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第1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导,b组那边柯导又和以撒吵起来啦!”一个当地场务掀开监控室的帘子道。
  “来了。”方可以迅速起身,“对了,柯莱特姓贝尔罗斯,不姓柯。”
  “斯密马赛!贝导!”
  “就不能直接叫柯莱特(colette)吗?”
  “柯、柯蕾托?…斯密马赛方君!”
  “……”方可以熟练地躲过对方一鞠躬,“也行吧。”
  方可以让摄影陆哥先继续把这一条拍完,等自己回来再看。自己则迅速赶去b组片场。
  对柯莱特的叫法这事儿,其实方可以已经纠正过几回,但效果只能说如有。
  日岛这里的本地人不知为何,有一部分人熟练掌握多国语言;另一部分人则除了本地方言外,第二母语汉语说得麻麻赖赖,他国语言水平更是鬼斧神工。考虑到本地高考中不包含外语,似乎也情有可原。
  于是短短时间,柯莱特在此地荣获雅号“柯导”[2]。
  原本倒也没什么,只是每次听到这一声,方可以总莫名有种颈后发凉的感觉,下意识就觉得自己很需要一份“健康保险”,为此,方可以甚至不太敢启用升级版牛马buff。
  可惜系统虽然诈尸,但已经好久不发新的支线任务给她,而总觉得在没有“健康保险”的情况下一旦启动敬业光环,就会发生一些糟糕的事情。
  出于一种本能的警惕感,方可以在拍摄《葡萄》的过程中甚至主动关心起了员工们的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
  沈云只觉得她是不是病情又加重了,从自闭往思维奔逸和焦虑方向发展。
  *
  作者有话要说:
  [1]改来改去只能改成这样啦。
  《to be or not to be》中的经典原台词:“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就是我们正在对波兰做的!”
  what he did to shakespear, we are now doing to poland.
  另一句“heil hitler!""heil myself!"的梗改成中文就没味道了,能力有限啦。
  [2]1999年末的时候柯导还没有进化成柯导,查了下当时应该还没到150集,但是。
  第111章 a级导演
  此刻的b组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为了节约租期、加快拍摄效率, 《葡萄》的剧组按照主要拍摄地点分成ab两组。b组正在方可以所在的a组转过去半条街棚拍。
  方可以日常拍摄比较重要的主线剧情,空下来的人员场地则由柯莱特掌镜,负责一些相对较为明确的镜头, 方可以每日和她check通告单和拍摄思路。
  作为一位能独立运作电影项目的青年导演,别看柯莱特外表看起来是个只会抠手手、打游戏,放置在沙发上能自己玩一整天的傻乐青年,到了自己主场也是颇有主见,甚至颇有些神经质的霸道。
  其实原本考虑到蓝婕可能会有的情绪障碍,方可以是打算蓝婕的相关镜头自己和柯莱特一半一半。但组建剧组时相处了一段,蓝婕迅速被靳茜、郑书秋她们同化成麻将搭子和手游亲友,并自然而然地把方可以当成了姐妹。
  并表示:“方导虽然和我见过那些(搔首弄姿的)gay不太一样,但是也很可爱。”
  方导:。
  于是撇除掉蓝婕这方面的因素, 方可以观察到柯莱特的镜头往往会出现一些近乎魔性的视角, 能利用镜头的畸变、光影等, 捕捉到演员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细微变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