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论道的太后 第1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这般想着,一转眼便到了十月里。
  皇帝告诉我鞑靼的使臣要带着他们的公主来京都了。
  他如今忙得不行,不仅忙着北疆地区战后重建,还要与大臣们商量着鞑靼使臣的接待。
  毕竟是我朝建立以来与鞑靼的第一次来往,两边又刚打过仗,这接待的轻了重了的都不好。
  我也十分的理解他,他一心想要做个好皇帝,想要处处做到最好。
  可是朝政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北边的那几个邻居又着实是一个比一个难缠。
  我很早便明白,并不是每一个帝王都是天生的雄才大略。
  十月中旬的时候使臣到了。
  皇帝派了文武官员到京都十里之外迎接表示友好。
  晚上便将他们安置在了行宫里。
  第二日他们由人领着入宫觐见皇帝,大抵就是商议一下两边以后往来的具体细节什么的。
  这个时候皇帝一般不说话,就看我们朝堂的大臣们的发挥了。
  晚些时候宫里又办了晚宴,太后说身子不爽利要清静便不来了。我跟着皇帝坐在上首主持大局。
  鞑靼来的人到不少,大臣官员们也都在呢,有的还带了家眷来,想是要见见这鞑靼人的模样。
  看着下边的人觥筹交错,不断的有官员和朝廷命妇来敬酒说祝辞。
  我有些心不在焉,典仪礼官的声音还在我耳边唱着。
  我看了一圈看到了坐在末座的子新夫妇。
  子新曾经在京都府任职,颇为得力。
  前年去了御史台,他的妻子林漾都怀了第二胎了,看着他们夫妻和睦,彼此相敬如宾我也很是欣慰。
  正出神的时候,便听到有人叫我,是鞑靼人中间为首的那个使臣。
  皇后娘娘,我数年前到中原来的时候,便听过娘娘的贤名,如今一看,娘娘的凤仪果然是不同凡响。
  我有些惊讶,这鞑靼的使臣汉话倒是不错。
  我笑了笑道,使臣远道而来,路上辛苦了。若行宫里有何不妥当的,只管派人来说与本宫便是,万望不要客气。
  那使臣道,娘娘凤仪万千又才华出众,我家里有个小侄女,是我兄长的幼女,自小十分的仰慕娘娘,想来跟娘娘很是有些缘分,此番,便让她跟在娘娘身侧洒扫侍奉吧。
  他说着便从身侧拉出一个女孩子来,那女孩看着也就比几个公主大不了多少,大约十二三的年龄,并不是鞑靼人特有的长相,五官和神态,看着有一种中原人的温和。
  只是此刻有些害怕,窝在那使臣身边不愿上前。
  我笑了,这便是鞑靼要送来的和亲公主吗,这样的小孩子如何能够承担维护两国和平的重任?
  再者,这样幼小的年龄,皇上又如何能够下得去手。
  我见那使臣附身与那孩子说了什么,然后她便端了一杯酒,走到我身边来跪下道,阿扎恭祝汉皇后殿下长乐安康。
  我亲手将她扶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