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娘娘 第4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肃伸手给赵涌彦折了折衣服领子,并正了正他的冠,一开赵涌彦还有些抗拒,但后来,他就不动了。
  从来没有人对赵涌彦做过这些,从小到大,他收获到的仅有的温情是来自皇姐与王承柔的,而他在男性长辈亲人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关心与爱护。
  李肃做完这些,冲他笑了笑“圣上去吧,请您记住,只要您听微臣的话,无论你所做之事在群臣与天下人眼中是对是错,微臣都会永远站在您身后,坚定地支持着您。”
  赵涌彦大脑一片空白,直到他走到门口,忽然转身道“张宪空,如果你气不过,我可以把他交给你,任由你处置。”
  李肃心中泛起鄙夷,赵涌彦不仅是个蠢物,还是个歹毒的小人。他自然是面上不显,只道“我与他的事不劳皇上费心,皇上于他,该用就用,不用顾及微臣。”
  时辰好像都被李肃掐的刚刚好,赵涌彦一出去,睡在廊下的宋鉴迷迷糊糊醒了过来,见到皇上打屋里出来朝他这边走过来,马上站起来行礼,心里吓得“砰砰”跳,生怕皇上怪责。
  宋鉴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这才刚早上他就犯困,让师父知道还不得剥了他的皮。好不容易因跟对了师父而能进入圣安殿伺候起皇上,他可不能把差事办砸了,丢了师父的脸。
  不过还好,皇上好像并没发觉他的失职,只冲他道一声“回吧。”没有说别的。
  五日后,哀帝下葬,转过一天,多一日朝中都无人等,新帝皇五子赵涌彦登基。可在皇帝登基前,定立国号的时候,朝中曾发生过一场争执。
  新帝以哀帝过于年轻而薨逝,加上又是在老丞相死后昏倒,才有了这一命劫为由,要改禹朝国号。
  众臣自然不让,国号岂可瞎改,那可是国之根本,但能起到决定作用的内阁大臣中,除皇甫宇光不同意外,其他四位,喻自文含糊其辞,剩下三人,以李肃为首都坚定地站在了皇上一边。
  最后,哪怕皇甫大人排位在第一,以因无人支持而势单力簿,再加上皇上执意如此,甚至说出,若是不改,它日自己也遭受急病,所有反对他的人都是存了不忠之心。
  最终皇上与内阁几位如愿以偿,大禹改为大铮。是的李肃把他上一世的国号挪到了现在用,李肃并不在乎这个,一个国号而已,都是他定的。他上一世可以定这个,这一世就可以重新再定一个。本来他就不喜欢大铮了,他在那一个朝代中,失去了最重要的人,过着最惨的人生。
  重来一世,那就通通重来吧,这个于他来说,带着悲剧色彩的国号,就从改变它开始吧。
  登基大典结束后,整个皇宫,整个云京城都开始了忙碌。宫里在忙着准备即将到来的万寿节,宫外,各家夫人、姑娘们都在精心准备入宫参宴的服饰。
  有存着进宫争艳心思的,有存的进宫当娘娘心思的,还有心里有意中人,想借此次圣上的寿宴见上一面的。
  总之无论什么目的,前提都是要漂漂亮亮进宫,说算当不了最美艳最引人注目的那朵鲜花,也要尽量打扮的出挑一些。对于有些贵族来说,新的王朝,新的,新的期待,大家的心气都很高。
  与之想比,王承柔的心气却不高,她旁敲侧击问过几次张宪空,他有没有与皇上说起过她做的梦,但听张宪空的意思,他根本就没想着跟皇上说,可能他觉得太过匪夷所思了吧。
  这样的结果,令王承柔打起了亲自与圣上沟通的主意,正好这次万寿节要进宫,她要找机会面见皇上一次。
  万寿节当日,王承柔打扮到得体即止,坐在去往皇宫的马车里,心里开始盘算要怎样单独见皇上一面。
  第51章
  张宪空做为皇上登鼎前的府内侍卫官, 自然一飞冲天,被封为总兵都督。今日万寿节, 天下同喜的日子,他与夫人一个骑马一个坐车,一同前往皇宫。
  路上碰到同是进宫的别府马车,一看到骑着高头大马的张都督,皆纷纷让行,如今张府算是扬眉吐气,再也没有人笑话王承柔下嫁之事。
  张宪空对这些让路的贵族、官员家的马车一概不看, 像是他们该当如此一般,从容地走在街道正中,从这些马车侧面经过。
  而车里的王承柔, 感受不到也根本没注意到外面的这点儿微妙,她心里存了事。
  马车行到内宫门口,张宪空扶着王承柔下来。看到周围时不时也有别的女子下车, 张宪空微皱了皱眉。
  今日在家中时, 他就问过承承, 为何只束了一支簪, 装扮的是否有些过于素净。他记得他们相识的那场采花节上,她可不是这样的。那时的她,明艳张扬,身上脸上头上的每一处都精致完美, 可谓百花千娇中的一点红。
  此时不像在家里没有对比,在其他女子盛妆的衬托下,王承柔的衣妆更显素淡。张宪空在家中时就没问出什么来, 王承柔也没有听他劝, 坚持这样出了府。
  他心里微叹, 他不明白,明明现在日子起来了,皇上不仅给他封了官,还赐了府邸,父母与弟弟妹妹被他接进了新的都督府,人生可谓正得意。
  但好像他们的快乐并不相通,在他最风光,最需要与人分享之际,他最想与之分享的人却无动于衷,甚至满腹心事,忧心忡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