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第15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有时候希望孩子就一直这样,小小的,也不长大,没别的烦恼,那该有多好。
  不过,人总得往前走,回去之后汤圆先跟萧寻练武,练完后玩了一会儿,不用人催自己就回院子写课业。
  他给院子起了个名字,叫明竹堂,明意味着光明,竹是希望他能有像竹子一样的品行。
  他才五岁大,不会说起个多好听的名字,但在林秋然看,这个就很不错了,比老虎堂好听。
  夜深人静,林秋然还隔着远远地看了看。
  天不算凉,汤圆就打开窗子在灯下写课业,屋内明亮,他一笔一画极其用心,从不坐一会儿,就看看这儿或是分神玩一会儿纸笔。他身旁丫鬟小厮守着,不过也就做送茶水、剪剪烛芯、赶赶蚊虫这些活。
  晚上是果茶,汤圆都等写完再喝。
  如今也不用讲故事了,好像从他去书院后,他就慢慢长大了。
  算来才短短数月。
  林秋然悄悄地走了,汤圆也不知道。
  晚上下了一场雨,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凉,林秋然起来的时候觉得哪哪都冷,汤圆这会儿已经去了书院,她叫来明竹堂的丫鬟,问道:“小公子今儿可换了厚衣裳去书院?”
  丫鬟回答:“回夫人,已经换了,省着弄湿奴婢还另给公子备了一身。今早还过去把学舍里的被子换成了厚的,方便小公子中午在那边休息。”
  明竹堂的丫鬟每月一两银子,活很轻巧,就打扫打扫院子,因为汤圆白日不在,就晚上管守夜,剩下的就是管着汤圆换季换衣夜里关窗等杂事。
  若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好,那在伯府就不用干活了。
  林秋然点点头,“做得不错。”
  她话音落下,林夏就给二人一人一两银子赏钱,明竹堂两个丫鬟两个小厮,还有一个林阳,琐事上基本不用林秋然操心。
  天凉,林秋然也换了秋衣。
  府里人的秋衣一个月前就吩咐绣娘做了,正好今日冷,都给换了,看着也整齐。
  梳洗过后林秋然吩咐丫鬟给孙氏那边送去了两匹料子,两块皮毛,一些补品另六斤棉花,留着过冬用,孙氏想做点什么做什么。
  孙氏收到东西挺高兴,没人不喜欢东西,而且林秋然送她东西,不就说明惦记她吗。
  谁不喜欢别人惦记自己,不过她自己有钱,月钱加上铺子的利润,每月有一百两,是真的不缺钱。
  她让丫鬟做了棉垫子,自己在上头绣了竹子,留着汤圆拿去书院用,另外还给林秋然人做了张小毯子,她靠着看书的时候方便搭在腿上。
  东西两日就做好了,林秋然也高高兴兴地收下,长辈的心意,一直推脱说不收也没意思。
  今儿徐管事还来了送上个月的利润了,利润不多,还是五百两。
  但给林秋然看了账本,上月利润就有一万四千多两,徐远珩的意思依然是大头留着囤货进货,现在不少人开始着手做香料,香料价钱高了,成本增加,等下个月就慢慢做。
  徐远珩对方子有信心,当初他也是让人试过的,数日都没有研制出来,别人想做难。
  徐管事道:“林夫人别急,估计等下个月分成就多了。”
  林秋然道:“我是不急,也是为了生意,以生意为主就是。如果资金周转不开,我来想办法。”
  徐管事笑了笑,“暂且用不着,不过还是多谢林夫人。”
  林秋然估计徐远珩用不着,他做了多年生意,还经营别的,肯定不缺钱,再说现在分成定了,谁也不好再追加投资,但以朋友的身份借个钱帮忙还是行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