
更重要的是,裴泠在事业稳定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动用所有资源,不惜重金,暗中将小宝从普通的公立初中,转入了一所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都极负盛名的私立学校。
她支付了高昂的学费,却让学校和儿子一起严守秘密,对李哲和李国立只说是学校有政策优惠、孩子成绩优秀被特招。
“小宝,转到新学校,会有更好的老师教你,有更开阔的视野,这是妈妈能为你做的,但你暂时不要告诉爸爸和爷爷,好吗?他们……可能会不高兴,妈妈不想再引起争吵。”
裴泠的恳求,让小宝感受到了母亲深沉而谨慎的爱。
妈妈不爱他,怎么会为他的前途花这么多心思呢?
书本上都学了,父母之爱子,这为之计深远。
李哲和李国立呢?因为行动不便,他们很少出门,也越来越不愿参与社交,更别提参加家长会了。
孩子住校后,他们除了在小宝偶尔回家时,例行公事般地重复那套仇恨言论外,对孩子在新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心理变化,几乎一无所知。
他们沉溺在自己的怨愤世界里,错过了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引导期。
于是,在裴泠和王秀兰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与李哲父子狂风暴雨般的怨怼之间,
小宝的心,自然而然地偏向了前者。
他看到的,是两个被逼离开、却始终深爱他的女人,和两个困在泥潭、只会传递负面情绪的男人。
他暗暗发誓:“妈妈和奶奶太可怜了,被爸爸和爷爷这样欺负。我一定要努力,快点长大,变得有本事,以后好好孝顺妈妈和奶奶,让她们过好日子,再也不用偷偷摸摸来看我。”
时光荏苒,小宝没有辜负裴泠的期望和培养,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并考上了一所著名的重点大学,选择了前景广阔的专业。
录取通知书寄到李家时,李哲和李国立欣喜若狂,觉得终于熬出了头,扬眉吐气的日子到了。
他们拿着通知书,逢人便吹嘘:“看我儿子!看我孙子!多有出息!将来肯定赚大钱孝敬我们!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瞧瞧!”
他们迫不及待地给小宝打电话,命令道:“小宝,暑假回来!好好陪陪爸爸和爷爷!等你大学开学,学费、生活费可得指望你了!以后工作了,工资都得交给我们管!咱们才是一家人!”
然而,电话那头的小宝,语气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疏离:“爸,爷爷,我暑假不回去了,我已经和妈妈、奶奶说好了,去她们公司实习,提前锻炼一下,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妈妈已经给我安排好了,不用你们操心。”
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把李哲和李国立炸懵了。
“什么?你去找她们?你忘了她们是怎么对我们的吗?”李哲对着电话嘶吼,声音因愤怒和恐慌而变形。
“小宝!你是不是被她们骗了?她们以前对你不闻不问,现在你考上大学了,她们就来收买你!你别上当!”李国立抢过电话,气急败坏地喊。
小宝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清晰而坚定地说:“爸,爷爷,我没有忘,我记得很清楚。我记得妈妈是怎么辛苦照顾这个家,记得奶奶是怎么默默付出,我也记得,是你们,把妈妈和奶奶逼走的,是妈妈,在我成长最关键的时候,给我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机会,而你们,除了让我恨她,还关心过我什么?”
“你……你个白眼狼!我白养你了!”李哲气得浑身发抖。
“是我们把你拉扯大的!”李国立捶胸顿足。
“是,你们养大了我。”小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更多的是冷静,“所以我会努力,以后工作赚钱了,每个月也会给你们打生活费,保障你们的老年生活的。”
电话被挂断了,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李哲和李国立僵在原地,如同两尊被抽走了灵魂的泥塑。
他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期盼,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小宝大学期间,几乎不再回李家,即使偶尔回来,也是礼节性的,带着疏离和客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