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1 / 2)
老翁愣了愣,还没来得及收手,辛甲身边的曹家家主就将水瓮一把抢过,抱着水猛灌。
喝完后他还嘟囔着道:“有些眼力劲儿,老夫平日里可不会喝这种水,更不会用这劣等瓮,今日之事,你说出去了,也有面子。”
老翁接过瓮苦笑,什么面子不面子,对他们这种庶民老百姓来说,地里的收成是最重要的,土地就是一切,先把粮食种出来,生活过得下去,再谈别的。
也就改了纣王改了井田制,他家里丁口少不用交太多田赋,今年才能过的好些,不然按照井田制,他着身体即得顾及自家田地还得耕种公家田地,说不定还会被以怠慢田赋为由治罪夺田。
辛甲看着老翁蹒跚着走回水井,在烈日下擦着汗,默默等待他人取水完毕的模样,十分揪心。
这天下到底有多少农人如这老翁一般,过着辛苦日子啊!
默默注视了片刻,辛甲很无奈。
今天他帮不了老翁什么,明天他依旧帮不了老翁什么,有他没他没区别,更何况还有曹家家主这个负资产,要是就这么下去,老翁今年的春耕可不容易。
可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呢?难不成锻炼身体,学好农活?那都得什么时候去了?
第二天,辛甲依旧什么都没能做,曹家家主依旧在一边偷奸耍滑,就躲在树荫里,懒得下田地。
辛甲睁只眼闭只眼,他也想偷懒,至少偷懒的话,可以和曹家家主一起呆在树荫底下,不拖累农人耕地,至少比瞎指挥要强,只希望早日应付掉纣王的下乡命令。
他再次看到老翁抱着瓮打水的时候,心中更加不忍,叹了口气,可就这时忽然灵光一现,喃喃自语道:“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若抽,数如沃汤……”
第414章 第二层,桔槔
辛甲也不记得是从哪里看来的,就这么反复念叨着:“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若抽,数如沃汤……”
“什么?”
打瞌睡的曹家家主一个激灵,这句话他好像也在那儿听过。
“桔槔。”
见曹家家主迷惑不解,辛甲解释道:“又称吊杆、称杆,是用来汲水的工具。”
“这东西……”曹家家主立即明白过来:“能提升汲水效率?”
“此物省力,用来汲水事半功倍,却不算普及。”
曹家家主眼睛一转,问道:“那该如何制造?”
自文丁发明出莫须有,并以之杀了姬历后,莫须有在其孙子纣王手中得以发扬光大。
曹家家主是想在下乡种田的时候偷懒,可万一纣王以不尊诏令为由,把他给砍了呢?
能做些事,就做些事,至少掩人耳目,而且曹家家主很精明,如果有这种能提升汲水效率的工具,除了农人外,贵族也是受益者,他们有田,也要汲水灌溉。
曹家家主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事,以丁口的数量收田赋,虽然让他心疼,但是数目定了下来,如果今年收成多出两成呢?多出五成,多出八成呢?
去掉缴纳的田赋,收获得依旧比以往年多,稳赚不亏啊!
“辛大夫,到底该如何制作这桔槔?”
曹家家主都快急死了。
辛甲不慌不忙得捡了个木杆,道:“勿急,随我来。”
他总算明白为何纣王会让贵族与朝臣一同下乡了,原因无他,在于利用这些人的智慧。 ↑返回顶部↑
喝完后他还嘟囔着道:“有些眼力劲儿,老夫平日里可不会喝这种水,更不会用这劣等瓮,今日之事,你说出去了,也有面子。”
老翁接过瓮苦笑,什么面子不面子,对他们这种庶民老百姓来说,地里的收成是最重要的,土地就是一切,先把粮食种出来,生活过得下去,再谈别的。
也就改了纣王改了井田制,他家里丁口少不用交太多田赋,今年才能过的好些,不然按照井田制,他着身体即得顾及自家田地还得耕种公家田地,说不定还会被以怠慢田赋为由治罪夺田。
辛甲看着老翁蹒跚着走回水井,在烈日下擦着汗,默默等待他人取水完毕的模样,十分揪心。
这天下到底有多少农人如这老翁一般,过着辛苦日子啊!
默默注视了片刻,辛甲很无奈。
今天他帮不了老翁什么,明天他依旧帮不了老翁什么,有他没他没区别,更何况还有曹家家主这个负资产,要是就这么下去,老翁今年的春耕可不容易。
可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呢?难不成锻炼身体,学好农活?那都得什么时候去了?
第二天,辛甲依旧什么都没能做,曹家家主依旧在一边偷奸耍滑,就躲在树荫里,懒得下田地。
辛甲睁只眼闭只眼,他也想偷懒,至少偷懒的话,可以和曹家家主一起呆在树荫底下,不拖累农人耕地,至少比瞎指挥要强,只希望早日应付掉纣王的下乡命令。
他再次看到老翁抱着瓮打水的时候,心中更加不忍,叹了口气,可就这时忽然灵光一现,喃喃自语道:“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若抽,数如沃汤……”
第414章 第二层,桔槔
辛甲也不记得是从哪里看来的,就这么反复念叨着:“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若抽,数如沃汤……”
“什么?”
打瞌睡的曹家家主一个激灵,这句话他好像也在那儿听过。
“桔槔。”
见曹家家主迷惑不解,辛甲解释道:“又称吊杆、称杆,是用来汲水的工具。”
“这东西……”曹家家主立即明白过来:“能提升汲水效率?”
“此物省力,用来汲水事半功倍,却不算普及。”
曹家家主眼睛一转,问道:“那该如何制造?”
自文丁发明出莫须有,并以之杀了姬历后,莫须有在其孙子纣王手中得以发扬光大。
曹家家主是想在下乡种田的时候偷懒,可万一纣王以不尊诏令为由,把他给砍了呢?
能做些事,就做些事,至少掩人耳目,而且曹家家主很精明,如果有这种能提升汲水效率的工具,除了农人外,贵族也是受益者,他们有田,也要汲水灌溉。
曹家家主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事,以丁口的数量收田赋,虽然让他心疼,但是数目定了下来,如果今年收成多出两成呢?多出五成,多出八成呢?
去掉缴纳的田赋,收获得依旧比以往年多,稳赚不亏啊!
“辛大夫,到底该如何制作这桔槔?”
曹家家主都快急死了。
辛甲不慌不忙得捡了个木杆,道:“勿急,随我来。”
他总算明白为何纣王会让贵族与朝臣一同下乡了,原因无他,在于利用这些人的智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