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普通观众此刻意识不到这些文字的含义,但李一恺知道,这些全部是苑之明检索到的真实评价。
  按照提示挥一挥手,这些涂鸦文字渐渐消退,露出它们掩盖下的作品——那副古长风的成名作《眼中影》,一匹眼睛里倒映着工厂的老马。
  把一个知名作品直接放进来,是最冒险的一步。但这幅画只停留了几秒钟,很快,那匹马*中素描的工厂画面,像是星体被击碎解构,一道道素描线条从其中漂浮开来,朝着四周无规律地散去。
  最后他面前只剩下一副水墨老马,以及右侧浮现上来的落款——「闲马图,戊辰年秋,袁茗烟」。
  参观者如果继续停留,十八幅遗作都会以类似方式呈现。
  市集海报上显示作者是苑之明,但是一周前苑之明自己赶到北京布展,在展牌上加了袁茗烟作为第一作者,而且讽刺的是,他还把古长风也放了上去。
  李一恺走出来时,苑之明等在出口,送上来一张袁茗烟画作复刻明信片。
  “这就是完整参观流程,怎么样?”
  校园广场一片嘈杂,李一恺趁着没人注意,接过明信片的时候拉住苑之明的手,放在自己嘴边亲了一下,然后说:“恭喜,很震撼。”
  苑之明撇撇嘴:“但我昨天录像发给我爸,他说我刻薄。”
  李一恺点点头:“我也刚想这么说,尤其是作者——没看过的人都会以为你是致敬他吧?”
  “写上他的名字,是因为我要严谨”,苑之明转身,带着李一恺穿过忙碌布展的人群,“我没想那么多,没想故意讽刺什么。”
  他去自动售卖机里买咖啡,递给李一恺一杯冰美式,又说:“也不是,其实我也想过……”
  李一恺认真回应这些凌乱的叙述:“想过什么?”
  “不能抹杀他所有的东西”,苑之明找个长椅坐下,“如果没有他的重构,也谈不上解构,这个作品也不会成立。”
  “很客观”,李一恺喝口咖啡说。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客观,当一个作品投注公众视野,解释权便不再属于作者。
  他看着远处的人群,问:“紧张吗?”
  “不紧张”,苑之明伸直腿,在阳光下晃了晃:“我只是完成我想做的事情,别人的反应不归我管。”
  “而且我现在觉得很轻松”,他转头朝李一恺笑:“就像你说的那样。”
  大学生市集的规模不大,观众中却是最核心的艺术爱好者,当他们走进《原本面貌》的沉浸区,便注定了这个作品会引来争议和猜测,尤其是在前阵的讨论风波刚刚平息之时——
  袁茗烟是谁?
  古长风的作品为何落款是她?
  二十多年前的画作,为什么从苑之明的手中展出?
  ……
  一开始,苑之明想过要不要发一条微博解释,但是转念又觉得,自己想说的都在这个作品里,余下的话不该是他来回答。
  他在等,然而很多天过去,当事人依然销声匿迹。
  北京城市的另一端,李一恺创业以来的第一个项目的第一场活动,也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揭开面纱。
  独占三层楼的里斯旗舰店,挤满了排队购买艺术家合作款的俊男靓女,苑之明在其中反倒显得有些灰扑扑。
  躲开几个满身潮牌的男生,他觉得这种人挤人的场景比外面的暴晒更让人难受,于是果断推开门,绕路买了一打冰可乐,又默默回到了李一恺身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