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节(3 / 4)
七年战争,也证明了另一个事实,庄继华是国军将领,甚至是中国将领中,最足智多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他击败了所有日本军事将领,从最初的松井石根到冈村宁次。现在日本南北两大主将:关东军冈部直三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板垣征四郎,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韦伯非常清楚这些情况,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才是重点。
“熊将军,”韦伯问道:“光复东北后,您打算在东北推行那些政策呢?”
“此来便是与庄司令商议。”熊式辉差点脱口而出,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顿感不妙,这个问题太刁了。
如果他要与庄继华商议,那么以后庄继华便可肆无忌惮的干涉东北行政,可如果不假思索的将自己将来要推行的政策和盘托出,有可能立刻便会与庄继华发生冲突。
庄继华推行西南开发有十年,对政事娴熟,光复东北后,必定有自己的方略,如果俩人的方略有冲突,一场争夺也必定免不了。
熊式辉嘿嘿笑着,干脆来个避而不答,韦伯非常失望,随即又逼问一句:“将军,满洲国划分十九省,光复东北后,是不是依旧保留呢?另外,满洲国还有一百多万国防军,这些部队该如何解决呢?”
庄继华笑眯眯的看着熊式辉,似乎也想知道他会如何作答,冯诡这时却插话了:“韦伯先生,现在谈这些还太早,光复东北后,自然会宣布,熊主任一大早过来,恐怕还没吃早饭,待司令与主任商议后,自然就清楚了。”
熊式辉微笑着冲韦伯点点头,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围方式了,可在心里也却在暗暗叫苦,冯诡是替他解围了,了也给外界留下东北政事,必须与庄继华商议的印象,实际替庄继华打开了干涉东北行政的大门。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一节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六)
韦伯深深叹口气,似乎非常遗憾,不过却也没再追问,查尔斯从后面赶上来,他却似乎不想放过熊式辉。
“熊将军,伪满洲国现在分为十九个省,我听很多人在议论,认为应该恢复沦陷前的三个省,不知您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比较好答,熊式辉没有丝毫犹豫便答道:“对于东北是否恢复沦陷前的划分,国民政府已经有决定,不过现在还不忙宣布,在东北光复后,我自然会公布。”
“张学良将军发出了公开信,熊将军,您认为这是不是表明,张学良将军希望能脱离软禁,亲自光复东北呢?”查尔斯的问题一下便变得有些尖锐了。
张学良被囚禁期间,国内一直有要求释放他的呼声,东北同乡会,东北抗敌救亡委员会,一直在为释放张学良奔走,甚至连宋美龄杨永泰宋子文也曾向蒋介石进言释放张学良,但蒋介石就是不同意,坚决不放。
东北光复在即,张学良发表公开信,重庆又出现希望释放张学良的呼吁,张学良的问题又变得微妙,熊式辉不想蹚这趟浑水。
“张学良的问题有委员长在全盘考虑,不过要说明一点的是,张学良犯的罪是非常严重的,委员长特赦了他的罪行,已经非常宽宏大量了,”说到这里,熊式辉又换了语气,非常惋惜的说:“汉卿做事太冲动,委员长让他闭门读书,对他也未尝没有好处。”
白修德冷笑一声:“熊将军,您会不会担心张学良将军出来后,再度出任东北军政长官,以致您失去了职务?”
这个话就有点过了,庄继华立刻插话替熊式辉解围:“白修德先生,看来你对中国还不了解,张学良就算出来做事,也不会让他到东北来。从本质上说,在九一八之前,东北军集团是私人武装,没有张学良的命令,中央调不动东北军一兵一卒,东北地方官员中央也无权过问,更无权任免,经过七年抗战,人民希望国家一统,再不要出现军阀混战之局面,所以,中央不会让张学良回到东北,甚至不会让他重回军界。
至于熊主任,当然更不会有此担心,他可担任过两次淞沪警备司令,还担任过江西省主席,是国内少有的军政双优的杰出人才。”
庄继华这几句话让熊式辉很舒服,他乐呵呵的笑道:“要论军政双优,看遍全中国,也没几个超过你庄司令的。”
几个人就这样说说笑笑走在前面,李之龙李安定肖山令何柱国走在后面,不知不觉中,便分成了两个部分,后面的落后七八步。
几个人中,肖山令的心情最复杂,肖山令不是黄埔嫡系,从保定军校毕业,出身湘军,北伐时随贺耀祖起义参加北伐,随后一直在蒋介石系统,抗战前出任南京宪兵副司令。
从南京出来后,肖山令接受了顾祝同的邀请,到第三战区担任副参谋长,可是他很快发现,第三战区在整个抗战中处于次要地位,主要是牵制江南日军。不过在顾祝同离开第三战区,薛岳接掌江南战区后,肖山令发现自己的日子难过起来了,便与顾祝同联系,希望调回国防部工作,顾祝同却向蒋介石推荐,让他出任拟议中的东北警察总署署长。
在接到命令最初的时候,肖山令还挺高兴,毕竟他与庄继华在南京共事过,彼此双方留下的印象很好,在战后提出的嘉奖名单上,他肖山令还名列前茅。
可到重庆述职时,破天荒受到蒋介石的接见,蒋介石在话里化外提醒他,要与熊式辉合作,掌握好东北的警察权,要服从中央。
这番话让肖山令非常不解,出了黄山别墅便去了顾祝同那,顾祝同这才将蒋介石与庄继华之间的微妙关系告诉他,同时也让他明白派他去东北的原因。
“铁侬兄,你这次可是肩负重任。”
顾祝同的话差点让肖山令立刻辞职,他完全没想到这个任命后面有这样的玄机,庄继华在党内军内民间,享有崇高威望。蒋介石对他的猜忌,不过是功高震主的担忧,这样对付国家的忠臣干臣,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都不是他所愿的。
再说庄继华是什么人,没出南京便敢扣下副司令,出了南京便敢枪决副参谋长的主,和他对抗,他有几个脑袋。 ↑返回顶部↑
韦伯非常清楚这些情况,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才是重点。
“熊将军,”韦伯问道:“光复东北后,您打算在东北推行那些政策呢?”
“此来便是与庄司令商议。”熊式辉差点脱口而出,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顿感不妙,这个问题太刁了。
如果他要与庄继华商议,那么以后庄继华便可肆无忌惮的干涉东北行政,可如果不假思索的将自己将来要推行的政策和盘托出,有可能立刻便会与庄继华发生冲突。
庄继华推行西南开发有十年,对政事娴熟,光复东北后,必定有自己的方略,如果俩人的方略有冲突,一场争夺也必定免不了。
熊式辉嘿嘿笑着,干脆来个避而不答,韦伯非常失望,随即又逼问一句:“将军,满洲国划分十九省,光复东北后,是不是依旧保留呢?另外,满洲国还有一百多万国防军,这些部队该如何解决呢?”
庄继华笑眯眯的看着熊式辉,似乎也想知道他会如何作答,冯诡这时却插话了:“韦伯先生,现在谈这些还太早,光复东北后,自然会宣布,熊主任一大早过来,恐怕还没吃早饭,待司令与主任商议后,自然就清楚了。”
熊式辉微笑着冲韦伯点点头,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围方式了,可在心里也却在暗暗叫苦,冯诡是替他解围了,了也给外界留下东北政事,必须与庄继华商议的印象,实际替庄继华打开了干涉东北行政的大门。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一节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六)
韦伯深深叹口气,似乎非常遗憾,不过却也没再追问,查尔斯从后面赶上来,他却似乎不想放过熊式辉。
“熊将军,伪满洲国现在分为十九个省,我听很多人在议论,认为应该恢复沦陷前的三个省,不知您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比较好答,熊式辉没有丝毫犹豫便答道:“对于东北是否恢复沦陷前的划分,国民政府已经有决定,不过现在还不忙宣布,在东北光复后,我自然会公布。”
“张学良将军发出了公开信,熊将军,您认为这是不是表明,张学良将军希望能脱离软禁,亲自光复东北呢?”查尔斯的问题一下便变得有些尖锐了。
张学良被囚禁期间,国内一直有要求释放他的呼声,东北同乡会,东北抗敌救亡委员会,一直在为释放张学良奔走,甚至连宋美龄杨永泰宋子文也曾向蒋介石进言释放张学良,但蒋介石就是不同意,坚决不放。
东北光复在即,张学良发表公开信,重庆又出现希望释放张学良的呼吁,张学良的问题又变得微妙,熊式辉不想蹚这趟浑水。
“张学良的问题有委员长在全盘考虑,不过要说明一点的是,张学良犯的罪是非常严重的,委员长特赦了他的罪行,已经非常宽宏大量了,”说到这里,熊式辉又换了语气,非常惋惜的说:“汉卿做事太冲动,委员长让他闭门读书,对他也未尝没有好处。”
白修德冷笑一声:“熊将军,您会不会担心张学良将军出来后,再度出任东北军政长官,以致您失去了职务?”
这个话就有点过了,庄继华立刻插话替熊式辉解围:“白修德先生,看来你对中国还不了解,张学良就算出来做事,也不会让他到东北来。从本质上说,在九一八之前,东北军集团是私人武装,没有张学良的命令,中央调不动东北军一兵一卒,东北地方官员中央也无权过问,更无权任免,经过七年抗战,人民希望国家一统,再不要出现军阀混战之局面,所以,中央不会让张学良回到东北,甚至不会让他重回军界。
至于熊主任,当然更不会有此担心,他可担任过两次淞沪警备司令,还担任过江西省主席,是国内少有的军政双优的杰出人才。”
庄继华这几句话让熊式辉很舒服,他乐呵呵的笑道:“要论军政双优,看遍全中国,也没几个超过你庄司令的。”
几个人就这样说说笑笑走在前面,李之龙李安定肖山令何柱国走在后面,不知不觉中,便分成了两个部分,后面的落后七八步。
几个人中,肖山令的心情最复杂,肖山令不是黄埔嫡系,从保定军校毕业,出身湘军,北伐时随贺耀祖起义参加北伐,随后一直在蒋介石系统,抗战前出任南京宪兵副司令。
从南京出来后,肖山令接受了顾祝同的邀请,到第三战区担任副参谋长,可是他很快发现,第三战区在整个抗战中处于次要地位,主要是牵制江南日军。不过在顾祝同离开第三战区,薛岳接掌江南战区后,肖山令发现自己的日子难过起来了,便与顾祝同联系,希望调回国防部工作,顾祝同却向蒋介石推荐,让他出任拟议中的东北警察总署署长。
在接到命令最初的时候,肖山令还挺高兴,毕竟他与庄继华在南京共事过,彼此双方留下的印象很好,在战后提出的嘉奖名单上,他肖山令还名列前茅。
可到重庆述职时,破天荒受到蒋介石的接见,蒋介石在话里化外提醒他,要与熊式辉合作,掌握好东北的警察权,要服从中央。
这番话让肖山令非常不解,出了黄山别墅便去了顾祝同那,顾祝同这才将蒋介石与庄继华之间的微妙关系告诉他,同时也让他明白派他去东北的原因。
“铁侬兄,你这次可是肩负重任。”
顾祝同的话差点让肖山令立刻辞职,他完全没想到这个任命后面有这样的玄机,庄继华在党内军内民间,享有崇高威望。蒋介石对他的猜忌,不过是功高震主的担忧,这样对付国家的忠臣干臣,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都不是他所愿的。
再说庄继华是什么人,没出南京便敢扣下副司令,出了南京便敢枪决副参谋长的主,和他对抗,他有几个脑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