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靖收取贵族田赋,虽然失了贵族之心,但也得到了民心。
  不过这也是最大的矛盾之处,有些得不偿失。
  纣王是一个有远见的君王,自然知道收取田赋所带来的坏处,民心虽好,但短期来看,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是贵族有点难处理。
  贵族已经被连反逼迫,再这么下去,只怕要跳脚,朝歌两次叛乱,都有贵族参与其中。
  可纣王并没有对此谨慎处理,反而更进一步,让朝中公卿与贵族一同下到乡野间,协助农人种田。
  这条以公议才逼得群臣同意的政令,如今得到了证实,就是崇侯虎之前所想的几层。
  从意义上来说,能让公卿贵族有同理之心,让他们了解到百姓之苦。
  从实用性上来说,借用公卿的智慧、贵族的财力,发明推广新农具,顺便压榨姬昌的剩余价值,为百姓谋福祉。
  乍一看,纣王什么都没有得到,甚至还白白让最擅长农事的姬昌赚了大量名声,甚至会让西岐流民也思慕姬昌以往的恩德。
  实际上呢?
  朝中公卿得到了锻炼成长,天下百姓有了新农具能够吃饱喝足。
  虽然这些都是隐性的,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地方——被纣王连番逼迫的贵族!
  想到这里,崇侯虎豁然开朗。
  最让人担忧的,不就是贵族利益被连续侵犯,他们心生不满而危及大商统治,败坏纣王名声吗?
  可现在,纣王做出了补偿。
  新农具谁来生产?谁来推广?
  是转型商队走南闯北有工坊的贵族!
  而且这还解决了女子在春夏之际没有织毛衣收入的问题,她们可以继续受贵族雇佣在工坊中制造农具,持续获得收入!
  其次,还有更为直接的利益——贵族的土地增产了!
  田赋?什么田赋?
  朝廷按丁口收取了田赋,只能留下五成粮食,他们怨声道载,大有不满。
  现在土地增产,直接变成了十五成粮食,还埋怨谁去啊!
  崇侯虎也终于明白了,纣王为什么连续做了好几次乾纲独断。
  确实是没有什么收益,但不亏就是赚,甚至贵族们还可能因为被打了一棒子后又尝到了甜头,而更加心悦臣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