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6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便清楚地记得从嬴政开始攻打六国之后,其他国家基本就没能从他手上得到半点儿好,林阡也很担心,毕竟从自己穿越后,许多历史都已经改变了。
  如今得知此事,林阡也彻底放了心。
  放心后,她便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秦国的旱灾上了。
  秦国的旱灾不比之前赵国的严重,但若不做好准备,也一样会发生饥荒。
  好在土豆和玉米马上就要收获了,倒是受这次旱灾影响不大。
  今年刚种下去的红薯也是耐旱植物,只要在土地干裂后少少地浇一些水,也不会影响不大。棉花甚至比红薯更耐旱,而且同样快要收获了,所以也没收到太大影响。
  林阡只是负责棉花的推广种植而已,这次大旱原本与她没有太大关系。
  可她如今就在颍川郡,几乎每天都要顶着大太阳到田里去观察棉花的生长情况,所以不受控制地将周围环境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里:她那二十多亩地四周除了少量的土豆玉米外,还有许多快要干涸的土地,里面种植的五谷,尤其是水稻已经大半发蔫枯黄不能看了。
  林阡看着百姓们为了拯救水稻等粮食,每天从天不亮就要起来去很远的河边担水,那沉重的担子几乎将他们的脊梁都压弯成了一把弓,心里也觉得难受。
  而且这段时间因为缺水,原本和平的村落之间也隐隐有了冲突,若非秦律压着,只怕早就打了起来。
  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林阡也不免心浮气躁。
  她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认真思考着如今的情况有没有什么是自己能做的:其他旱灾更严重的地方她也管不了,但颍川郡这边似乎还有救。
  林阡沉思许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东西——
  水车!
  后世倒也有不少灌溉系统,但受限于材料与如今已经大旱而并未储水等等问题而很难推行开来,可在颍川郡这种河水尚未彻底断流的地方,一些简单的灌溉系统就很有用了。
  而其中,水车又能为百姓减轻不少负担。
  林阡很快找到郡守,将挖沟渠引水灌溉农田的想法告诉了他,同时还提到了水车。
  挖沟渠灌溉农田郡守单单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但水车?
  郡守有些疑惑:“是指《楚辞》中提到的‘乘水车兮荷盖’?可那不是以水为车的意思吗?”
  林阡赶紧解释:“并非以水为车的意思,我提到的水车是一种工具,其可以通过水力驱动运转,减少人力的投入与消耗,多用于提水与灌溉农田等。”
  见郡守仍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她转头看向林陌:“陌娘,你去将我的沙盘取来。”
  ——在没有纸的时候,沙盘已经成了林阡最喜欢的工具,基本走到哪儿都会带着。
  林陌当即转身出门,不久便取来了沙盘与树枝。
  林阡其实不太懂水车的细节,但最基本的结构和那个大转轮一样的外形她还是记得的,毕竟各种古装影视剧中总是出现。
  于是她便简单给郡守画了一条河,以及安置在河中的水车。
  她认真看向郡守:“水车大概有兰州水车与龙骨水车两种,前者只要水力足够,完全可以在水力的驱动下自动运转,不费人力,主要由转轮、刮板与长方形水斗等结构组成。”
  “水流推动刮板,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斗则依次舀满河水,缓缓上升,当升到轮子上方正中时,斗口翻转向下,将水倾入木槽,由木槽导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间。【引用百科】”
  “兰州水车灌溉力度较小,但在以水力驱动的时候可以做到日夜不歇,所以很受欢迎。”
  “但这种水车更适合在黄河等水流巨大的大江大河中使用,颍川郡境内虽然也有河流,可现在遇到干旱,河流水位降低,完全依靠水力只怕没办法让其运转起来,所以应该还是需要人力或畜力拉动。”
  “后者结构与兰州水车相差不大,但基本只能靠人力与牲畜拉动水车提水灌溉,好处就是灌溉力度大,现如今不需要改造就能直接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