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脸青灰颓丧之色的许翰举目四看,自言自语的喃喃道:“太原,龙城……水淹火烧、移城换址、丁街封脉、兵隳涂毒,也终究没能压住此间的龙血王气么?楚天涯,他踩着童太师、耶律余睹和王禀等人的尸首,踏着完颜宗翰和许某人的脊背一飞冲天……这一代枭雄,已是呼之欲出啊!”
  两天以后的清晨,楚天涯与孟德、马扩、白诩、薛玉和王荀以及大小头领等等,一共一两百号人共聚青云堂上,高举酒碗大喝一声——“干!”
  兄弟相逢,豪杰聚义,一碗酒!
  左边一面大旗,抗金救国!
  右边一面大旗,保境安民!
  当中一面镏金壁挂正用红绸盖着,上方有一块大匾,上书“青云义节堂”五个大字。
  “兄弟,请你亲揭红绸,看一看愚兄连夜人请了能工巧匠赶制的新壁图挂。”孟德说道。
  “好啊!”楚天涯笑呵呵的应过了,也没在意,上前就一手将盖在壁挂上的红绸扯了下来。
  红绸翩然落地露出那块一丈多高的镏金壁挂,上面居然是个龙飞凤舞熠熠生辉的“楚”字,足有一人多高!
  楚天涯当场一愣,他还以为这后面是什么麒麟吞水或者猛虎下山之类的图挂。
  孟德退后三步举起酒碗突然单膝一跪,“有请楚兄弟,成为西山之主!”
  白诩、马扩、薛玉和王荀等人显然早就和孟德商量好了,这时不约而同的一同拜下来,高举酒碗大声道:“参见寨主!”
  第161章 从长计议
  楚天涯担着酒碗,看着满堂单膝跪下的一两百号热血壮士,一时有点恍惚。
  眼前的情景,让他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水浒传》的电视里就曾见过这样的类似场景。
  楚天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现实版的“宋江”。
  今天的事情发生得也有点突然。孟德事先居然没有跟他打任何招呼,却显然已在暗中约好了白诩等人,搞了个“突然袭击”。
  孟德有这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楚天涯早就知道。小苍山一役,使得西山的实力空前壮大,白诩、薛玉率领七星寨大部分人马来投,明显是冲着楚天涯来的,这使得他的根基空前稳固。尤其是新加入了王荀和大批的胜捷军、太原厢军与一批百姓,这些人对楚天涯也是鼎力支持的。
  有了小苍山一役的巨大功能和这样坚实的人脉基础,再加上孟德的真心让贤,客观上讲,楚天涯被扶正已是迟早的事情。眼下西山家大业大,也正需要明确一个大领头来统筹全局。
  不管如何挑选,西山大头领的人选,已是非楚天涯莫属。
  青云堂上,一两百号人盛意拳拳满怀激动的看着楚天涯,让他十分的感动。但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节奏。
  “诸位兄弟,先请起来。”楚天涯放下酒碗,对众人抱拳一拜,说道,“且听楚某说两句如何?”
  “兄弟不如先答应我们。否则,我等今日就长跪不起了!”孟德大声道。马上得到了众多壮士的响应。
  楚天涯苦笑,“非是楚某不答应……兄弟们这样,要将焦文通、萧玲珑和汤盎等人,置于何地?”
  众人不由得一愣,方才回神。
  至从来到青云堡后,焦文通就再也没有公开露过面。他亲自挖坑掩埋了关山的尸首之后,每天就披麻戴孝的守着关山的孤坟,终日那里跪拜烧纸的凭吊。除了萧玲珑与汤盎,其他人他见都不肯见,就甭提会出现在今日的青云堂上了。
  “兄弟们快快请起。”楚天涯再次抱拳道,“今日,楚某有句话要当着众兄弟们说清楚。我等聚义青云堡,只为保境家民、抗金救国。不管是谁来做这个大头领,都无法改变青云堡的唯一宗旨。众家兄弟们看得起楚某,楚某也不矫情,愿意担当此任。但是既然是大家公开的推选,就必须是所有人相服才行。楚某本就年幼无知才薄学浅,再加上入堡日短少有建树,现在仓促之间就要肩负起全堡的大事,心中难免有些惶恐不安。不如兄弟们再给楚某一点时间来适应,也给所有人一段时间,来磨合与接受。”
  众人听到楚天涯这话,觉得挺实在,合情合理,也纷纷表示认可。
  于是大家陆续从地上站了起来,心中对楚天涯的实诚与厚道,又增加了几分认可。
  白诩上前一步来,拱手道:“楚兄弟言之有理。青云堡一夜之间实力大增,各方面都还需要一个磨合的时间。我等新来的头领,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自己新的位置。不如就在半月之后的端午佳节,再议推举青云堡大头领之事并给诸位头领排定座次、明确分工。不知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