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霍普金斯这时也过来,他看到这一幕感到好奇,他低声问:“这是作什么?是中国的凯旋仪式吗?”
  “是的,”司徒雷登在上车被霍普金斯拉到他的车上,此刻正在他的身边:“按照中国古老的习俗,胜利回来的将军要接受当地元老的敬酒,敬酒的一定是本地德高望重的元老耆宿,以表示对将军的敬重和感激。”
  司徒雷登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下,霍普金斯没有说什么只是饶有兴趣的继续观看,可司徒雷登又接着介绍:“不过这种仪式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中国儒家文化讲究一个仁字,对军人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求胜利,而且还要求军纪严明,少杀人,少制造破坏,只有当得起这个仁的将军才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欢迎仪式。”
  司徒雷登在中国数十年,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多,北洋政府时代,战乱不断,无论是吴佩孚还是冯玉祥张作霖,进入北平时都没受到这样的欢迎,即便蒋介石在二次北伐后,进入北平,也没有受到这样的欢迎,但今天,他受到了,北平市民用最隆重的仪式来欢迎他。
  前面蒋介石端起酒碗,庄继华连忙靠过去,蒋介石已经端起酒碗,这个场合不适宜推辞拒绝,他眉头微皱,庄继华和汤恩伯心里着急,俩人恨不得去替他喝。
  宋美龄在蒋介石身边忽然低声用广东话说道:“可以先敬敬先烈,再敬民众。”
  蒋介石脸上露出笑容,端起酒碗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这第一杯酒应该先敬为国浴血奋战的壮烈殉国的先烈们”
  说着将酒倒了一半在地上,然后再度举起:“这第二杯应该敬我中华之百姓,没有他们的支持,也不会有今天的胜利”
  说完之后,将酒又倒了一大半洒在地上,最后再度举起酒碗:“这最后,敬我国民**军将士,他们前赴后继,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一碗,我敬他们”
  说完后将酒碗中的一饮而尽,谁也不知道这里面还有没有酒,蒋介石喝完之后,将酒碗向地上一摔,吧哒一声,酒碗四分五裂。随着酒碗落地,四周响起轰然叫好声,欢快的唢呐立时响起,蒋介石向四周挥手示意。
  庄继华连忙上前拦住白须耆宿,汤恩伯则带着卫士簇拥着蒋介石宋美龄登上轿车,车队越过城门洞,正式进入北平。
  北平街头的人潮汹涌,全城市民几乎倾巢而出,大街小巷挤满了人头,所有人都在欢呼,不管他们是穿着长袍还是西装,不管是拉着洋车的还是摆小摊的,所有人都仰着脸在高呼。一些半大不大的小孩爬上了墙头,两边高楼上,窗户前也同样挤满人头。
  飞飞扬扬的纸花从空中飘落,有些地段还撒上了黄土,人群拼命的向前拥挤,现在不但庄继华汤恩伯,连轿车内的陈布雷陈诚都脸色发白。
  蒋介石的兴致却越发高了,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让车停下,而是让司机稍稍提速,这让司机和旁边的伍子牛稍稍松口气。
  伍子牛没有管街道两边的人群,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高楼,那些人头汹涌的窗户很快被略过,他只注意屋顶和一些没有开的窗户,很快他便放弃了屋顶,屋顶上已经有士兵的身影在晃动。
  魏德迈和史迪威坐在车上,看着两边的激动的人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新生的激情,他们的目光中充满崇敬。
  “唉,”魏德迈重重叹口气,史迪威有些意外,他忍不住问道:“怎么啦?”
  “霍普金斯这次可能失算了。”魏德迈说着将霍普金斯来华目的告诉了史迪威,最后问道:“乔,你对这个计划怎么看?”
  史迪威想了想苦笑下摇头说:“我无法判断他们的决定,不过以我对庄的了解,他是绝对不会同意。”
  对于这类事情,史迪威有切身体验,当初在缅甸,中国比现在更需要美国,但庄继华依旧毫不客气拒绝了他的要求,甚至不惜撕破脸面,现在霍普金斯要求更多,损害中国利益更大,中国要作出的反应可能会更激烈。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章狂澜第八节天火(十二)
  车队驶入新华门后,庄继华和汤恩伯总算松了口气,俩人站在蒋介石面前时,依旧是满头大汗,蒋介石则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校长,以后别再这样吓我们好吗,我心沿途都是提着的。”
  蒋介石哈哈大笑,目光向四周打量,他伸手解下披风,萧赞育赶紧过来接过去,蒋介石转身看着过来的陈布雷陈诚:“这不是没事吗。文革,你敢在两军阵前与冈村宁次谈判,我走一趟北平城有什么。”
  庄继华连连摇头:“校长,这可不能比,和冈村宁次见面,我作了充分准备,冈村就是我的人质,再说,我能跟您比吗。”
  陈诚好像也心有余悸,他勉强微笑着劝道:“委员长,这次我赞成文革,这次打了鬼子个出奇不意,不能再有下次了。”
  蒋介石有些骄傲的笑笑,也没有坚持,霍普金斯这时也走过来,他看着四周金碧辉煌的宫城,禁不住连声惊叹:“这就是紫禁城mygod,我听说他有三百年历史。”
  宋美龄微笑着摇头:“是五百年,这宫殿树木,是明代初年大约1400年前后修建的,距今有五百年历史了。”
  霍普金斯更加兴奋,司徒雷登和史迪威相视一笑,霍普金斯这个样子对他们来说一点不意外,首次进入紫禁城的美国人大都会被这个古老皇城浓厚的历史底蕴所震惊。
  “司徒雷登先生,史迪威先生,我们陪霍普金斯先生和魏德迈将军,去看看吧,说来我到北平的次数也不多。”宋美龄含笑提议,霍普金斯和魏德迈立刻赞同,魏德迈毕竟是军人,尽管非常兴奋,依旧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象霍普金斯那样外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