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靖掏出一页黄纸,道:“这是姚齐的书信,姚家家主可认得笔记?”
  书信……
  殿中众人心头巨震。
  难道还不等押解朝歌,直接就地正法了?
  这是……姚齐的绝笔信啊!
  便是子受,也不得顺着这个方向想去。
  想到李燧跑去了黎郡,在责问侯延之后,偶然发现了姚齐,作为大理寺丞,李燧肯定不会姑息犯罪之人,定然持玄鸟玉佩将其逮捕,甚至可能这姚齐到了黎郡之后,为求立身之本撺掇着黎郡贵族一同侵占田地,欺压穷苦农人,欺瞒姜文焕……
  这样一想,是极有可能的,黎郡政事皆由贵族经手处理,想瞒天过海骗过姜文焕很容易,而姜文焕又是个火爆脾气,被李燧揭出这种事情,拔剑砍人不足为奇。
  如此一来,殿中的贵族们更加同仇敌忾。
  这次更过分啊!纣王前阵子才下令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共审死刑,这才多久,直接说砍就砍了?最后送来的就一封诀别信?
  这怎叫一个惨字啊!
  殿中百官虽然不像贵族们一样,悲中带怒,却也都忧心仲仲。
  贵族是该杀,贵族诸侯,全都是社稷蛀虫。
  可要分时间。
  这时候大商的首要敌人,是注定会造反的各路诸侯,打压贵族只能排在后一位。
  若是将贵族欺压的太狠,将所有贵族完全推到诸侯那一侧,却是有些难做。
  虽说不一定因此灭国,但名声上肯定不好听,毕竟舆论掌控在贵族手中。
  李燧……果然还是年轻了,缺乏历练。
  即使做出这种事的是姜文焕,李燧也应该尽量劝道,再不济,也得做做弥补措施,找个理由说是姚齐在押解途中被山贼砍了,或是小解时不小心滑到了山下,就算理由离谱点,也得做做面子工程,将朝廷摘出去。
  可他偏偏老老实实的,送来了绝笔信。
  群臣摇头,太老实,也并非是件好事,还是看李靖与纣王怎么处理吧。
  李靖仍是板着脸,波澜不惊道:“姚齐乃后辈,不过眼界却比殿中诸位开阔得多。”
  第465章 恨啊!
  眼界开阔?
  这又是怎么个说法?
  莫非是见逃跑也不管用,主动投案自首?
  那可真是丢人,咱们是什么人啊,贵族!
  贵族的意思就是咱们有罪也不能认!
  不少人都看不起姚齐,认罪又怎么样?还不就送来一封诀别信!
  李靖摊开书信,道:“殿中人数甚多,不便传阅,便由本官来念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