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5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外国小伙拿到东西,诚恳的道了谢,说他是新来的老外, 还不知道友谊商店在哪, 让林若云带路。
  他从包里掏出几张绿色的钞票, 说是给她的小费。
  林若云汗颜,外国人都这么大方吗?帮他说两句话、带个路就要收钱?这是不是太败家了。
  她连忙摆手不肯收,并且跟他解释,她也是刚到京市还不熟悉,所以没办法带他去友谊商店。
  小伙儿有些遗憾,但他也没离开,就跟在林若云和陈爱学身后,好奇的追问他们一些问题。
  “你叫什么名字?多少岁?”
  “是工人还是学生?家里有几口人?”
  林若云觉得这些个问题很眼熟啊,这不就是她高考英语的题目吗?
  外国小伙儿是用华语问的,林若云就用华语回答他,然后她再用英语问他同样的问题,对方迅速领会到她的意思,用英文回答了她。
  两个人就这么一个问题,先用华语问答一遍,再用英语重复一遍,彼此的外语技能都得到了练习。
  一问一答之间,林若云也拼凑出对方大致的身份信息。
  这小伙儿叫马丁,是个学绘画的大学生,家境很富裕。他来华国一是参加叔叔的婚礼,二是采风。
  他说这里的东西非常落后但又很有历史感,带给他很多灵感,他来这边已经拍了很多照片。
  他连林若云买的生活用品都要拍,就比如那红双喜的脸盆、淡黄牡丹花床单。
  此外,夫妻俩还置办了新的牙刷牙缸、茶缸子、铝皮饭盒等,当然每样东西都是买的两个。
  而她每买一个东西,马丁不仅要拍下来,还要让她解释这个用华语怎么念,有什么用处。
  事实证明,跟外国人对话确实是提升外语最迅速的办法,毕竟考卷上的题目哪有现实场景生动实用呢。
  买完这些东西,时间差不多五点了。同样的时间,川省还是余晖脉脉,京市就已经是天色大暗。
  她准备跟马丁来一场课文式的标准告别。
  但马丁却向他们提出了邀约,邀请明天一起去长安街看城楼,一起爬长城。
  林若云有点心动,逛京市是他们夫妻俩早就定下了的行程,多一个马丁也不影响,还能帮她练练英语,而且……她把目光放到马丁脖子上的相机。
  “我们可以借你的相机拍一些照片吗?”
  马丁比了个ok的手势,“当然,我们还能一起合照。”
  林若云便问陈爱学的意见,陈爱学自是没有拒绝,但是心里却有点不得劲,看着自己媳妇跟那个马丁叽里呱啦的,他一句都听不懂,一句话都插不上,这般倒显得他俩更亲密,自己反倒成了个局外人。他心里难受得很。
  他决定了,等回去后他就开始学英语,省得哪天有外国佬当着他面勾搭他媳妇,他都发现不了,那多蠢啊。
  林若云和马丁约定好明天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后,就各自分开。
  等了十来分钟,夫妻俩坐上了公交车。
  虽说京市是首都,是国内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但它依然不够繁华。白天它是热闹活跃的,但到了傍晚由于照明不够,城市沉寂下来,失去了活力,就放佛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
  刚刚马丁还说,在他的家乡,人们白天上班,晚上就会做些快乐的事,可以去酒吧喝酒唱歌,也能去迪厅跳舞,如果都不想干的话就在家看电视。对了,他还说在米国70%的家庭里都有一台电视机和一辆以上的小汽车。
  70%的家庭都有汽车和电视机,那真的是太难想象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