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1 / 2)
他抚掌大笑不止,对姜子牙摇头叹道:“有智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别人都是且将香饵钓金鳌,你这饵咸钩直,能钓上什么东西?似这等钓法,别说三五年,便是百年也钓不着一条鱼,可见你智量愚拙,还敢妄号飞熊?!”
姜子牙扶须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夫在此,名虽垂钓,意却不在鱼,我在此不过守青云而得路,拨阴翳而腾霄,曲中取鱼,非大丈夫所为,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武吉听罢,大笑道:“你这个人也想王侯!怎么不去考个科举当个状元?也是,七老八十了,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陛下怎么会看得上你?再看你那个嘴脸,不像王侯,倒像个活猴!”
姜子牙也笑着道:“你看我的嘴脸不像王侯,我看你的嘴脸也不怎么好。”
武吉反驳道:“我的嘴脸比你好些,虽是樵夫,但上能入朝歌狩猎队打猎,下能入山林间砍柴烧炭,比你快活,春看桃杏,夏赏荷红,秋看黄菊,冬赏梅松,不愁吃喝能过生活,要不是快要战乱,每天比谁都乐呵。”
姜子牙道:“不是这等嘴睑,我看你脸上的气色不太好。”
武吉颦眉道:“你还懂得算命?我听说朝歌四市都有卦摊,就是没舍得钱去算算,你看我气色怎么不好?”
姜子牙道:“你左眼青,右眼红,今日有血光之灾。”
武吉听后,怒道:“我和你闲谈戏语,你怎么毒口伤人?”
他气急,也不继续闲聊,挑着柴就走了。
几日后,姬昌来到了此处。
他取出龟甲卜算一番,冥冥之中自有天数,隐隐意识到淇水边有大贤。
“今天下荒荒,四海鼎沸,贤人君子多隐岩谷,前夜梦中飞熊应兆,上天垂象,特赐大贤助我,是西岐之福泽,此时自当学古人求贤。”
第501章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x)
姬昌刚到这段淇水河畔,就听见有人说最近几日有一个古怪的老头,成天以直钩钓鱼,甚是荒唐,听说此事后,他心里就有底了。
于是姬昌开始寻找这个老头。
第一天,他在河畔边干等了一天,没见人来。
第二天,起风了,河畔的风尤其大,又冷又凉,吹得人直发抖,姬昌寻思着,既然是访贤,就要有毅力,不能因为一点小阻挠就放弃,于是又这么在风里等了一天。
第三天,下雨了,姬昌一咬牙,继续等,虽然身体状况不太好,但梦里的飞熊之兆已经明示了,这是大兴西岐的贤人,决不能怠慢。
直到下午,雨才堪堪停止,姜子牙戴着草帽穿着蓑衣,坐于石上垂钓。
姬昌等了一会儿,确定这就是他要寻访的贤人之后,才现身,刚上前想要询问,就一阵干咳,好半晌才道:“直钩钓鱼,实乃鱼之乐。”
姜子牙回头,看见姬昌,笑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姬昌下拜曰:“姬昌久闻先生贤名,如雷贯耳,昨日、前日两日相寻,不得一见,今日相逢,实是三生有幸!”
姜子牙道:“山野渔人,疏懒性成,屡蒙君侯枉临,不胜惶恐。”
姬昌道:“望先生不弃鄙贱,赐与教诲,昌该如何讨伐无道,平定天下?”
姜子牙自谦道:“我不过是一渔翁,怎敢谈天下事?”
姬昌心想,卦都算得这么明白了,还要摆架子?
算了,留个访贤的美名也好,于是他说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河畔?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昌愚鲁而赐教。”
姜子牙笑道:“愿闻文王之志。”
姬昌义愤填膺道:“昏君无能,奸臣当道,各地战事不断,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昌不量力,欲举西岐之兵,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还望先生相助!” ↑返回顶部↑
姜子牙扶须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夫在此,名虽垂钓,意却不在鱼,我在此不过守青云而得路,拨阴翳而腾霄,曲中取鱼,非大丈夫所为,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武吉听罢,大笑道:“你这个人也想王侯!怎么不去考个科举当个状元?也是,七老八十了,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陛下怎么会看得上你?再看你那个嘴脸,不像王侯,倒像个活猴!”
姜子牙也笑着道:“你看我的嘴脸不像王侯,我看你的嘴脸也不怎么好。”
武吉反驳道:“我的嘴脸比你好些,虽是樵夫,但上能入朝歌狩猎队打猎,下能入山林间砍柴烧炭,比你快活,春看桃杏,夏赏荷红,秋看黄菊,冬赏梅松,不愁吃喝能过生活,要不是快要战乱,每天比谁都乐呵。”
姜子牙道:“不是这等嘴睑,我看你脸上的气色不太好。”
武吉颦眉道:“你还懂得算命?我听说朝歌四市都有卦摊,就是没舍得钱去算算,你看我气色怎么不好?”
姜子牙道:“你左眼青,右眼红,今日有血光之灾。”
武吉听后,怒道:“我和你闲谈戏语,你怎么毒口伤人?”
他气急,也不继续闲聊,挑着柴就走了。
几日后,姬昌来到了此处。
他取出龟甲卜算一番,冥冥之中自有天数,隐隐意识到淇水边有大贤。
“今天下荒荒,四海鼎沸,贤人君子多隐岩谷,前夜梦中飞熊应兆,上天垂象,特赐大贤助我,是西岐之福泽,此时自当学古人求贤。”
第501章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x)
姬昌刚到这段淇水河畔,就听见有人说最近几日有一个古怪的老头,成天以直钩钓鱼,甚是荒唐,听说此事后,他心里就有底了。
于是姬昌开始寻找这个老头。
第一天,他在河畔边干等了一天,没见人来。
第二天,起风了,河畔的风尤其大,又冷又凉,吹得人直发抖,姬昌寻思着,既然是访贤,就要有毅力,不能因为一点小阻挠就放弃,于是又这么在风里等了一天。
第三天,下雨了,姬昌一咬牙,继续等,虽然身体状况不太好,但梦里的飞熊之兆已经明示了,这是大兴西岐的贤人,决不能怠慢。
直到下午,雨才堪堪停止,姜子牙戴着草帽穿着蓑衣,坐于石上垂钓。
姬昌等了一会儿,确定这就是他要寻访的贤人之后,才现身,刚上前想要询问,就一阵干咳,好半晌才道:“直钩钓鱼,实乃鱼之乐。”
姜子牙回头,看见姬昌,笑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姬昌下拜曰:“姬昌久闻先生贤名,如雷贯耳,昨日、前日两日相寻,不得一见,今日相逢,实是三生有幸!”
姜子牙道:“山野渔人,疏懒性成,屡蒙君侯枉临,不胜惶恐。”
姬昌道:“望先生不弃鄙贱,赐与教诲,昌该如何讨伐无道,平定天下?”
姜子牙自谦道:“我不过是一渔翁,怎敢谈天下事?”
姬昌心想,卦都算得这么明白了,还要摆架子?
算了,留个访贤的美名也好,于是他说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河畔?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昌愚鲁而赐教。”
姜子牙笑道:“愿闻文王之志。”
姬昌义愤填膺道:“昏君无能,奸臣当道,各地战事不断,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昌不量力,欲举西岐之兵,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还望先生相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