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娱巅峰 第65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情况还仅仅是硬凑格律诗。
  毕竟格律诗只要选定了五言或者七言,随心所欲的按照平仄写出来就行了,相当自由。
  而且,律诗还有挤韵、撞韵、连韵这些偷懒的规则。
  所谓“挤韵”是指诗文中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效果。
  一般来讲可以错律,但不允许错韵。
  而撞韵就是在不用韵的那句的尾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
  格律诗,无论平、仄,一旦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撞韵。
  例如韩愈的《七绝·初春小雨》中,那句“最是一年好去处。”。
  “处”与韵脚“酥,无,都”皆是押乌韵,撞了韵,为平仄通押。
  但这首诗,却让人感觉不到撞韵的弊病,整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挤韵就是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过多使用同韵的字,读起来让人拗口。
  比如王安石的《七绝·泊船瓜洲》。
  白脚处的“岸”与韵脚“间、山、还”都为安韵,撞了韵。
  而诗中的“江南岸”就是典型的挤韵。
  但作者在白脚用“岸”字,因为“岸”字是浅意开口音字,也把挤韵之伤消于无形。
  所以这首诗也让人感觉不到撞韵、挤韵的伤害。
  全诗读来顺口流畅,成为一首千古名诗!
  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韵字。
  这对诗韵的本身的确是有伤害的。
  这一点在七绝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所以,律诗的成文如何更靠灵感,文学积累不高而脑洞大的人可以试试。
  所以一般我们常听到有人擅长写打油诗。
  文学性不论,至少人家能平仄有序,也是难得。
  但是词不一样!
  听说过有写打油诗的,却从来没有人写打油词!
  全因为词这东西,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配合音律,用来演唱的!
  所以每个词牌名都有极其严苛的韵律规则,容不得人自由发挥。
  可以用在律诗中的挤韵、撞韵、连韵等方法,全都不适用填词!!!
  这种严苛的规则无异于带着枷锁一边跳舞一边唱歌。
  还要你唱跳都精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