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发家养娃 第26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对于石海和赵建军,陆国强还算比较轻松,因此偶尔跑到牛角村也是没问题的。
  陆夏同时建造三个厂房,一个仓库还有一栋两层的员工宿舍。
  全都是依照现在风格的建筑建造,也就比较迅速快捷。
  陆国强也很熟悉,加上现在又多了一些经验,很清楚该怎么调配。
  而村里镇里支持非常到位,不管是砖头还是水泥,都先紧着他们。
  可是紧赶慢赶,依然等到十月份才能建好,正式投入使用的时候,辣椒都已经收尾了。
  不过陆夏之前就囤了不少货,还早早就放了消息出去,干辣椒也收,价格也会更高。
  因此在开工的时候,也不怕没有原料。
  虽说今年辣椒原料都是零散收上来的,可今年是辣椒丰收年,因此原料非常多。
  有些农民担心太多了,陆夏后面就不收了,宁可低价也要把辣椒给卖了。
  仓库是最先建好的,因此也不愁没地方堆放。
  在工厂还在建设的过程中,陆夏就已经开始招聘第一批工人。
  陆夏对外公开招聘时,是找了县里帮忙的。
  她并不是要做哪个村的工厂,而是面向整个南虹县的。
  招聘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只要是拥有南虹县户口,没有过劣迹的人,都可以来参加招聘。
  对于此,县里也喜闻乐见。
  若是好处都在一个乡镇甚至一个村里,其他人肯定会有意见。
  而且这么一来,也不利于一个工厂的发展。
  招聘到最好的人工,才能更好地将工厂发展起来。
  因此县里直接在各个乡镇发了通知,招聘会也不是在牛角寨召开的,而是在县里。
  县里还专门空出一个会议室,让陆夏公开招聘。
  第一批工人,陆夏准备招聘三十人,男女不限,年龄必须在十八岁以上,识字者优先。
  陆夏虽然对年龄上限不做限制,可来报名的很少超过三十五岁。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年轻人的机会,自己年纪大了,根本争不过。
  比较自信的,又不屑于来应聘。
  不过是个私人工厂,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即便有县里背书,还是让人很是担忧。
  再者,招聘的都是工人,得从底层做起,他们都这个年纪了,实在没脸跟年轻人竞争。
  也有那大胆的报名,陆夏都一视同仁。
  在性别上,陆夏也没有特别照顾,全看个人本事。
  最终,陆夏招了32个人,女性有20名,男性有12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