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节(3 / 4)
“唯利是图的家伙!”
李振嘟囔了一句,脸上浮现出凝重之色。
借不到钱,是最大的难题啊!
范凯接着说道:“现在钱财成了最大的问题,只要有一笔充裕的资金注入银行,让百姓知道我们的银行钱财足够,百姓就会恢复对我们的信任。一切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归根到底,是压箱底的钱不够,让百姓找不到安全感。”
李振的目光落在范凯上,问道:“举国上下,你知道的富翁大概有哪些人?”
范凯仔细的想了想,回答道:“就广东而言,最出名的当属十三行的伍绍荣,此人是大富翁伍秉鉴之子,继承家业,极为有钱。除此之外,还有山西的乔家,乔家的家主乔致庸经营有方,财富无数。以及徽州商人胡雪岩等,都是当今最出名的,也是最有钱的。”
李振沉吟道:“由你和沐老哥一起,一个月之内,年前或者年后,把这些人全部请到北京来,我和他们说。软的不行来硬的,一定要请来。同时,让银行那边务必要挺住,也就是这一个多月,熬过去,一定能再一次高速的运转起来。”
“是!”
范凯应下,问道:“大总统有什么妙策呢?”
李振摇头说道:“没有计策!”
两个人顿时无语,大眼瞪小眼,但两人也想不出好的计策,只能答应下来。
ps:第一更;五连更。
第929章 师徒相聚
北京城外,宽阔的官道上。
马车的车轮轱辘辘转动着,一队人马快速的逼近北京城。
其中的一辆马车,里面坐着两个人。
其中一名年纪不大的青年穿着绫罗绸缎,打扮得极为光鲜,一看是翩翩佳公子。青年一头短发,显得精神干练,他的双眸明亮而有神,透着浓浓的自信,给人一种睿智不凡的感觉。他的双眉入鬓,仿佛是两柄利剑一般,透着一股子干练劲儿。他坐在马车中,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和身边的另一名老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一名老者,约莫六十岁。
他微眯着眼睛,面颊上满是风霜之色,布满了一条条沟壑,靠着马车闭目养神。
青年说道:“穆老,你说老师看到我,会不会感到惊喜?”
老者名叫穆少秋,是青年的幕僚。
穆老嘴角微微上扬,他能理解身边青年激动的心情。不过,穆老笑了笑,严肃的说道:“公子,依我看啊,大总统忙于战事,现在又忙着处理国家大事,哪有闲工夫考虑你啊!说不定,大总统早把你抛到九霄云外,根本就没有想到您。”
青年摇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之前,老师还给我来信的。”
穆老见青年认真,说道:“公子,我说笑的。”
青年说道:“真期待见到老师,相信老师见到我也很高兴。”
穆老话锋一转,说道:“公子,您是大总统唯一的弟子,大总统见到您,肯定很高兴。只是,我觉得重点不在于大总统是否记住您,而是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现在,您已经是南京城屈指可数的富豪,甚至被称作黄包车之王和火柴大王。有了这一条,大总统必定对您刮目相看。再加上公子不断的开拓新领域,扩大赚钱的渠道,大总统得知后,一定对您器重无比。”
顿了顿,穆少秋又继续道:“大总统是一个念旧的人,您看他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一方诸侯,都是权势赫赫的。仅此一点,足以看出大总统是一个对身边人极好的人。您作为大总统唯一的弟子,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说不在于大总统是否记住您,因为您的身份不同。您要做的是踏踏实实的做事,作出更好的成绩,甚至打造一个更宏大的商业王国,这才是最让大总统欣慰的。”
青年听了后,抱拳道:“穆老一番话,王炽铭记于心!”
这名青年,正是从南京赶来的王炽。
昔日,李振收了王炽为弟子后,然后很快发生了战争。李振没有时间教导王炽,只给王炽讲了些经营理念,以及偶尔的书信来往,然后留下了王炽自己经营。时至今日,王炽已经是富甲一方,故此在过年的时候到北京给李振拜年。 ↑返回顶部↑
李振嘟囔了一句,脸上浮现出凝重之色。
借不到钱,是最大的难题啊!
范凯接着说道:“现在钱财成了最大的问题,只要有一笔充裕的资金注入银行,让百姓知道我们的银行钱财足够,百姓就会恢复对我们的信任。一切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归根到底,是压箱底的钱不够,让百姓找不到安全感。”
李振的目光落在范凯上,问道:“举国上下,你知道的富翁大概有哪些人?”
范凯仔细的想了想,回答道:“就广东而言,最出名的当属十三行的伍绍荣,此人是大富翁伍秉鉴之子,继承家业,极为有钱。除此之外,还有山西的乔家,乔家的家主乔致庸经营有方,财富无数。以及徽州商人胡雪岩等,都是当今最出名的,也是最有钱的。”
李振沉吟道:“由你和沐老哥一起,一个月之内,年前或者年后,把这些人全部请到北京来,我和他们说。软的不行来硬的,一定要请来。同时,让银行那边务必要挺住,也就是这一个多月,熬过去,一定能再一次高速的运转起来。”
“是!”
范凯应下,问道:“大总统有什么妙策呢?”
李振摇头说道:“没有计策!”
两个人顿时无语,大眼瞪小眼,但两人也想不出好的计策,只能答应下来。
ps:第一更;五连更。
第929章 师徒相聚
北京城外,宽阔的官道上。
马车的车轮轱辘辘转动着,一队人马快速的逼近北京城。
其中的一辆马车,里面坐着两个人。
其中一名年纪不大的青年穿着绫罗绸缎,打扮得极为光鲜,一看是翩翩佳公子。青年一头短发,显得精神干练,他的双眸明亮而有神,透着浓浓的自信,给人一种睿智不凡的感觉。他的双眉入鬓,仿佛是两柄利剑一般,透着一股子干练劲儿。他坐在马车中,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和身边的另一名老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一名老者,约莫六十岁。
他微眯着眼睛,面颊上满是风霜之色,布满了一条条沟壑,靠着马车闭目养神。
青年说道:“穆老,你说老师看到我,会不会感到惊喜?”
老者名叫穆少秋,是青年的幕僚。
穆老嘴角微微上扬,他能理解身边青年激动的心情。不过,穆老笑了笑,严肃的说道:“公子,依我看啊,大总统忙于战事,现在又忙着处理国家大事,哪有闲工夫考虑你啊!说不定,大总统早把你抛到九霄云外,根本就没有想到您。”
青年摇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之前,老师还给我来信的。”
穆老见青年认真,说道:“公子,我说笑的。”
青年说道:“真期待见到老师,相信老师见到我也很高兴。”
穆老话锋一转,说道:“公子,您是大总统唯一的弟子,大总统见到您,肯定很高兴。只是,我觉得重点不在于大总统是否记住您,而是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现在,您已经是南京城屈指可数的富豪,甚至被称作黄包车之王和火柴大王。有了这一条,大总统必定对您刮目相看。再加上公子不断的开拓新领域,扩大赚钱的渠道,大总统得知后,一定对您器重无比。”
顿了顿,穆少秋又继续道:“大总统是一个念旧的人,您看他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一方诸侯,都是权势赫赫的。仅此一点,足以看出大总统是一个对身边人极好的人。您作为大总统唯一的弟子,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说不在于大总统是否记住您,因为您的身份不同。您要做的是踏踏实实的做事,作出更好的成绩,甚至打造一个更宏大的商业王国,这才是最让大总统欣慰的。”
青年听了后,抱拳道:“穆老一番话,王炽铭记于心!”
这名青年,正是从南京赶来的王炽。
昔日,李振收了王炽为弟子后,然后很快发生了战争。李振没有时间教导王炽,只给王炽讲了些经营理念,以及偶尔的书信来往,然后留下了王炽自己经营。时至今日,王炽已经是富甲一方,故此在过年的时候到北京给李振拜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