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后日常 第58节(1 / 2)
两人洗漱完,早点便摆满了桌子。昨儿晚上吃多了小笼包,云惠一看到包子就反胃。玄烨便让换了富春包子,个儿大些。云惠咬了一口素馅的,不由皱了皱眉头,“怎么是甜的?”
可不是嘛,青菜里裹着木耳、香干、还有芝麻,包子里有芝麻!上辈子就是北方人,吃这种清淡口味的包子云惠还真有些吃不惯。豆花也是甜的,放的是糖;北方是咸的,加的是辣子。小玄子好像适应的还挺强,男生都爱吃甜食么?兴冲冲吃了两个素馅的,又吃了两个灌汤包,私下觉得不如在渡口时,吃的天津灌汤包好吃,不过肉却很鲜美。
蟹黄汤包就是北方难得吃到的美味了。云惠终于找到了自己爱吃的,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玄烨在一旁看的直乐,他就把蟹黄包都让给她,自己夹了一只小馒头蘸着腐乳酱吃。一碟子酱瓜、拌黄瓜、腌萝卜,十分清甜可口。
都用完膳,一行人便去了扬州知府陈之秀家。周培公却未去,而是依照皇帝的旨意,独自去勘察河道。
容若已经先行去了陈之秀家,安排一切妥当后,方接玄烨他们过来。
那陈之秀早就收到消息,说皇上要来扬州,还要住在他的府邸,这是何等的殊荣啊?伺候好了,可以说是光耀门楣啊!立马下令将宅子好好整修一番,又不露出什么痕迹。
住臣子家,更何况还是从来都没见过的臣子,康熙也不会又什么特殊的情怀好拉拉,只不过例行公事般地问问干的怎么样,百姓可好之类。云惠作为女人,就一直站在玄烨身旁。
待下午在陈家住下后,见着了陈家的家眷,一个让人哭笑不得到无语的事情才发现了:陈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那个便是昨儿在街上“偶遇”的美人儿。
果真三个闺女一个比一个赛天仙,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这是教女儿呢,还是可以直接入八大胡同了?
几个人也就都笑而不语了。容若记着来之前,阿玛的嘱托。估摸着这陈之秀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搭上了阿玛,有着什么他不知道的利益关系。也不好就此破坏了,索性悄悄把那陈之秀拉到一边,对他道:“陈公,听说陈公家世代书香,为人清廉。容若来的时候,阿玛特别交待了一定要找陈公。既然如此,我也不能辱没了阿玛交待的差事,晚辈说的话也许不全对,可也还是说吧,不然就是看着陈公晚节不保了。您哪,要想跟我阿玛打交道,就得做聪明人,聪明人怎么能做糊涂事呢?”
陈之秀觉得有些冷汗下来,“纳兰公子说的话,下官不大明白。”
容若轻笑道:“您内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莫要往万岁爷眼面前凑了。瞧见万岁爷跟前儿的那位么?那不是宫女,是宫里的贵人,我阿玛的亲妹子、我的亲姑姑,你把女儿往圣人眼底下放,几个意思您心里清楚。”
陈之秀一听,顿时吓的魂飞魄散。要说这事也怪明珠,话也没说明白,带云惠出来,是皇上临时决定的事情,一开始的消息传到陈之秀耳中,根本就没有带宫中女人来这么一说。皇上难得来一趟,自己作为汉人,女儿作为汉人之后,自然是没有机会能入宫的。不过本朝有意抬举汉臣,听说也有让汉人臣子女儿入宫选秀的意思。自己索性搏一把,就算入不得皇上目,能指婚个王公贵族也是极好啊!
再说了,他那三个女儿,在扬州城也是颇有名,模样出众不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拿得出手。哪个男人不需要这样的解语花?
于是便依着才子佳人的桥段,特意安排了女儿上街上去。这扬州城忽然来了这么一行看着器宇不凡的人,哪儿能不知道是谁?结果碰是碰上了,回头听女儿说,不知哪里冒出来个凶巴巴的宫女,把皇上给拉走了。
昨儿晚上女儿还委屈着呢!没想到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竟然是明珠大人家的妹子,还是宫里的贵人。
在陈府过的后几日,果然十分“平静”,再没什么凑趣的碍事的人。
云惠好吃好喝地住了十数日,美洋洋地跟着玄烨打道回宫了。
第44章
明察暗访的,半微服私访,半明面儿上,陈之秀带他看的肯定是做好的文章;而周培公私底下打探到的,自然才是真的。大抵就是河道修河堤、漕帮的那些事儿。玄烨也深知里面的利害关系,这一抓兴许能从京城顺着抓出一串儿相关人来。投鼠忌器,漕帮就更不好冒然得罪了。解决河堤的事,还得从长计议。
启程往京城后,玄烨这回倒发现也不知怎的,那丫头一路都喜的屁唧唧的。眯着眼都能看到她在笑,如果不是因为白天晚上从来不离开自己视线范围内,玄烨差一点就要怀疑她这是一枝红杏出墙了。
丝毫不知云惠是听着那天晚上在悦然居说的那几句话,女人么,就爱听个这些甜言蜜语,能被皇帝说这个话,光从满足虚荣心的角度上讲也是棒棒的。
离宫这么久,倒有些怀念紫禁城。
那延禧宫奴才们早就眼巴巴地盼着小主回来呢。尤其是四喜,惠小主爱吃爱玩儿,小主在的时候,还能想着些新鲜招儿给小主,小主这么一走,也就只剩下日复一日的打扫做事了。
春棠倒不这么想,她更多的是对惠小主的担忧,在外头有御前侍卫护佑着,只要皇上没事,小主肯定也没事,那不是她忧心的事。她忧心的是回宫以后的事,自从小主走后,也不知从哪天开始,宫里的规矩渐渐地立了起来。
原先皇后娘娘是个不怎么管六宫事务的,淑妃钮祜禄氏也不趁着皇后是这个不掌权的性子而去争抢。后宫这两位地位最高,可都不怎么有权力欲,因此各宫的日子还是好过的。加之皇后一向深居简出,不爱出风头,也不爱摆皇后的架子,自然也不要求各宫妃子过去请安走动。
也就几个小贵人、小常在私底下抱团,以宜贵人为首,有一团子;以襄贵人为首,又有一团子;马佳氏是个老实人,可能也是姿色平平,虽然有身孕了,生的是爱新觉罗家第一个孩子,也没见得太皇太后和皇上有多欢喜。
宫里人眼睛都跟明镜儿似的,知道马佳氏有个孩子应该日后不错,所以不会轻易去招惹,也都客客气气地对待;可生了孩子,还是头一个,却并未被当做宝贝似的供着,那么以后这孩子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母家的地位也可想而知,说破天以后也就是个嫔,孩子若是争气说不定能封妃。各人也就不巴结,小团体的时候也不把马佳氏带上。
马佳氏在后宫里算是最好的一种状态,与世无争,也没太大追求。
可这下风向变了,皇后娘娘有了身孕,众人心里寻思着,本来就不爱管六宫,这下更没心思管了吧。没想到恰恰相反,不知从何时起,赫舍里氏突然就开始管起了后宫。不但定时要小妃们过去请安,平日里多聊聊走动,就连各宫奴才宫女的事,也都开始紧了起来。 ↑返回顶部↑
可不是嘛,青菜里裹着木耳、香干、还有芝麻,包子里有芝麻!上辈子就是北方人,吃这种清淡口味的包子云惠还真有些吃不惯。豆花也是甜的,放的是糖;北方是咸的,加的是辣子。小玄子好像适应的还挺强,男生都爱吃甜食么?兴冲冲吃了两个素馅的,又吃了两个灌汤包,私下觉得不如在渡口时,吃的天津灌汤包好吃,不过肉却很鲜美。
蟹黄汤包就是北方难得吃到的美味了。云惠终于找到了自己爱吃的,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玄烨在一旁看的直乐,他就把蟹黄包都让给她,自己夹了一只小馒头蘸着腐乳酱吃。一碟子酱瓜、拌黄瓜、腌萝卜,十分清甜可口。
都用完膳,一行人便去了扬州知府陈之秀家。周培公却未去,而是依照皇帝的旨意,独自去勘察河道。
容若已经先行去了陈之秀家,安排一切妥当后,方接玄烨他们过来。
那陈之秀早就收到消息,说皇上要来扬州,还要住在他的府邸,这是何等的殊荣啊?伺候好了,可以说是光耀门楣啊!立马下令将宅子好好整修一番,又不露出什么痕迹。
住臣子家,更何况还是从来都没见过的臣子,康熙也不会又什么特殊的情怀好拉拉,只不过例行公事般地问问干的怎么样,百姓可好之类。云惠作为女人,就一直站在玄烨身旁。
待下午在陈家住下后,见着了陈家的家眷,一个让人哭笑不得到无语的事情才发现了:陈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那个便是昨儿在街上“偶遇”的美人儿。
果真三个闺女一个比一个赛天仙,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这是教女儿呢,还是可以直接入八大胡同了?
几个人也就都笑而不语了。容若记着来之前,阿玛的嘱托。估摸着这陈之秀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搭上了阿玛,有着什么他不知道的利益关系。也不好就此破坏了,索性悄悄把那陈之秀拉到一边,对他道:“陈公,听说陈公家世代书香,为人清廉。容若来的时候,阿玛特别交待了一定要找陈公。既然如此,我也不能辱没了阿玛交待的差事,晚辈说的话也许不全对,可也还是说吧,不然就是看着陈公晚节不保了。您哪,要想跟我阿玛打交道,就得做聪明人,聪明人怎么能做糊涂事呢?”
陈之秀觉得有些冷汗下来,“纳兰公子说的话,下官不大明白。”
容若轻笑道:“您内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莫要往万岁爷眼面前凑了。瞧见万岁爷跟前儿的那位么?那不是宫女,是宫里的贵人,我阿玛的亲妹子、我的亲姑姑,你把女儿往圣人眼底下放,几个意思您心里清楚。”
陈之秀一听,顿时吓的魂飞魄散。要说这事也怪明珠,话也没说明白,带云惠出来,是皇上临时决定的事情,一开始的消息传到陈之秀耳中,根本就没有带宫中女人来这么一说。皇上难得来一趟,自己作为汉人,女儿作为汉人之后,自然是没有机会能入宫的。不过本朝有意抬举汉臣,听说也有让汉人臣子女儿入宫选秀的意思。自己索性搏一把,就算入不得皇上目,能指婚个王公贵族也是极好啊!
再说了,他那三个女儿,在扬州城也是颇有名,模样出众不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拿得出手。哪个男人不需要这样的解语花?
于是便依着才子佳人的桥段,特意安排了女儿上街上去。这扬州城忽然来了这么一行看着器宇不凡的人,哪儿能不知道是谁?结果碰是碰上了,回头听女儿说,不知哪里冒出来个凶巴巴的宫女,把皇上给拉走了。
昨儿晚上女儿还委屈着呢!没想到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竟然是明珠大人家的妹子,还是宫里的贵人。
在陈府过的后几日,果然十分“平静”,再没什么凑趣的碍事的人。
云惠好吃好喝地住了十数日,美洋洋地跟着玄烨打道回宫了。
第44章
明察暗访的,半微服私访,半明面儿上,陈之秀带他看的肯定是做好的文章;而周培公私底下打探到的,自然才是真的。大抵就是河道修河堤、漕帮的那些事儿。玄烨也深知里面的利害关系,这一抓兴许能从京城顺着抓出一串儿相关人来。投鼠忌器,漕帮就更不好冒然得罪了。解决河堤的事,还得从长计议。
启程往京城后,玄烨这回倒发现也不知怎的,那丫头一路都喜的屁唧唧的。眯着眼都能看到她在笑,如果不是因为白天晚上从来不离开自己视线范围内,玄烨差一点就要怀疑她这是一枝红杏出墙了。
丝毫不知云惠是听着那天晚上在悦然居说的那几句话,女人么,就爱听个这些甜言蜜语,能被皇帝说这个话,光从满足虚荣心的角度上讲也是棒棒的。
离宫这么久,倒有些怀念紫禁城。
那延禧宫奴才们早就眼巴巴地盼着小主回来呢。尤其是四喜,惠小主爱吃爱玩儿,小主在的时候,还能想着些新鲜招儿给小主,小主这么一走,也就只剩下日复一日的打扫做事了。
春棠倒不这么想,她更多的是对惠小主的担忧,在外头有御前侍卫护佑着,只要皇上没事,小主肯定也没事,那不是她忧心的事。她忧心的是回宫以后的事,自从小主走后,也不知从哪天开始,宫里的规矩渐渐地立了起来。
原先皇后娘娘是个不怎么管六宫事务的,淑妃钮祜禄氏也不趁着皇后是这个不掌权的性子而去争抢。后宫这两位地位最高,可都不怎么有权力欲,因此各宫的日子还是好过的。加之皇后一向深居简出,不爱出风头,也不爱摆皇后的架子,自然也不要求各宫妃子过去请安走动。
也就几个小贵人、小常在私底下抱团,以宜贵人为首,有一团子;以襄贵人为首,又有一团子;马佳氏是个老实人,可能也是姿色平平,虽然有身孕了,生的是爱新觉罗家第一个孩子,也没见得太皇太后和皇上有多欢喜。
宫里人眼睛都跟明镜儿似的,知道马佳氏有个孩子应该日后不错,所以不会轻易去招惹,也都客客气气地对待;可生了孩子,还是头一个,却并未被当做宝贝似的供着,那么以后这孩子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母家的地位也可想而知,说破天以后也就是个嫔,孩子若是争气说不定能封妃。各人也就不巴结,小团体的时候也不把马佳氏带上。
马佳氏在后宫里算是最好的一种状态,与世无争,也没太大追求。
可这下风向变了,皇后娘娘有了身孕,众人心里寻思着,本来就不爱管六宫,这下更没心思管了吧。没想到恰恰相反,不知从何时起,赫舍里氏突然就开始管起了后宫。不但定时要小妃们过去请安,平日里多聊聊走动,就连各宫奴才宫女的事,也都开始紧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