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92节(3 / 4)
这才刚刚开始没有多久,有这样的成绩施向南已经很满足了。
育种工作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的事情。
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一代又一代不能间断地努力的大工程。
至少从十几年后重生回来的施向南是这样想的。
一步一步来,她有足够的耐心。
现在整个西北市场上,她敢说就只有他们一家加工生产葵花籽、南瓜子和花生的食品厂。
否则她也不会一直这样供不应求了。
当然,也是因为供不应求,所以整个西北都没有更多的原材料可以供应给任何其它想涉足这个行业的人。
原材料紧缺。
这个问题最开始做这一行的施向南都还没有真正解决,更别说是到了这个时候才想要入行的人了。
整个西北、又或者是北方、中部地区的原材料都被西施食品厂垄断了。
想来这个行业分一杯羹的人,原材料从哪里来?
没有原材料,有再多的点子都是白搭。
目前这个市场的情况,施向南有自信说自己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新的各种瓜种出现。
绝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说大话。
她已经走在这个行业的最前面。
原材料的问题她正在自己解决,而育种这个问题,她也是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拉起了团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其它想要入行的人可以说是一步慢步步慢。
在这之后想要入行跟她分蛋糕的,第一就要想尽办法解决原材料的问题,解决了之后,还要解决跟施向南这个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品牌竞争。
就算能够分到一点蛋糕,那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厂有更多的口味、更多的种类,也是一样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这些都还是设想中的情况。
现在对于西施食品厂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扎实。
这样才能风雨吹不动、霜雪打不倒。
她要去跟更多的农户合作,彻底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可以在明年,放心大胆地搞新口味的大规模生产加工计划、也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搞新种类的研发加工生产问题。
事实上,这件事已经不需要施向南亲自去做了。
上半年开了一个好头。
现在抢着想跟西施食品厂合作的人多得是。
施向南只需要派出专人去谈合同的事情就行了。
施向东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是新招来的大专生。 ↑返回顶部↑
育种工作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的事情。
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一代又一代不能间断地努力的大工程。
至少从十几年后重生回来的施向南是这样想的。
一步一步来,她有足够的耐心。
现在整个西北市场上,她敢说就只有他们一家加工生产葵花籽、南瓜子和花生的食品厂。
否则她也不会一直这样供不应求了。
当然,也是因为供不应求,所以整个西北都没有更多的原材料可以供应给任何其它想涉足这个行业的人。
原材料紧缺。
这个问题最开始做这一行的施向南都还没有真正解决,更别说是到了这个时候才想要入行的人了。
整个西北、又或者是北方、中部地区的原材料都被西施食品厂垄断了。
想来这个行业分一杯羹的人,原材料从哪里来?
没有原材料,有再多的点子都是白搭。
目前这个市场的情况,施向南有自信说自己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新的各种瓜种出现。
绝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说大话。
她已经走在这个行业的最前面。
原材料的问题她正在自己解决,而育种这个问题,她也是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拉起了团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其它想要入行的人可以说是一步慢步步慢。
在这之后想要入行跟她分蛋糕的,第一就要想尽办法解决原材料的问题,解决了之后,还要解决跟施向南这个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品牌竞争。
就算能够分到一点蛋糕,那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厂有更多的口味、更多的种类,也是一样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这些都还是设想中的情况。
现在对于西施食品厂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扎实。
这样才能风雨吹不动、霜雪打不倒。
她要去跟更多的农户合作,彻底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可以在明年,放心大胆地搞新口味的大规模生产加工计划、也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搞新种类的研发加工生产问题。
事实上,这件事已经不需要施向南亲自去做了。
上半年开了一个好头。
现在抢着想跟西施食品厂合作的人多得是。
施向南只需要派出专人去谈合同的事情就行了。
施向东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是新招来的大专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