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件事很反直觉,如果不是林铭好奇心旺盛的话,他有可能要过几百年才会发现这件事。
  他原本以为,这个新空间是白茫茫一片,后来他偶然发现,他们头顶的白色,居然是一层“墙纸”。
  那是用元素构成的一个,能造成这里空空如也假象的膜。
  摧毁掉这层膜之后,映入林铭眼帘的,是一个唯有“荒芜”二字能形容的世界。
  原来,他们一直都在这个世界的天空里,大头朝下的行动着。
  林铭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激动地满地乱蹦,像个野人一样嘴里“哦哦啊啊”了半天,还特意跑到卡文变成的血钉的位置分享了这一伟大的发现。
  说是伟大发现,其实林铭能猜到这个膜是谁做的。
  是祁。
  她会把这个“旧世界”遮盖起来,可能单单是因为她不想看到那一片充满了不祥之气的荒芜。
  于是她为了遮挡住那个丑陋的旧世界,同时不影响她再两个空间里的交替移动,索性来了个化地为天。
  反正这里的重力场一片混乱,也感受不出来哪里是上哪里是下。
  发现旧世界这件事对林铭来说,其实喜忧参半。
  喜的是,重建工作可以在这个现成的地基上进行。
  忧的是,之前尝试手搓地底的这一大段时间都浪费了。
  还得从头再来。
  然后是林铭发现其实并不需要让整个世界原封不动的搬到另一边,他需要利用一些无伤大雅的“随机”。
  树木的样子,山川和河流的走向,这些是需要依照本体复原的,但是砂石的颗粒,树林的疏密程度,这些则不需要。
  他在这个步骤耗费的时间相当久,因为这件事是单纯的熟能生巧。
  一开始的林铭,复刻一棵树就要用相当长的时间,虽然已经做好了在这里跨越几个世纪的准备,但这种效率还是很让人难受。
  后来,林铭的造物手段就逐渐的奔放起来。
  他记住了每个不同品种的树木植物的基本构造,这样就可以在遇到树林的时候,就先把树林分解,得到信息之后再复刻出一个“大差不差”的树林出来。
  这样一来,林铭的工作重点,就从逐一元素的记录转移,变成了对每个“单位”的构造解析。
  用了这个方法之后,林铭的心情忽然轻松了一些。
  因为他可以在烦闷至极的时候胡乱造一片不讲道理的树林出来。
  有一些大片树林,如果从天空正上方往下看的话,还能看到由植被色差组成的一句粗鄙之语。
  可有一些东西,是林铭不敢去轻易改动的。
  比如充满了艺术感的建筑。
  如果是不那么细致的建筑,有的时候林铭会选择直接把建筑举起来,然后再轻拿轻放的放进新空间。
  这种物理搬运可比分解元素来的快多了。
  但不是所有建筑都经受得一次起连根拔起,遇到一些木质结构或者细节颇多的建筑,林铭还是会选择完全记录元素信息,然后彻底复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