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天一早张飞就派人收集船只,准备渡江。到了中午,张飞就带着先锋部队开赴到钱塘县城下,张飞的兵卒不多,也就五百人而已,但就算如此,钱塘县的守军也不敢出城迎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兵卒陆续渡过富春江,聚集到钱塘县城下,到了傍晚,张飞手下已经有一万五千兵卒了。
  虽然没有攻城的举动,但这一万五千人也给钱塘守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墙上的吴兵都战战兢兢,心怀恐惧。
  而张飞有火上浇油了一把,名利兵卒在城下大喊:“钱塘的吴兵听了,速速开门投降,不然的话,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这绝对不是恐吓,钱塘守军要是不出来投降,破城之后张飞肯定会屠城的。不然的话,张飞的话还有什么威信,以后还怎么震慑敌军。这个道理钱塘县的各级官员也知道,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些人终于屈服了,心理面默念着“我这是为了满城百姓,不是屈服在张飞的淫威之下”,七手八脚的打开城门,迎接张飞入城。
  张飞这边一分兵,山阴的程普就知道了,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毫无疑问,众人分成三个派系,第一个派系是以孙翊为首,孙翊主张是由海路撤回吴县,以保证吴县安全。
  第二个派系是程普为首的主战集团,他们认为,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猛攻余暨县,逼迫张飞回兵救援。
  第三个派系是摇摆派,这个派系人最多,他们并不反对孙翊会吴县的做法,但坚决反对程普的军事计划。
  在摇摆派看来,程普的决定是极其愚蠢的举动,余暨县现在最少有一万五千守军,如果山阴所有的兵力都调动起来,还有可能攻下余暨县,但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更别说孙翊还要带一部分兵卒回吴县了,莫不如听孙策的遗嘱,以守为主,徐徐反攻呢。
  当然,这些人说得好听,里有多少人是打算投降刘备的就不得而知了。
  新的一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家人安康。
  求求票!^-^^-^
  第三百四十五章周瑜再布天下局
  其中还有个人不一样,那就是鲁肃,和其他人不一样,鲁肃是临淮东城人,也就是徐州人,和江东并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鲁肃则是因为和周瑜关系良好才投靠孙策的。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鲁肃对东吴没有什么归属感,所以鲁肃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抵抗刘备,而是周瑜的安危。
  所以鲁肃根本就没参与山阴城中的争吵,自己轻骑直奔牛渚找周瑜去了。而孙翊是孙氏宗族,也不用听程普号令,带着八千兵卒取水路直奔吴县去了,山阴县四万军队只剩下三万余人。
  旦说鲁肃昼夜兼程,赶赴牛渚去见周瑜。二月十五孙策身死,到了二月二十二这天,鲁肃就北上八百里,赶到了牛渚。但还没见到周瑜,鲁肃就已经被千叮咛万嘱咐了,周瑜病体初愈,千不要刺激周瑜。
  鲁肃无奈之下,只得应付几句,心里却想着怎么将孙策的死讯告知周瑜,。
  现在周瑜的病情已经好多了,听到鲁肃前来,周瑜立即出来迎接鲁肃,将鲁肃迎到帐中。
  由于被孙权断了粮草,所以韩当等人也回到牛渚了。
  等到众人坐定,周瑜先吩咐亲兵退到十步开外,给鲁肃奉上净水,这才沉声问道:“子敬,你如实答我……伯符是不是已经不在了?”
  “啊……”鲁肃一下子惊叫出声来,完全不知所措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周瑜为什么一张口就说孙策已经死了。
  周瑜不顾鲁肃惊惧的神色,自顾说道:“孙权叛逆,切断我军粮草,伯符必然会北上救援牛渚。但至今为止,已经有十天了,援军却毫无踪迹,反而是你鲁肃独自前来,事情还不清楚吗?”
  鲁肃哀叹一声,垂下头来。
  如果说周瑜说孙策身死众人还有些惊疑的话,那现在鲁肃默认的态度就震惊了众人,一时间众人就感到天塌地陷,不知所措,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差点没把周瑜的军帐都掀起来。
  周瑜倒是十分平静,一动不动的端坐在帅位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到了现在,鲁肃是真心佩服周瑜的心理素质了,孙策身死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让周瑜乱了方寸,当真称得上心若磐石了。这和孙权反叛不一样,孙权反叛属于意外事件,祸起萧墙,这是周瑜没办法控制的。
  足足过了一刻钟,周瑜这才厉声喝道:“都给我安静,帅帐喧哗,成何体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