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大杂院 第136节(2 / 4)
但海带这种东西,就像菜干一样,很容易就返潮。特别这个时候的人,保存食物的方式,除了地窖还是地窖。而海带这种海产品,只要返潮了,就很容易发霉。偏偏发霉了,因为海带的颜色本就是深绿色。发霉了,你还没法儿辨认清楚。
“人家是一片好心,我也就收下了。但那么大一包海带,要怎么安排有点头大。我还得给我那朋友送些京市才有的特产。让人家也高兴高兴。”
白棠听到这里,大概知道婆婆想让自己做什么了。
果然,接下来婆婆说道:“这海带到时候我给你分一些。你是卖还是自家做吃食还是送给邻居都可以。还有就是,妈知道你做的糕点很好吃。你这两天看看有没有时间。给妈帮个忙,做一批耐存放的糕点。到时候给我那朋友邮过去。”
石香叶说,又补充一句:“对了,这糕点要啥材料,你跟妈说,妈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得老老实实告诉我哦,别想着偷偷摸摸补贴你妈。我的钱包可是鼓得很……”
白棠被婆婆最后一句话给逗笑了。
别人家的婆婆很多是想着把着儿媳妇的钱票,生怕儿媳妇把婆家的东西带回娘家。而自家婆婆就跟人别人不一样。总担心自己吃亏,总想补贴这个小家。
这些行为中,有一部分是婆婆对何天成这个大儿子的一点愧疚。当然,更多的是婆婆这人的思想的开门。
白棠是真的没有见过比自己婆婆更加有想法的婆婆了。
当然,这也跟她的圈子太小有关系。但这不妨碍白棠很喜欢这位婆婆就是了。
“知道了妈!等我找个咱京市有代表性的,而且还耐存放的糕点,直接给做二十斤。够吗?”
二十斤的糕点数量很多,石香叶想了想:“十斤,十斤就够了。”
婆媳两人愉快地交谈,很快就定下了回礼的具体数量。
——
接下来的日子终于平淡下来。
大院惹事的人不是离开大院,就是蛰伏起来。
像留在大院的苏玲玲,白棠就发现对方开始看起书来。
联想到未来高考重启的这件事情,白棠就知道苏玲玲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如果对方终于愿意放下对她家那些财宝的觊觎。转而踏踏实实学习文化知识,参加高考,上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样的话,白棠会觉得为她的转变高兴。
不过,这个奢望白棠觉得好像挺难实现的。
就苏玲玲那奇怪的脑回路,白棠不知道未来苏玲玲将会变成怎样。不过,眼下安安静静的,倒是让人觉得没那么厌烦。
而且,苏玲玲开始躲在家里看书后,大院也没人去注意她了。毕竟,她没有工作,也不需要工作。
听说庞志祖每个月都会从大西北寄钱回来养着她跟女儿。而且,据说这钱的数额并不小。每个月都寄,从来没有断过。
就冲着这点,大院就没人说庞志祖任何不好的地方。
这年头,男人在外拼搏赚钱养媳妇孩子。那是一件在普通不过的事情。但要是哪个男人做不好,邻居们是要说嘴的。
而庞志祖无论是寄钱、寄票、买衣服、买吃食寄回来。方方面面都没有遗漏苏玲玲的份额。这样的行动,大家都是赞誉的。
等到了年底的时候,庞志祖一封信回来。要继续留在大西北发光发热。不少邻居觉得很可惜。一年到头在外奔波,过年也没回家看看。但即使是在外继续拼搏,庞志祖也没有忘记家人。反而给家里寄了很多那边的肉干、奶制品回来。
这些东西,大院的邻居居然一家人还分上了一点子肉干、奶制品啥的。
这种稀罕的东西到手后,大家惊讶的同时,更加觉得庞志祖这小伙子是个好的。就是跑到大老远的地方,也没有忘记老邻居。
白棠则是悠闲地过了好几个月。没了订单,没了外快。日子就过的清闲。除了偶尔走亲戚之外,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留在大杂院。平日里除了磨炼厨艺就是带孩子。日子算是过得有滋有味。
至于何天成,这几个月都在忙着跟进集资楼的项目。 ↑返回顶部↑
“人家是一片好心,我也就收下了。但那么大一包海带,要怎么安排有点头大。我还得给我那朋友送些京市才有的特产。让人家也高兴高兴。”
白棠听到这里,大概知道婆婆想让自己做什么了。
果然,接下来婆婆说道:“这海带到时候我给你分一些。你是卖还是自家做吃食还是送给邻居都可以。还有就是,妈知道你做的糕点很好吃。你这两天看看有没有时间。给妈帮个忙,做一批耐存放的糕点。到时候给我那朋友邮过去。”
石香叶说,又补充一句:“对了,这糕点要啥材料,你跟妈说,妈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得老老实实告诉我哦,别想着偷偷摸摸补贴你妈。我的钱包可是鼓得很……”
白棠被婆婆最后一句话给逗笑了。
别人家的婆婆很多是想着把着儿媳妇的钱票,生怕儿媳妇把婆家的东西带回娘家。而自家婆婆就跟人别人不一样。总担心自己吃亏,总想补贴这个小家。
这些行为中,有一部分是婆婆对何天成这个大儿子的一点愧疚。当然,更多的是婆婆这人的思想的开门。
白棠是真的没有见过比自己婆婆更加有想法的婆婆了。
当然,这也跟她的圈子太小有关系。但这不妨碍白棠很喜欢这位婆婆就是了。
“知道了妈!等我找个咱京市有代表性的,而且还耐存放的糕点,直接给做二十斤。够吗?”
二十斤的糕点数量很多,石香叶想了想:“十斤,十斤就够了。”
婆媳两人愉快地交谈,很快就定下了回礼的具体数量。
——
接下来的日子终于平淡下来。
大院惹事的人不是离开大院,就是蛰伏起来。
像留在大院的苏玲玲,白棠就发现对方开始看起书来。
联想到未来高考重启的这件事情,白棠就知道苏玲玲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如果对方终于愿意放下对她家那些财宝的觊觎。转而踏踏实实学习文化知识,参加高考,上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样的话,白棠会觉得为她的转变高兴。
不过,这个奢望白棠觉得好像挺难实现的。
就苏玲玲那奇怪的脑回路,白棠不知道未来苏玲玲将会变成怎样。不过,眼下安安静静的,倒是让人觉得没那么厌烦。
而且,苏玲玲开始躲在家里看书后,大院也没人去注意她了。毕竟,她没有工作,也不需要工作。
听说庞志祖每个月都会从大西北寄钱回来养着她跟女儿。而且,据说这钱的数额并不小。每个月都寄,从来没有断过。
就冲着这点,大院就没人说庞志祖任何不好的地方。
这年头,男人在外拼搏赚钱养媳妇孩子。那是一件在普通不过的事情。但要是哪个男人做不好,邻居们是要说嘴的。
而庞志祖无论是寄钱、寄票、买衣服、买吃食寄回来。方方面面都没有遗漏苏玲玲的份额。这样的行动,大家都是赞誉的。
等到了年底的时候,庞志祖一封信回来。要继续留在大西北发光发热。不少邻居觉得很可惜。一年到头在外奔波,过年也没回家看看。但即使是在外继续拼搏,庞志祖也没有忘记家人。反而给家里寄了很多那边的肉干、奶制品回来。
这些东西,大院的邻居居然一家人还分上了一点子肉干、奶制品啥的。
这种稀罕的东西到手后,大家惊讶的同时,更加觉得庞志祖这小伙子是个好的。就是跑到大老远的地方,也没有忘记老邻居。
白棠则是悠闲地过了好几个月。没了订单,没了外快。日子就过的清闲。除了偶尔走亲戚之外,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留在大杂院。平日里除了磨炼厨艺就是带孩子。日子算是过得有滋有味。
至于何天成,这几个月都在忙着跟进集资楼的项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