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论道的太后 第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根上解决问题,这宫务便好打理多了,都是心思清静的好孩子,想乱都乱不起来。
  我这般筹谋着,也并不是没有例外。
  上回的选秀上便有一位秀女,是七年前皇上攻打鞑靼的主力将军之女。
  这女孩子有志气呀,从小便说自己有凤命,她母亲还说生她之时有凤凰入怀什么的。
  加上她父亲是皇帝的功臣,选秀便是奔着做宫妃来的,或者想要更进一步也说不定。
  这也罢了,最要命的是我还听说,这女孩随她父亲学了拳脚功夫,在家中时还打死过两个婢女。
  唉!我年龄大了,实在是听不了这阿弥陀佛的事了。
  所以,她刚进宫待选时,我便亲自做主,将她指给了皇室近旁的一个宗室子。
  那将军虽然心有不甘,却挑不出来什么错。
  一来,历来皇家选秀皇帝自己留用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宗室赐婚为主。
  二来,皇上太后倡节俭,后宫嫔妃之数都是有祖制的,你再是功臣,也不能逾制啊。
  皇帝对此事倒是有些微词,我只告诉他那小姐与那个宗室子早已互相看对了眼,是她亲自求到我这里的,我也是无奈至极又不想损了皇帝的面子才这样办的。
  皇帝一听这话哪还有什么意见,只夸我办的好便是了。
  别看我睁着眼乱说,我自然是安心的。
  皇帝又不会亲自去问那女子是愿意进宫还是愿意嫁人。
  不是我不喜欢她,只是那样志存高远的女子,这平静的小小后宫,恐怕不能给她发挥。
  我这无才无貌的皇后,恐怕不能照顾好她呀。
  虽说宫里的都是安分人,可是并不代表事儿就少了。
  大皇子如今都十三了,小王爷也有十四岁了,过两年便要出宫开府,建府赐婚这事都少不得我亲自操办。
  景妃有自己的心思,小王爷那边也得看太后的意思。
  这事要办的好并不太容易,好在还有两年缓头。
  我亲自调教的敦贵人承了两年宠,前些年生下了三皇子郑烊,如今已晋为了敦嫔。
  最得盛宠的贵妃也终于于去年生了四皇子郑灿。
  郑灿这名字是我亲自取的。
  贵妃向来与我亲厚,且她生产前后都是我一力看顾着。
  我亲自陪她在产房待了一天一夜,又派苏泽过去料理诸事,她生下孩子后便向皇帝请求,让我来为四皇子取名。
  我只推辞道,自己读书不多,恐取不出来好名字。
  贵妃却很坚持,如今我都记得,她冷汗涔涔,虚弱至极的躺在床上,却仍然充满希翼的看着我的眼神。
  她说:姐姐是有福之人,也是我的恩人,姐姐取的名字定然能护佑他一世。
  我一向不是有太多情绪的人,尤其入了宫,我更不敢有什么情绪表露在外,但是这一刻我还是很感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