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上穷碧落下黄泉,今生来世不复见(3 / 3)
“你哥哥是怎么死的,你已经忘了?”
又是这样。永远是这样。
宋还旌眼睫微颤,对于苏白宁而言,长子宋胜旌是她此生的全部骄傲与寄托。宋胜旌死时,他才不过两岁,早已记不清他之形貌,何况是死状,只是面前这个女子时时提醒,将他当作另一人的影子——
他想起了小时候被逼着吃下那些甜腻到反胃的糕点,只因为“哥哥爱吃”;想起了明明练剑更有天赋,却被强行改练长枪,只为了“继承哥哥的绝学”。
甚至当他第一次领军得胜归来,将捷报呈上时,她也只是缓缓说:“果然,有胜旌的魂灵在护佑着你,你才能活着回来,打赢这场仗。”
……
活着的他,永远只是死去的那个人的影子。
字字句句,言犹在耳。
宋还旌心中觉得可笑,语气却还沉稳,淡淡地道:“母亲,我今日回来,并非是与你争辩琅越与宸朝的恩怨。”
他一字一字说:“我要与她成亲,不论你同意与否。”
苏白宁合上了手中的诗册,将其放在一旁的案几上,随后站起身,理了理衣袖。
“既如此,那便随你吧。”
苏白宁直视他的眼睛,声音平静,甚至是轻描淡写地道:“只是宋家的族谱里,容不下一个琅越女人,也容不下一个背弃兄长、认贼作妻的不肖子。你的婚事,我不认,宋家也不认。娶她之后,你便没有我这个母亲。”
他的母亲向来偏执、极端却冷静,此刻说出口的话,绝不会是气急之下的虚言威胁,而是斩断血脉的断情之语。
宋还旌抬起眼眸,直视母亲的眼睛,目中再无任何温度,“宋夫人。”他不再叫她母亲,“我早知宋夫人向来只有一夫一子。”
他的重音落在“一子”二字,语气却尤然平静,甚至平静的可怕,“但愿出此门后,上穷碧落下黄泉,今生来世,不复相见。”
话音落下,他再无留恋,一步踏出,大步走向那扇厚重朱门。
院内的老嬷嬷忍不住失声痛哭,试图上前劝阻,门外的奴仆们也纷纷跪地,哭求将军留步。但卫苏白宁和宋还旌都对此置若罔闻。
宋还旌没有回头,他推开大门,头也不回地踏出了宋府。
院内,苏白宁死盯着他消失的方向,片刻后,极慢极冷肃地、一字一字说了一句命令,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仆从如坠冰窟:“自今始,府中上下但凡见到宋还旌,立刻驱逐出门,其若敢硬闯,”最后四字落地,重若千钧:“格杀勿论!” ↑返回顶部↑
又是这样。永远是这样。
宋还旌眼睫微颤,对于苏白宁而言,长子宋胜旌是她此生的全部骄傲与寄托。宋胜旌死时,他才不过两岁,早已记不清他之形貌,何况是死状,只是面前这个女子时时提醒,将他当作另一人的影子——
他想起了小时候被逼着吃下那些甜腻到反胃的糕点,只因为“哥哥爱吃”;想起了明明练剑更有天赋,却被强行改练长枪,只为了“继承哥哥的绝学”。
甚至当他第一次领军得胜归来,将捷报呈上时,她也只是缓缓说:“果然,有胜旌的魂灵在护佑着你,你才能活着回来,打赢这场仗。”
……
活着的他,永远只是死去的那个人的影子。
字字句句,言犹在耳。
宋还旌心中觉得可笑,语气却还沉稳,淡淡地道:“母亲,我今日回来,并非是与你争辩琅越与宸朝的恩怨。”
他一字一字说:“我要与她成亲,不论你同意与否。”
苏白宁合上了手中的诗册,将其放在一旁的案几上,随后站起身,理了理衣袖。
“既如此,那便随你吧。”
苏白宁直视他的眼睛,声音平静,甚至是轻描淡写地道:“只是宋家的族谱里,容不下一个琅越女人,也容不下一个背弃兄长、认贼作妻的不肖子。你的婚事,我不认,宋家也不认。娶她之后,你便没有我这个母亲。”
他的母亲向来偏执、极端却冷静,此刻说出口的话,绝不会是气急之下的虚言威胁,而是斩断血脉的断情之语。
宋还旌抬起眼眸,直视母亲的眼睛,目中再无任何温度,“宋夫人。”他不再叫她母亲,“我早知宋夫人向来只有一夫一子。”
他的重音落在“一子”二字,语气却尤然平静,甚至平静的可怕,“但愿出此门后,上穷碧落下黄泉,今生来世,不复相见。”
话音落下,他再无留恋,一步踏出,大步走向那扇厚重朱门。
院内的老嬷嬷忍不住失声痛哭,试图上前劝阻,门外的奴仆们也纷纷跪地,哭求将军留步。但卫苏白宁和宋还旌都对此置若罔闻。
宋还旌没有回头,他推开大门,头也不回地踏出了宋府。
院内,苏白宁死盯着他消失的方向,片刻后,极慢极冷肃地、一字一字说了一句命令,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仆从如坠冰窟:“自今始,府中上下但凡见到宋还旌,立刻驱逐出门,其若敢硬闯,”最后四字落地,重若千钧:“格杀勿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