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第126节(1 / 4)
余慧芳也开心地笑了声,去拿女儿今天带回来的包,问道:“有没有要洗的脏衣服我给你洗了。”
周嘉妮一看她妈妈拿手提包,想起来点啥,过去嗤啦拉开拉链,拿了之前领的奖状出来,道:“喏,我今年的荣誉都在这张纸上了。”
上回来送货匆匆忙忙的也没往回拿,而且她主要是想跟演讲时的照片一块带回来,当时还没洗出来发到大队呢。
说着就从包里拿出了她演讲时的相片,连同县里的、市里的。
余慧芳跟周万里眼里迸出惊喜,连姜新凤也知道这是奖状,颤声问道:“大队里给你发的?”
周嘉妮笑道:“公社里发的。”
余慧芳喜的眼圈都红了,道:“这可真是太好了,得贴起来……”
周嘉妮嘿嘿笑着又拿出一张报纸,道:“再贴张报纸,你未来女婿的报纸。当然,也有我以及我的功劳。”
一家人觉得眼睛都不够使了,姜新凤让周万里把那奖状念了两遍,又给她念报纸。
余慧芳在旁边看着那几张照片,包括跟各级领导的合影,悄悄擦了擦眼角,这照片也得放到相框里,过年有邻居来串门给他们看看。
周万里念完报纸,道:“我闺女真给我长脸,小邱也长脸。”
这塑料大棚一开始可是她闺女的主意,只是忙不过来,所以小邱成了主要负责人,但早晚也都是家里人嘛。
“晚上得喝两盅。”
余慧芳白了他一眼:“又不是你得的荣誉。”
周万里嘿嘿笑着去拆相框往里加照片,道:“嗬,我闺女得荣誉比我得荣誉还值得庆祝。”
姜新凤也笑得合不拢嘴,问小邱是不是回首都了,得知他自己在乡下过年,也谴责道:“应该叫他一起来的。”
正聊着,就听见有人敲门,李燕拿着东西进来了,看见姜新凤喊了声‘周奶奶’。
姜新凤笑道:“燕子回来了,能待到正月十五不?”
李燕笑道:“能,今年吃完元宵再走。”
姜新凤笑着点头:“好,那挺好。”
李燕跟姜新凤打完招呼,转头去跟周嘉妮说话:“妮妮……”
她看见了桌子上的行李箱,眼睛一亮,惊呼道:“呀,这是从哪儿买的箱子?这么漂亮!”
周嘉妮赶紧让座,同时笑道:“我们厂刚出的样品,明天要送出去。”
“我能看看吗?”
“能,看吧。”
余慧芳去冲蜂蜜水。
李燕翻来覆去地看,十分喜欢,但一看这做工和这体积就觉得不便宜,道:“太好看了。”又道,“我听我妈说了,你带着乡下大队弄编织,弄大棚蔬菜。我妈不是也买了个么,我看到了,做的真漂亮……”
周嘉妮突然想到她出差的地方,道:“燕姐,杭省那边出竹子吧?竹编制品怎么样?那些篓子篮子什么的应该也很好看,跟咱们这边寻常的编织品风格不一样吧?”
李燕点点头:“风格完全不一样,甚至那边常用的一些篓子在咱们这边也用不上。”又道,“你们厂做的那个篮子跟咱常用的风格也不大相同。”
与传统见惯了的笸箩、箢子、提篮子不一样,实用又精美,只能说她见识太少了,没想到他们这边周边县区下头的村子里还有这样的能人。 ↑返回顶部↑
周嘉妮一看她妈妈拿手提包,想起来点啥,过去嗤啦拉开拉链,拿了之前领的奖状出来,道:“喏,我今年的荣誉都在这张纸上了。”
上回来送货匆匆忙忙的也没往回拿,而且她主要是想跟演讲时的照片一块带回来,当时还没洗出来发到大队呢。
说着就从包里拿出了她演讲时的相片,连同县里的、市里的。
余慧芳跟周万里眼里迸出惊喜,连姜新凤也知道这是奖状,颤声问道:“大队里给你发的?”
周嘉妮笑道:“公社里发的。”
余慧芳喜的眼圈都红了,道:“这可真是太好了,得贴起来……”
周嘉妮嘿嘿笑着又拿出一张报纸,道:“再贴张报纸,你未来女婿的报纸。当然,也有我以及我的功劳。”
一家人觉得眼睛都不够使了,姜新凤让周万里把那奖状念了两遍,又给她念报纸。
余慧芳在旁边看着那几张照片,包括跟各级领导的合影,悄悄擦了擦眼角,这照片也得放到相框里,过年有邻居来串门给他们看看。
周万里念完报纸,道:“我闺女真给我长脸,小邱也长脸。”
这塑料大棚一开始可是她闺女的主意,只是忙不过来,所以小邱成了主要负责人,但早晚也都是家里人嘛。
“晚上得喝两盅。”
余慧芳白了他一眼:“又不是你得的荣誉。”
周万里嘿嘿笑着去拆相框往里加照片,道:“嗬,我闺女得荣誉比我得荣誉还值得庆祝。”
姜新凤也笑得合不拢嘴,问小邱是不是回首都了,得知他自己在乡下过年,也谴责道:“应该叫他一起来的。”
正聊着,就听见有人敲门,李燕拿着东西进来了,看见姜新凤喊了声‘周奶奶’。
姜新凤笑道:“燕子回来了,能待到正月十五不?”
李燕笑道:“能,今年吃完元宵再走。”
姜新凤笑着点头:“好,那挺好。”
李燕跟姜新凤打完招呼,转头去跟周嘉妮说话:“妮妮……”
她看见了桌子上的行李箱,眼睛一亮,惊呼道:“呀,这是从哪儿买的箱子?这么漂亮!”
周嘉妮赶紧让座,同时笑道:“我们厂刚出的样品,明天要送出去。”
“我能看看吗?”
“能,看吧。”
余慧芳去冲蜂蜜水。
李燕翻来覆去地看,十分喜欢,但一看这做工和这体积就觉得不便宜,道:“太好看了。”又道,“我听我妈说了,你带着乡下大队弄编织,弄大棚蔬菜。我妈不是也买了个么,我看到了,做的真漂亮……”
周嘉妮突然想到她出差的地方,道:“燕姐,杭省那边出竹子吧?竹编制品怎么样?那些篓子篮子什么的应该也很好看,跟咱们这边寻常的编织品风格不一样吧?”
李燕点点头:“风格完全不一样,甚至那边常用的一些篓子在咱们这边也用不上。”又道,“你们厂做的那个篮子跟咱常用的风格也不大相同。”
与传统见惯了的笸箩、箢子、提篮子不一样,实用又精美,只能说她见识太少了,没想到他们这边周边县区下头的村子里还有这样的能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