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的郡主回来了 第43节(3 / 4)
噘着嘴反复提醒窦瑜院中的下人:“等瑜姐姐回来了,一定要告诉她我来过!”
下人连忙应下,看着她依依不舍地提着簇新的风筝离开了。
……
朱敏春的事并没有真的结束,他侥幸从凶手的手中活了下来,好运势却没能一直眷顾着他。
那日后凶手被下了大狱,等待审讯,他的一双年迈父母却来衙前击鼓鸣冤,声泪俱下地控诉郡守之子。为了平息事端,郡守朱封安背地里找到了他们,想要给些钱财堵住他们的嘴。
凶手的父母提出了许多要求,又是提出以昂贵的棺木为小儿子迁坟,又是索要诸多金银绸缎以弥补他们连失二子之痛。
朱敏春听说后,与友人喝花酒时还在笑话他们乃卑贱之人,狮子大开口,怕是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钱财,做梦都要笑醒了。当夜醉酒后继续宿在了妓馆享乐。谁知深夜房中忽然失火,妓馆的下人们慌乱地将火扑灭后却发现朱敏春不知所踪,竟然连他的尸骨都没有找到。
郡守府的下人找了一天一夜,几乎把河阴郡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发现凶手的家人离奇失踪,便有人战战兢兢地提议让郡守挖了坟。立好不足一日的新坟挖开,随着长钉紧封的棺木被撬开,剥开里面胡乱堆叠的绫罗绸缎,众人见朱敏春闭目躺在里面,嘴里强行塞满金银,表情狰狞已经气绝。
窦瑜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早已经趁乱离开了河阴郡。朱敏春的死在他们意料之外,不过即便没有此事,他们也是要在当日一早离开的。
她光明正大带着茂娘和无难师父离开将军府上了马车,进了平日都会逛的布坊。
从前她在里面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挑挑选选,然后大方地买下许多。今日还又像往常那样让下人多套了一辆空马车,布坊外的下人毫无察觉,站在外面苦等到日头高悬,也没见她再从里面走出来。
郡守悲痛欲绝,等反应过来派人封锁城门,不管是窦瑜等人也好,凶手父母也好,全都如人间蒸发一般失去了踪影。
在路上卫琴和窦瑜细细讲了朱家的事。
对于陆双羊与卫琴这对夫妻与他们同行,窦瑜倒是很意外。不知陆双羊是如何与自己的家人交代的,又或者根本没有交代。她见卫琴没有深谈的意思,也就没有多问。
卫琴穿着素雅,笑容倒是比在陆家时更加明亮了,与茂娘也时有主动谈笑。不过茂娘迈不过心中那道坎,依旧待她异常恭谨。清点行装时,他们夫妻带得比较多的却是书籍,这些都是二人的私藏,卫琴大方地挑出了一些,给窦瑜在路上翻阅解闷。
窦瑜不好意思在人家的书上批注,便在单独的纸上一边细读一边练字,偶尔会不小心夹带进书中,连书归还给卫琴,陆双羊翻到过一回,仔细一看讶异非常。
因为窦瑜的字与谢述的字足有七八分像。虽然没有谢述落笔那样遒劲有力,可字形已经仿得极其相似了。
他与谢述相识那几年窦瑜还没有回到奉都城,不知两人的那段过去。左思右想还是拿着这张纸去试探郭素,才知道郭素早已经心知肚明。
“那她知道你是……”
“她不知。”复生一事到底还是太过诡异骇人,虽然这时的郭素不愿意承认,可他内心深处确实还是怕她畏惧自己。
一行人一路去往河州,接连赶路多日一直到了河州边城才住进了驿馆。此处驿馆负责接待出行的官差、使者,偶尔也会住进商人,客源繁杂。驿馆中官差和使者更为受重视,所以他们虽然不缺钱财,依旧只被安排住进了一间普通的院落。不过他们一路上本就不求显眼,窦瑜和卫琴戴了一路帷帽,入住驿馆后才摘下。
这里离冀州很远,他们已经彻底安全了。
坐车又坐船,颠簸了一路,茂娘还有些心神恍惚,没想到自己就这样离开了河阴郡。但她早就没什么家人在世了,能跟着娘子就已经十分满足。
窦瑜同样松了一口气,坐在床榻上揉了揉因为长久赶路微微肿胀的双腿,心情却很愉悦。已经入夜了,房中昏暗,只点了几支烛,心神松懈下来的她在摇晃的烛影下昏昏欲睡,软软伏在枕上。茂娘正想出门支使杂役烧水,就发现郭大人已经让杂役烧了热水恰好刚刚送至房门口。
现在茂娘学着侍从对郭素的称呼,也改口叫他郭大人。
郭素如今已经弃了面具不用,初见真容时当真震住了茂娘。她原本以为既然以面具遮住了面容,必然是不方便以真面目示人的,那么最大的可能便是样貌丑陋。谁知这位被自家娘子以兄长称呼的郭大人,非但并不丑陋,反而俊秀无比。比陆三郎还要好看得多,是冷眉冷眼也掩盖不住的精致好看。
一夜过后,到了清早,茂娘轻车熟路地来请郭素去饭厅用饭。
郭素道了声“知道了”,让茂娘先去,自行将晨时练功汗湿的衣裳换下,又重新擦洗了脸和手,这才出门。
路上住宿时陆双羊夫妇二人都在他们自己的房中解决三餐。而郭素之前都是独自在房中用饭的,阿瑜见他孤零零的,便说“别家兄妹也都同席进食,没那么多讲究”,一日三餐主动拉他一起吃,此后便习惯了。到了时间,自然而然就坐在了一张小桌上。
他合上屋门,刚踏入院中便听到院门被叩响,走过去一开门看到门口站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还带着三四岁的弟妹,弟妹一左一右抱住了他的大腿。 ↑返回顶部↑
下人连忙应下,看着她依依不舍地提着簇新的风筝离开了。
……
朱敏春的事并没有真的结束,他侥幸从凶手的手中活了下来,好运势却没能一直眷顾着他。
那日后凶手被下了大狱,等待审讯,他的一双年迈父母却来衙前击鼓鸣冤,声泪俱下地控诉郡守之子。为了平息事端,郡守朱封安背地里找到了他们,想要给些钱财堵住他们的嘴。
凶手的父母提出了许多要求,又是提出以昂贵的棺木为小儿子迁坟,又是索要诸多金银绸缎以弥补他们连失二子之痛。
朱敏春听说后,与友人喝花酒时还在笑话他们乃卑贱之人,狮子大开口,怕是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钱财,做梦都要笑醒了。当夜醉酒后继续宿在了妓馆享乐。谁知深夜房中忽然失火,妓馆的下人们慌乱地将火扑灭后却发现朱敏春不知所踪,竟然连他的尸骨都没有找到。
郡守府的下人找了一天一夜,几乎把河阴郡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发现凶手的家人离奇失踪,便有人战战兢兢地提议让郡守挖了坟。立好不足一日的新坟挖开,随着长钉紧封的棺木被撬开,剥开里面胡乱堆叠的绫罗绸缎,众人见朱敏春闭目躺在里面,嘴里强行塞满金银,表情狰狞已经气绝。
窦瑜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早已经趁乱离开了河阴郡。朱敏春的死在他们意料之外,不过即便没有此事,他们也是要在当日一早离开的。
她光明正大带着茂娘和无难师父离开将军府上了马车,进了平日都会逛的布坊。
从前她在里面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挑挑选选,然后大方地买下许多。今日还又像往常那样让下人多套了一辆空马车,布坊外的下人毫无察觉,站在外面苦等到日头高悬,也没见她再从里面走出来。
郡守悲痛欲绝,等反应过来派人封锁城门,不管是窦瑜等人也好,凶手父母也好,全都如人间蒸发一般失去了踪影。
在路上卫琴和窦瑜细细讲了朱家的事。
对于陆双羊与卫琴这对夫妻与他们同行,窦瑜倒是很意外。不知陆双羊是如何与自己的家人交代的,又或者根本没有交代。她见卫琴没有深谈的意思,也就没有多问。
卫琴穿着素雅,笑容倒是比在陆家时更加明亮了,与茂娘也时有主动谈笑。不过茂娘迈不过心中那道坎,依旧待她异常恭谨。清点行装时,他们夫妻带得比较多的却是书籍,这些都是二人的私藏,卫琴大方地挑出了一些,给窦瑜在路上翻阅解闷。
窦瑜不好意思在人家的书上批注,便在单独的纸上一边细读一边练字,偶尔会不小心夹带进书中,连书归还给卫琴,陆双羊翻到过一回,仔细一看讶异非常。
因为窦瑜的字与谢述的字足有七八分像。虽然没有谢述落笔那样遒劲有力,可字形已经仿得极其相似了。
他与谢述相识那几年窦瑜还没有回到奉都城,不知两人的那段过去。左思右想还是拿着这张纸去试探郭素,才知道郭素早已经心知肚明。
“那她知道你是……”
“她不知。”复生一事到底还是太过诡异骇人,虽然这时的郭素不愿意承认,可他内心深处确实还是怕她畏惧自己。
一行人一路去往河州,接连赶路多日一直到了河州边城才住进了驿馆。此处驿馆负责接待出行的官差、使者,偶尔也会住进商人,客源繁杂。驿馆中官差和使者更为受重视,所以他们虽然不缺钱财,依旧只被安排住进了一间普通的院落。不过他们一路上本就不求显眼,窦瑜和卫琴戴了一路帷帽,入住驿馆后才摘下。
这里离冀州很远,他们已经彻底安全了。
坐车又坐船,颠簸了一路,茂娘还有些心神恍惚,没想到自己就这样离开了河阴郡。但她早就没什么家人在世了,能跟着娘子就已经十分满足。
窦瑜同样松了一口气,坐在床榻上揉了揉因为长久赶路微微肿胀的双腿,心情却很愉悦。已经入夜了,房中昏暗,只点了几支烛,心神松懈下来的她在摇晃的烛影下昏昏欲睡,软软伏在枕上。茂娘正想出门支使杂役烧水,就发现郭大人已经让杂役烧了热水恰好刚刚送至房门口。
现在茂娘学着侍从对郭素的称呼,也改口叫他郭大人。
郭素如今已经弃了面具不用,初见真容时当真震住了茂娘。她原本以为既然以面具遮住了面容,必然是不方便以真面目示人的,那么最大的可能便是样貌丑陋。谁知这位被自家娘子以兄长称呼的郭大人,非但并不丑陋,反而俊秀无比。比陆三郎还要好看得多,是冷眉冷眼也掩盖不住的精致好看。
一夜过后,到了清早,茂娘轻车熟路地来请郭素去饭厅用饭。
郭素道了声“知道了”,让茂娘先去,自行将晨时练功汗湿的衣裳换下,又重新擦洗了脸和手,这才出门。
路上住宿时陆双羊夫妇二人都在他们自己的房中解决三餐。而郭素之前都是独自在房中用饭的,阿瑜见他孤零零的,便说“别家兄妹也都同席进食,没那么多讲究”,一日三餐主动拉他一起吃,此后便习惯了。到了时间,自然而然就坐在了一张小桌上。
他合上屋门,刚踏入院中便听到院门被叩响,走过去一开门看到门口站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还带着三四岁的弟妹,弟妹一左一右抱住了他的大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