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来是想丢弃她的,是奶奶不愿意,担着饿死的风险,从牙缝里省出粮食熬汤一勺一勺将她喂活。稍微长大些,大人都需要下地赚公分,还没有灶台高的她就开始负责家里所有家务杂活,洗衣、做饭、割猪草、喂鸡、带弟弟妹妹……才十岁的她,常常挑着一百多斤的水桶来回于家与池塘边,瘦瘦弱弱的身体被压成一道弯弓。
  从懂事起她就像一只陀螺没有停歇过,甚至到了读书的年龄因为父亲生病家里缺少劳动力,白月兰只读了一年书就辍了学。
  长期干重活加之营养不良白月兰长大后只有一米四几的身高。因为家庭条件差,加之自身外貌不出色,白玉兰在二十四岁才出嫁,嫁的是邻村一位比她大上十岁的男人。
  这男人家里有个多年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每月花钱如流水,家里一贫如洗,因此到三十四岁都是单身一人。
  白玉兰看重他孝顺老实肯干,怕自己再拖下去,就只能嫁给鳏夫、二流子……一类,也怕极了村上的流言蜚语,便嫁给了他。嫁人后白月兰把自己当成男人使,耕田、挑土、砍柴、种地……样样都干。
  贫困的家庭情况在两夫妻努力下慢慢好起来。可惜她婆婆临到最后,身体情况恶化,他丈夫不愿意眼睁睁看着相依为命的母亲去死,一直坚持治疗,医院就是一个无底洞,两人好不容易存起来的一点积蓄不仅全用光了,还欠了外债,最后人依旧是没了。
  为了还债,他丈夫去了沿海城市打工赚钱,只留下白玉兰一人在家里带孩子,操持十五亩地还有五亩果树。
  白爷爷心疼这个大姐的遭遇一直帮衬着她,而白奶奶因为自己同样是家里的大姐,感同身受,也是对这个家姐多有照顾。白玉兰也不是白眼狼,有帮必有报。两个家庭因为你来我往,关系是非常好的。这从白月兰回娘家过年先到二弟家拜年就可以看得出。
  “新年快乐!”进门白玉兰就拱着手拜年。
  白爷爷白奶奶见到她身影是有些惊吓的,连忙将她扶到沙发上“姐,这样的天气你来干什么,我们之间的关系难道还缺这点形式。”
  “这几步路怕什么,我身体好着了。”白玉兰笑眯眯的说,她快八十了,身子干瘦,棉袄穿得多,整个人仿佛都被埋在山一般的衣服里,行动起来似乎都有些不便,她儿媳一直走在她旁边小心看顾着。摘下围巾后,可以看到她精气神确实还是蛮好的。
  她的另一边站着一米九身材壮硕的儿子易峰,他胳膊比一些人大腿都要粗,笑起来时脸上的肉便会挤在一起,看起来很凶,加上他一直从事着屠夫贩肉的工作,已成为了小孩的童年噩梦。但真正和他接触的人就知道他是一个仗义热情的人“我妈老早就惦记来舅舅这边了。”
  说着他和他爸将手里提着的满满几大袋东西放在客厅桌子上 。
  “我和你舅妈本来就打算今天就去你们家。你们还来干什么?还有你这当儿子也太不懂事了,这么糟糕的环境也不看看你父母能不能吃得消。”
  舅舅劈头盖脸一顿责怪,让这个大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还有这是你亲舅家,又不是别的什么人家,你提这么多东西过来,太生分了。”
  白奶奶看着桌上满满三大袋子的东西,心里是十分感动但改不了唠叨的毛病。
  白月兰却不在乎的摆摆手“没什么值钱的,都是自家种的土豆、红薯、还带了一些我腌的红鱼和做的梅菜扣肉,你们家几小孩不是喜欢吃吗?”
  第46章
  “你这也太费心了。”白奶奶感动大姐的用心, 心里已经在琢磨着等会给大姑姐回些什么实用的礼了。大姑姐家有两个还在上学的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可不能占人家这么大便宜。
  “妹夫, 我家柚子树今年没长多少、柚子个头也小,但味道还算甜,给你们带了几个, 别嫌弃。”
  白月兰的丈夫易大山殷勤的指着一个袋子。他满头花白, 古铜色的脸上皱纹层层迭迭,牙齿已经快掉光, 脸颊干瘪像是一颗风干的褐枣。他妻子还能走一截, 而他这一路都是由儿子背过来的。
  白爷爷却反应泛泛。白爷爷对这个姐夫一直是有意见的,只因他大姐嫁人后实在过得太苦了,跟一条老黄牛似的起早忙黑, 又是当爹又是当妈 。想起自己姐姐曾经甚至想要偷偷跑到市里去卖血还债,白爷爷一辈子都看不顺眼这个姐夫。
  你想当大孝子, 完全没问题, 但凭什么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拖到泥沼里。
  易大山无措站在原地,气氛有些尴尬。但客厅里两个女人都没出声。
  弟弟对丈夫的态度, 白月兰是知道的,也没想过调解。因为她心里对他也有着怨气,要不是牵挂孩子,这日子是跟他是过不去的。
  有些人确实是个老好人老实人, 没有花花肠子,待人真诚热情, 乐于助人, 勤劳肯干,外人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却不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爸爸。
  当年婆婆去世后,白月兰就是直接掉进苦水堆里。丈夫拍拍屁股去外省赚钱,留在家里的她不仅每天有做不完的事,还要竭尽心力应付讨债的邻居亲戚。而且当时孩子才一岁多点离不开人日日哭闹不休,那时的她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她整宿整宿焦虑痛苦得睡不着,好几次都抱着孩子来到河边。
  最后是她这个沉默寡言的二弟还有刀子嘴弟妹,在她即将崩溃寻短见时送来了几千块钱解了急。
  也是在那次患难中她看清了人的真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