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争的环境,比区区急行军,要恶劣的多。
  如果连在急行军的途中,都喊累喊苦,战场上被兵刃割破皮,不都得喊出来?那还能指望他们在尸山血海中杀敌吗?
  更何况,还有不知会如何行动的仙人,以及各式各样的猛将。
  之前休息时,鲁雄等将领也都亲眼看到了,看看这群士兵都是什么模样?
  就地一躺,脱盔卸甲,管他长枪还是短刀,随手将兵刃扔在一边。
  这是精锐士卒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他们确实经过了长期的训练,也有过远程行军的经验,勉强达到了上阵杀敌的标准,但素质还是太差了,与闻仲手中的南征主力没得比。
  唯有用这一次急行军,来逼迫一番,来告诉他们,他们所能依靠的,能作为依仗的,只有手中的兵刃,身上的甲胄,这也是商周两军交锋之前最后的机会了。
  毕竟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比这残酷的事实更残酷的战场。
  哪怕将士们会心生怨言,哪怕会有哗变的危险,也在所不惜。
  会因为急行军而有怨言甚至哗变的军队,根本不应该上战场,他们到了正面战场上肯定也会哗变,直接投敌也不奇怪。
  鲁雄也不得不佩服纣王的果断,一次急行军,不仅锻炼了将士,更是以桃林为诱饵,将士兵们对自身的好感消耗一空。
  没错,这才是纣王诈称桃林,催促行军,却又不给桃子不给水源的另一层用意所在。
  诈称桃林、强迫急行军,乃至之前的赔罪之言,都是为了消耗这群奴隶出身的士兵,心中对纣王给了他们正式身份的感激之情。
  从各方面都能看得出,这支以奴隶为主组成的大军,都对纣王感恩戴德。
  他们感激纣王改变了他们的身份,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能真真正正的站起来,堂堂正正做个人。
  可……
  不需要。
  这份感激,在战争中是多余的。
  这些人愿意为了纣王施下的恩德,走上战场,与敌人作战,酣然赴死,就像之前在娄云衢叛乱中崛起,杀敌无数的敢当军一样。
  可还不够。
  大军的身后,不应该是一国之君,将士作战,也不应该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人。
  哪怕这个人是一国之君,也是不合理的。
  尽管纣王是大商的象征,但他总归只是一个人,很单薄,很……无力。
  身为行伍之人,应该是为了国家,为了社稷,怀揣着拳拳报国之心,为天下万民而抛头颅洒热血,而不是为了一个人。
  比起因为恩情、感激之心而战,毫无疑问,为家国而战的目标更明确,这样的战斗,才更有动力,才更具意义。
  纣王这般行为,就是让这些奴隶出身的将士,彻底舍弃所谓的恩德,进而全心为国而战。
  往大了说,将士们投身行伍,踏上战场,是为了守护国家,保护国民。
  往小了说,立下赫赫战功封侯得得爵,是为自己而战,更有动力。
  无论怎样,都比为了“别人”的恩情而战,要强得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