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郎打生下来他生母就病病歪歪一直在养病,前几年崔静海把孩子抱到她身边教养,这日子久了也养出感情了,能给这孩子个好前程她也是高兴的。
  她和丈夫成亲多年虽说谈不上琴瑟和鸣,但也算相敬如宾,早些年因为子嗣的事她还郁结,可如今是什么都放下了。
  清河
  崔氏庄园的牧场因着扩大规模,所以搬迁出了原来的地方,时知最近在挑选适合当骑兵的兵勇护院,她的小马驹们已经陆陆续续出生了,养个两年就可以训练,时知打算选一千人练习骑术和马上格杀,用大良本地的马先训练,以后巴哈马长大了刚好能把适合当骑兵的人也挑出来。
  挑出的人送去了牧场,未来一段时间他们会成为崔氏牧场的“护卫”,过两年他们当中最适合当骑兵的人会获得一匹巴哈马继续训练。
  时知把人安顿好后又回到了庄园,前两年蒲尊山的煤矿开采成规模后,时知就在庄园围了个院子,崔氏技艺最精湛的铁匠吃住就在这里,她让人开始用煤炭冶铁,
  如今铁矿虽然可以私营,但没处铁矿都要登记在册且开采量有严格限制,朝廷会派人在铁矿盯着,而且经营铁矿还有很重的赋税。
  崔氏名下的铁矿一直也没大规模开采,主要是这会儿冶铁技术就跟不上,哪怕时知让人用煤炭冶铁,也告诉他们冷锻的原理,可理论和实践隔着几个世纪呢,时知在这块儿完完全全门外汉!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两年下来打出的铁是比原先坚韧了许多,可离时知期望的差太远了,崔氏的工匠其实并不擅长锻造兵器,这会儿也只不过是被赶鸭子上架。
  除非能遇到个冶器大家,否则很难再有更好的进展,最后没办法今年时知只好用她现有的一些化学和物理知识,指导工匠们冶铁提纯,然而这也很难。
  首先就火候问题就总控制不好,一不小心在淬火时就出现裂痕,时知第一次明白隔行如隔山这句话的重量,这和制作翻车完全不是一回事,就连她的工匠们其实也是跨专业了。
  她把几百年后的技艺原理告诉他们,这中间是无数代匠人们总结的经验和技术,时知没办法把这些也教给他们。
  如果连一把刀都做不好,那其余的更不用想了,时知这时候已然明白冶铁炼器这件事是个漫长的钻研工作,要速成几乎是不可能了。
  在想明白这件事后,时知立刻改变了策略,她一边让匠人们继续研究寻找突破口,一边让人在大良境内探访有没有什么人擅长冶铁炼器,但想来很难这样的人大多在官府名下给军队打兵器呢。
  铁的坚韧度不能达到预期,但武器的杀伤力也不只是材质,还有设计,时知把诸葛连弩拆了把原理吃透后,她决定改造□□的射程还有准头。
  这个她可以亲自上手,在这方面她比冶铁有天赋,前两年设计翻车时她的物理力学又重新捡起来深造了一回。
  白雀对□□改造很感兴趣,他虽然不明白女郎写写画画的那些符号,但他有大量“使用”经验啊,很多操作问题时知想不到的他和手下的人都能提供。
  为了增加准头和射程,时知把十连发改成了□□,毕竟有材料和工艺限制,要想达到预想的杀伤力那就要有所舍弃,主要也是时知她也不是专业兵工人士,但就是这样改出的□□就已经让白雀等人惊叹了。
  时知的箭术已经小有所成,但她没实战经验,这会儿拿着改动的□□射练习感觉没一会儿整个手臂就麻了,反作用力太强了。
  白雀拿着射了几箭也感觉这东西不适合时知用,以他的臂力都感觉虎口震得发麻,“女郎还是让属下等人实验吧,这东西容易伤了您。”
  时知也明白她的确不适合用这个:“这弩的准头不够,还要再改进。”
  杀伤力是提高了,远处的靶子都穿透了,但以她的箭术都没全入靶心,想来还是要再改动。
  白雀等人想说这已经很好了,他们以前用过的弩无论杀伤力还是准头都没这个好用,但他们女郎向来做什么事都是高要求的,所以最终都只是安静的继续陪着时知做测试。
  时知在做测试时白雀等人建议,改良的□□在把弓身材质换成软弓更适合骑兵用,时知听了建议立马改了,她这两种□□可以让骑兵和步兵打配合。
  以后天下如果真乱了,他们最适合做的就是防守,清河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包括时知在内的所有崔氏子弟没有什么擅长领兵打仗的人,哪怕崔玉烟也只有将才而做不了什么统帅,要把武力交给擅长领兵的外人那还不如自杀来的迅速,时知这会儿只好努力给她的人加强装备和现在着手培养能带兵的人。
  以时知的计划,崔氏要想在乱世求存,那就必须有武力,现阶段这武力她得在控制住的范围,规模太大她又没有太突出的军事才能,养那么多人只怕会出乱子,规模太小又无法自保,所以一切都得精准计算。
  虽然时知不想承认,但这个时代女人做事太难了,所以她不可能像原著男主家那样在天下大乱时立刻就光明正大广招人才,那些追求建功立业的野心家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一个女人能成功。
  甚至她的女儿身在很多人眼里会是“机遇”,刘邦韩信那样的关系放在她身上,分分钟就是她给大良版“韩信”做嫁衣,而且所有人都会觉得“理所应当”,看到惠嘉长公主的经历时知就很清醒了。
  甚至时知都能预测,若是她没有个正当理由就去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那些诸侯势力立马就能给她扣上一堆“祸国殃民”的帽子,哪怕是贩夫走卒都会有资格跟着唾弃她“不守本分”。
  所以时知很早前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她不会去在乱世刚起时就迫不及待扯出旗号争什么“大义”和“民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