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祥瑞之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是《河图》、《洛书》,它们被载入《符瑞志》之首。祥瑞又称“符瑞”,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如出现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奇禽异兽出现等等。儒学认为,这些现象出现是天对皇帝的行为和所发布的政策的赞成或表彰。观测和解释这些现象,是儒者的重要工作。白鹿,白色的鹿,古代迷信常以白鹿为祥瑞。《国语·周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宋书二八·符瑞志》中:“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本来这事说不清真假,还有待证实,比如你到把白鹿抓到手里啊,但流言这东西传着传着就变味了,没过几天,白鹿已经被描绘的活灵活现,鹿角上有几根分叉都清清楚楚了。
  这样一来,刘备就不信,那也信了。
  就像现在说的一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还没等刘备清醒过来,第三棒子到了,不过这棒子不是李重打的,而是来自刘备军团的内部,关羽和张飞分别上表全刘备进位。随即,简雍糜竺等人也接连上表,劝刘备称王。
  外人的流言蜚语刘备可以不在乎,但内部的声音刘备就不能无视了,更何况,随着关羽、张飞的上表,无数官员的荐书也接踵而来。
  这很正常,关羽张飞都上表了,别的官员还敢坐视吗?你要是不写荐书,就是不赞同刘备称王,这和自绝于人民没什么两样。
  当然也有人表示反对,比如诸葛亮,诸葛亮这人还是比较清醒的,他能看出来这件事就是李重搞的鬼。但诸葛亮真心没什么好办法,难道还能说刘备不配楚王这个爵位吗?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诸葛亮只能分析厉害,说现在不是称王的最好时机。
  可时机这东西说不清楚,就跟民心一样,属于不可捉摸的东西,和加官进爵相比,实在没什么说服力,诸葛亮真是有点势单力孤。
  就在诸葛亮独木难支的时候,援军到了!
  2013年求月票,求订阅,求收藏、求红票、求点击……每章几分钱,一份早点的付出就能支持一个月的正版阅读……蜘蛛在此先谢过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三闷棍打晕刘备
  诸葛亮的援军不是别人,正是荆州的老牌士族,蔡家!确切的说,是以蔡瑁为首的荆州土著集团。
  毫无疑问,这也是李重授意的,李重给蔡瑁的建议是,哪一方弱势,就支持哪一方,一定要让刘备集团陷入内耗之中。
  现在不赞成一方吃亏,蔡瑁立即表态支持。当然,蔡瑁也有借口,蔡瑁的借口就是祥瑞一说纯属雾中花、水中月,没有实际证据,刘备想要称王也可以,是不是先把白鹿抓到呢?
  不然的话,到时候没有活生生的白鹿现世,岂不是有点贻笑大方。
  蔡瑁说这话的时候真心有点脸红,那白鹿,稻生双禾,地涌甘泉什么的祥瑞都是他自己捏造出来了。
  诸葛亮也有点怀疑蔡瑁的用意,但没办法,人家蔡瑁本来就是支持他。而且诸葛亮本身就出自荆州集团,想要建功立业的话,还需要荆州集团的大力支持,真没办法把蔡瑁踢出局。
  于是刘备军中立即出现两个派系,一个是激进党,疯狂支持刘备称王。一个就是保守党,趋向于保守稳重,暂时不称王的。
  总体来说,还是激进党占据上风,关羽、张飞的影响力太大了,而蔡瑁还在归隐状态中,掀不起太大的风浪。当然,最重要的是,激进党手中有兵权,保守党没有兵权,显得底气不足。
  愈演愈烈的称王风暴几乎让陈县之外的刘备军放弃了攻城的念头,各级军官每天都在争吵之中,甚至还有挥拳相向的事情出现,刘备更是忙着拆看各级官员送来的书信,忙得不可开交。
  没办法,刘备成不成王暂且不提,他总要看看谁支持,谁反对吧!
  曹仁彻底傻眼了,刘备这边没心思攻打陈县,曹仁就独木难支了,他的兵力本来就和赵云差不多,别说攻城了,没有刘备的帮助,野战他都不一定能打过赵云。
  关键时刻,李重再次出手,命令赵云撤兵至拓县。
  拓县位于陈县以北一百二十里处,和陈县相比,距离陈留更近一些。由于刘备的军队无心作战,赵云突围相当轻松,几乎没什么损耗,就逃到拓县。
  这就是留给刘备集团狗咬狗的时间,有赵云的威胁在,你们不是没时间讨论吗?好,我逃跑!你们不就是想打陈县吗?好,我让给你!
  坦白说,陈县根本就不在李重的军事计划之内,那只是李重最前沿的阵地而已,李重要求保留的不是陈县,而是赵云手中的有生力量。只要有兵有将,赵云随时可以组织起第二道防线。
  如果说赵云撤军之前刘备还有一些打仗的心思,但自从赵云撤到祏县之后,刘备也没什么打仗的心思了。
  当初和曹操约定好的是一起攻打陈县,现在刘备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可以说完成了一个盟友的任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