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呀。圣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一生要做的事情。都在其中了。张老先生说。
  ”对的。一生只要遵照圣贤教诲。一定能功成名就。”朱厚照说。
  “是的。走吧。这一楼就是我们平时读书和拜孔圣人的地方。第二楼是藏书处。走上去看看吧。”张老先生说。
  “好的。走我们上楼去。”朱厚照对大家说。
  然后他们轻轻的沿着木质的楼梯。走上了二楼。
  上到了二楼。眼前都是一排排上架。朱厚照点点头。
  “真是用心良苦。”朱厚照说。
  “嗯。藏书不易。这里藏有很多的珍本孤本。都是我们书院努力的结果。”张先生说。
  “嗯。你们继续努力的保存吧。”朱厚照说。
  这时他们來到了窗前。
  “哇。好壮美。”穆兰这时发出了惊叹。
  “五百多里滇池來到眼底。肯定是非常的壮观的。”张老先生说。
  “是呀。此刻让人感觉特别不一样。”朱厚照说。
  “哦。大人说说有何不一样呢。”张老先生说。
  “说不上來。你看我们以前在书里读到有很多的名楼。鹳雀楼。岳阳楼。黄鹤楼。等等。这些楼都是很出名的楼。可是每次读了或者到了那些楼就是非常的感慨。來到这里吧。其实感慨也有些。可是就是沒有那种历史的伤感。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安宁。”朱厚照说。
  “是呀。大人说的极是。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这里有感慨。那感慨也是淡淡的。其实我也去过各地。我的感觉是那些地方呢。毕竟有太多的故事。比如鹳雀楼。一登上去就想起唐诗。然后就想起当年的人。就有些伤感。黄鹤楼也是。一登上去就想起的崔颢的诗。就想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总之都是愁。那是古代文人魔咒使然。即使杜甫那样的人到了岳阳楼。最后的句子却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总之是很感叹的了。我们一上去就会跟着感叹。可是这里却沒有那样多的感叹。”张老夫子说。
  “是呀。來到这里都是触目清新。感觉是世外一般。这和整个彩云之南的感觉有关。总觉得这里像世外桃源。既然是避世之地。何來感叹。”朱厚照说。
  “的确。你來到这里能够想象悠远的以前。你也可以想起最近的历史比如元朝宋朝一些开疆的故事。可是那更是是一种历史的豪迈。然后你也可以看着远处的稻田近处的湖面。你会想起日暮黄昏时。渔舟在湖上。渔唱起三更。可是你的心不会忧伤。你只会觉得有一种别有风味的感觉。”张老先生说。
  “嗯是的。”朱厚照此刻看着远处的无边的湖面。心里很是悠然。朱厚照想是呀。自己东奔西走。所谓何事。不过最后也是想一个世外桃源而已。要是能长伴这一片湖光。也是人生的最大的向往了吧。
  这时风中燕和穆兰也在那里看的发呆。
  “要是能常住在这里就好了。啥都不想。”风中燕说。
  “能啥不都不想吗。马上说不定那些人会继续到处叛乱呢。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何在。”穆兰说。
  “穆兰。你也太真相了。是呀。我们來也是因为那些事。可是这里毕竟让人很恬静。不是吗。”朱厚照说。
  “是呀。对了。对面远处的山。是不是就是西山了啊。”穆兰说。
  “是呀。那里就是西山。”张老先生说。
  “那好。我们去那里玩吧。”穆兰说。
  “嗯。我在这里给你们叫了船。你们可以直接横渡滇池。去那里玩耍吧。”张老先生说。
  西山的顶上。朱厚照和穆兰他们正在那里看着山下。
  “刚才坐船的滋味如何。”朱厚照问大家。
  “很好呀。横渡滇池的感觉还是蛮好的。在水面上感觉风平浪静。白云在上。蓝天万里。真的很美。此刻登山之后。看着山下。觉得更是一览无遗。”风中燕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