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34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普通老百姓哪会在乎这个?
  家住金州成贤坊、香樟巷的中年妇人吴清,甚至只知道【大晋】,连原来大晋的皇帝在位多少年,多大岁数,在位期间换了几个年号,先前是哪一年,都不清楚。
  她唯一主动去关注‘天下大事’那次,是因为据说大晋亡国,皇帝从北方京师逃到了她们金州避难。
  再然后,为了反击叛军,大晋皇帝开始在金州强行征兵。
  吴清那个十七岁、才结婚三个月的儿子,便被硬生生推上战场。
  也就短短两个月过去。
  儿子战死的消息便传了回来,朝廷奖励了她家一百文的抚恤金,当做赔偿。
  儿媳哭的当场晕死过去。
  吴清的男人孙川,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打了一辈子铁,干的都是体力活,性格也木讷。
  听到儿子死去的噩耗,夜里睡觉一直偷偷掉眼泪。
  男人对吴清和儿子都很好,把辛苦攒的血汗钱用于置办房屋、给儿子娶媳妇,又留下一些,准备夫妻俩以后养老。
  抛开孙川没日没夜的打拼、累了一身伤不谈,这家人日子算是还可以。
  有房有屋,家庭和睦,儿子儿媳恩爱,将来再生个小的,孙川和吴清这夫妻俩,便可以颐养天年了。
  然而,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噩耗降临,将这个小家冲撞到支离破碎。
  不仅仅是吴清家,香樟巷里,有许多人家,都被强行征兵、或者纳粮税——
  唯一的区别是,有人家的儿子、男人死了,有人家的暂时还活着。
  只要有当兵的来香樟巷,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谁家有男人又死了。
  孙川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会打铁,现在战时需要大量工匠,所以没有被拉去战场。
  吴清的那个儿媳,就比较惨了,新婚三个月,先是死了丈夫,后面亲爹也被强行征兵,亲娘伤心欲绝,没想开,直接一头栽进了金州河里。
  孙川和吴清夫妻都是厚道人。
  没有赶儿媳走,把她认作了女儿,一家人就这么苦苦相依为命。
  这天,孙川出去上工。
  儿媳在家浆洗,吴清则是出门去采买。
  最近盐价高的令人绝望,米价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涨。
  冬天来了,天气也越来越冷,吴清面无表情的出门,在心里盘算着,自己兜里的三十文钱,能买多少米。
  盐巴就算了,价格太高,实在吃不起。
  往日香樟巷里虽然冷清,可今日倒是奇怪,一个人也没有。
  吴清走出巷子,被巷子口热闹的场景吓了一跳。
  “老板,我要二两盐巴!”
  “我要三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