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行辕议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点,是自己的父皇完全没有办法比你的。
  所以在朱慈烺看来,这前后两位君主,一位是理想派,一位是实干派。
  “不过这也只是计划,实际上未必会随我们心意。”就在朱慈烺在心里大肆赞美徐梁的时候,却不料徐梁一盆冷水直接泼了过来。
  “满清的高层,如果还有点见识,见我们在西北用兵,就该想到我们要实施关门打狗的办法,到时候他们十余万人如果逃出关外,以咱们目前的军力是挡不住的。”徐梁继续说道:“再有,他们如果被逼的狗急跳墙,拿京畿之地的百姓走位要挟,我们只能放他们一条生路。”
  京师的百姓虽然被多尔衮他们血洗了数次,但是依然有上百万人口。
  如果真的不顾他们的死活,将来史书上对于新的明朝的认可度肯定不高,便是老百姓心里也会不认可。
  不得民心的王朝,往往难以长久。
  甚至徐梁想到,京师也算是多朝古都了,若是满清脑袋秀逗了,给烧掉怎么办?
  自己不能要的,宁可毁掉也不给别人,这种心里不是不存在。
  三国演义里,董卓这个鸟人就干过这种事情。
  徐梁深度怀疑满清的脑容量会不会干出类似的事情来。
  当然,徐梁也参考了近代史满清君主们的反应,他们投降了。
  所以徐梁继续说道:“此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投降,我们要怎么办?”
  朱慈烺也是一愣,还有投降这种操作呢?
  但是细细想来,如果满清脑子还算是灵光的话,他们应该明白,就算是跑到了辽东,又能如何?
  以大明现在的军力,他们就算是跑到天边去,大明也能追着他们屁股灭了他们。
  但如果他们投降了,还不如他们一把火烧了京师呢。
  、
  大明立国之处,喊得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是做的具体事情,却是历朝历代每一个大王朝都做过的事情,那就是以开阔的胸怀,去接纳那些少数民族,将他们当成华夏子民的一部分。
  朱慈烺虽然痛恨鞑子,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大明是一个有着自己价值观的王朝,虽然臣子们曾经很没有节操和底线,但是明面上要遵守的东西,大家一直在遵守。
  不然底下臣子和臣民的信仰崩塌,谁都乱搞,这天下就真的乱套了。
  按照大明的价值观。讲究的是“布施仁义,平四方,抚四夷”,而非“布施暴力,杀四方,屠四夷”。虽然落实到实际上情况可能并无不同。但在桌面上必须做得伟大光明正义。
  如果东虏真的举族投降,那么大明只能举行一场献俘仪式,诛杀首恶,然后将其他人送出关外,让他们继续在大明治下——实际上是自治状态——好好过日子。
  或许十年、二十年内,这些人会对大明怀有惧意,做个顺民。当这份记忆渐渐淡去。他们又会回复到抢西边的时代,最终再次做起入主中原的美梦。
  弱则蛰伏,强则侵犯,这是华夏所有“边患”的死循环,谁都无法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
  “陛下可有何对策”朱慈烺问道。
  徐梁点了点头,道:“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说明东虏内部肯定有一次内讧,否则他们也交不出首恶来顶罪。既然有内讧,倒是可以试试将他们加以分化,送回北方去。”
  “他们若是再来。岂不是又生出一场辽患”
  朱慈烺对于北方的理解跟徐梁所谓的北方还有很大距离。他以为徐梁说的是辽东,而朱慈焤说的却是广袤的西伯利亚。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徐梁道:“若是大明国强民富,谁又能来欺负咱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