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久,常山长长吐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思虑,令心境平静下来,再次仔细感受起了身周一片大地的地脉状况。
  这一次,常山的心思全放在感受大地的地脉状况之上,他的感应力扩展到了更远的地方。
  弄清楚了这一片地脉状况复杂的地域的地脉状况,常山便直直往星辰天府所在的位置急速飞去。
  回到星辰天府,常山将地皇图与星辰天府的大地融为一体,修整起了星辰天府的大地。
  常山又将星辰天府的大地修整了一番,便将意识与整个星辰天府融为一体,演化起了整个星辰天府。
  真正的七州大地,七州大地内部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五行循环,星辰天府的大地内部也存在十分复杂的五行循环。
  常山也不去演化星辰天府的大地内部的五行循环,将星辰天府的大地当成一个整体上的土,将仿照无涯海造出的水域当成一个整体上的木,将仿照冰原造出的冰域当成一个整体上的水,将仿照无边沙海造出的沙漠当成一个整体上的金,将仿照火焰山造出的火海当成一个整体上的火,演化起了五行相生相克之道。
  尽管常山没有刻意的去演化大地、水域内部复杂的五行循环,在常山演化大地与水域、冰域、沙漠、火海之间的五行循环的时候,大地内部、水域内部以及水域、冰域、沙漠、火海之间的五行循环也在自然的演化着。
  真正的七州大地、无涯海、冰原、无边沙海、火焰山,是亿万年自然演化的结果,在亿万年自然演化的过程之中还存在许多自然演化之外的意外影响着它们的演化。
  常山当然无法完全的演化出七州大地、无涯海、冰原、无边沙海、火焰山亿万年演化的过程,不过,在演化它们之间的五行循环的时候,他却找到了将不周山的不周之处补全的方法。
  当年常山感觉到他的修炼之道为补天之道之时,他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不周山被苍翼山隔断的那一段山脉,期望找到一个办法,使得不周山的两条龙脉可以达到完全的头尾相衔。
  他却忘了,七州大地的所有灵脉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各条灵脉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不周山的主灵脉与苍括山、苍龙山、苍幽山、苍翼山四座山中主灵脉之间更是存在着特别紧密的联系。
  而且,根据他当年的测量,不周山只有两条龙脉,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不周山中可以算是由两条灵脉,也可以算是由五条灵脉。
  若是将不周山的灵脉当成是两条龙灵脉的话,那么,不周山有两条形成阴阳两仪之势的龙灵脉;若是将不周山的灵脉当成是五条龙灵脉的话,那么,不周山中有五条分属五行的龙灵脉,这五条灵脉被苍括山、苍龙山、苍幽山、苍翼山以及远古之时化成金龙而去的明珠湖水中山龙脉分隔着。
  真正的补天之道,非是将不周山的不周之处补全,而是完善不周山与苍括山、苍龙山、苍幽山、苍翼山以及明珠湖水中山之间的五行循环。
  而完善不周山与苍括山、苍龙山、苍幽山、苍翼山、明珠湖水中山之间的五行循环,不能从六座山本身出发,而是要从影响着六座山的七州大地灵脉以及四周的绝地的五行循环出发。
  常山对于星辰天府的控制力不如他对于须弥仙府的控制力那般强,不过,他按照他的心意引动星辰天府内的五行灵力却还是十分的容易。
  完全凭借一种感觉,常山调整着星辰天府内的五行循环。
  在常山的演化下,星辰天府的大地、水域、冰域、火海、沙漠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大地之中衍生出了几条金行灵脉,出现了几条火行灵脉,大地表面上则出现了溪流、江河、湖泊;海域海底的大地以大地为依托演化了起来,也出现了金行灵脉、火行灵脉;冰原之中多了许多耐寒的大树,沙漠之中金行灵力旺盛了许多,火海边缘多了几分独特的生机。
  经过常山三千多年的演化,星辰天府内的不周山,表面上化成了五段。
  苍括山与苍龙山之间的一段,主要呈现木性;苍龙山与苍幽山之间的一段,主要呈现水性;苍幽山与明珠湖水中山之间的一段,主要呈现金性;明珠湖水中山与苍翼山之间的一段,主要呈现土性;苍翼山与苍括山之间的一段,主要呈现火性。
  此时,不周山的不周之处已然被补全了。
  在不周山中,有两条不固定的灵脉来游移,这两条灵脉都演化着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当一条灵脉演化五行相生之道之时,另一条灵脉便会演化五行相克之道,与之相对。天地发生一点点变化,这两条灵脉就会跟着发生一点点变化;同时,这两条灵脉发生一点点变化,天地也会发生一点变化。
  就在常山补全不周山的不周之处之时,常山不知不觉间进入到了与身处的大地一起呼吸天地灵力的状态。
  恍恍惚惚中,他似乎又进入到了与整个星辰天府一起呼吸的状态。
  在常山沉入到这一状态中的时候,精纯异常的周天星斗之力被周天星斗大阵从遥远的星空中吸引下来,直接进入到了他的体内;与此同时,精纯异常的大地之力从大地之中进入到了他的体内。
  这种大地之力非是土行灵力,而是一种五行俱全却具有大地厚重、包容万物精神的五行力量。
  两种力量进入到常山肉身,没有经过任何法诀的炼化,便进入到了常山的丹田之中,参与到了常山的丹田的演化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