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一会儿后她才抖抖索索地小声说:“五万、五万块钱?一天?我的天哪……这得是多少钱啊?妈,五万块,换成大团结是不是要堆满一屋子啊?”
  唐青娥不想跟扯这些没用的,而是继续说道:“厂里有好几个咱们施家洼的小伙子,一天进多少货、大货车拉走多少货,他们稍微留心一点就能算明白。”
  “那些大小伙子可不跟你一样糊涂,一天出货多少。食品厂收瓜子花生的价格和批发出去的价格在那儿摆着的,人家算一算就知道一天毛利多少了。”
  张秀珍虽然根本没有看见这么多钱,但这时还是忍不住慌张起来:“他们知道了,过年回来还能忍着不跟家里人说?那这会儿是不是咱们全村都知道了?”
  “这咋得了、妈,这咋得了……咱们是不是不该回来?”
  唐青娥年轻时候脾气倔强还很急躁,刚嫁到施家洼的时候她也跟男人吵架甚至动手。
  但随着孩子一个个地出生,她的年纪慢慢变大,脾气也好多了。
  尤其这十多年,孙辈们一个个都长大了。
  她的脾气就更好了,几乎很少再有人看见她发火。
  可这会儿,唐青娥就想发火了。
  要不是想着这是大年三十。
  还有就是老一辈的人忌讳比较多,在唐青娥这辈人的观念里,进了腊月就不允许再说晦气、不吉利的话。
  不光是别人不许说,她自己也不会说。
  说了影响来年的运道。
  要不是忌讳这些,她就真要骂这个大儿媳一顿了。
  “咱家的根子在施家洼,还能长年累月不回来?!坟上的纸也不烧了?就算咱们真不回来了,县城能有多远?别人有嘴有腿的,你还能把县城的门关上不让人去?”
  张秀珍说不出话来。
  可她一想到那个数字,心里头就砰砰砰跳个不停,心都要跳出喉咙了。
  “年轻人有手有脚的,当然要靠自己拼一份家业出来,多少那是他们自己的本事。可村里那十来个老头子,年纪都大几十了,能出去拼吗?”
  张秀珍总算转过弯儿来了。
  村里其实只剩下十多个老头儿老太太了。
  要不就是儿孙一大堆在村子里,就跟唐青娥的情况差不多。
  要不就是没有儿孙的可怜人。
  施向南去给无儿无女的可怜人送这么一份厚重的年礼,说到哪儿都能得一声称赞。
  给儿孙成群的人送年礼就更好说了。
  老头老太太们是长辈,不管他们心里乐不乐意,至少面上,自家爷爷奶奶/老爹老娘收到这样厚的一份年礼,他们要是还说施开阳家的闲话,那就亏心了。
  张秀珍本来也不是不让闺女去送年礼,就是心疼送的太多了。
  太费钱。
  她抠门都抠习惯了。
  当然,也是因为不知道闺女现在有多能挣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